電子商務中的物流配送
2009-11-19 19:3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是根據電子商務的特點對整個物流配送體系實行統一的信息管理和調度。它定位在電子商務的客戶提供服務,按照用戶的訂貨要求,在物流基地進行理貨工作,并將配好的貨物交送收貨人。電子商務物流就是利用電子化的手段,尤其是利用互聯網技術來完成物流全過程的協調、控制和管理,實現從網絡前端到最終客戶端的所有中間過程服務。
在電子商務定義中,電子化的對象是整個的交易過程,不僅包括信息流、商流、資金流,而且還包括物流。物流電子化應是電子商務概念的組成部分,缺少了現代化的物流過程,電子商務過程就不完整。
電子商務概念模型是對現實世界中電子商務活動的一般抽象描述,它由電子商務實體、電子市場、交易事務和信息流、商流、資金流、物流等基本要素構成。物流作為四流中最為特殊的一種,是指物質實體的流動過程,具體指運輸、儲存、配送、裝卸、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種活動。
電子物流能夠實現系統之間、企業之間以及資金流、物流、信息流之間的“無縫連接”,而且這種連接同時具備預見功能。
電子物流的服務是前端服務與后端服務的集成。前端服務包括:咨詢服務、網絡設計/管理、客戶集成方案實施等。后端服務包括:訂單管理、倉儲與分揀、運輸與交付、退貨管理、客戶服務以及數據管理與分析等。
新型物流配送中心給傳統的物流配送帶來深刻的革命。網絡對物流配送的實施控制代替了傳統的物流配送管理程序。物流配送持續時間在網絡環境下大大縮短,對物流配送速度提出更高要求。網絡系統的介入,簡化了物流配送過程。
物流業務外包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物流業務外包來獲得高水平的服務和實現高質量的物流運作,同時減少成本,避免在物流設施建設中投入大量資金。
物流活動和配送工作由專業的物流公司或儲運公司來完成,由于它們不參與商品的買賣,只提供專門的物流服務,因此是獨立于買方和賣方的第三方,故稱“第三方物流”。
從對外委托的形式來看,第一種方式是企業自己從事物流系統設計、庫存管理和物流信息管理,而將運輸及保管等具體物流活動委托給外部的物流企業;第二種方式是物流企業將其開發設計的物流系統提供給貨主企業,由它承擔物流作業;第三種方式是由專業企業站在貨主企業角度,代替其從事客戶化的物流系統設計,并對系統運營承擔責任。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程度反映和體現著一個國家物流業發展的整體水平。
國外第三方物流的發展:在歐洲,第三方物流約占物流服務市場的1/4;在美國,大型制造企業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占到70%以上。
我國目前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務的企業主要是一些原來的國有大型倉儲運輸企業和中外合資、獨資企業等。它們的營業范圍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全國配送、國際物流、多式聯運等服務,并在不同程度上進行了綜合物流代理運作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另一方面,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將物流業務外包出去。目前中國大約有1.6萬物流服務行業公司,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以及全球化程度的提高,2005年第三方物流市場規模超過1000億元,比上年增長30%左右。預測未來幾年中國物流業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第三方物流市場發展前景廣闊。
第四方物流是一個供應鏈的集成商,它對公司內部和具有互補性服務供應商所擁有的不同資源、能力與技術進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應鏈解決方案。
第四方物流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供應鏈解決方案。第四方物流的特征體現在再造、創新、實施和執行四個層次上。其次,第四方物流通過對其整個供應鏈產生影響的能力來增加價值。
在中國,我們還處在發展第三方物流的初始期,第三方物流尚且如此,第四方物流就可想而知了。我國的供應鏈管理技術尚未發展成熟,還承擔不起第四方物流的服務。
綜合物流代理系統以低成本經營和入市原則,將主要的物流服務工作委托他人處理,注重建立自己的客戶營銷隊伍、物流管理網絡和物流信息系統,提高自身的物流綜合素質。實行特許代理制,將協作單位視為自己的戰略伙伴,進一步可將其納入自己的經營軌道。公司經營的核心是綜合物流大力業務的協調、組織、控制等管理工作,并且注重業務流程再造和組織創新。(編選:中國B2C研究中心 方盈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