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灣港口兼并開戰 國進民不退?
2009-11-16 14:47: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兩個月前,北海港集團發布公告稱,已收到中國證監會關于核準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部灣港務集團)收購北海市北海港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復。相應的股權無償劃轉手續亦正在辦理之中。北部灣港務集團的“整合”大計終于暫時告一段落了。
完成對北海港的控股之后,北海港擬向北部灣集團定向增發,購買北部灣集團旗下的防城公司70%的股權和欽州港公司100%的股權。
對于北海港來說,擬非公開發行以購買防城港、欽州港股權,是結束北部灣三港無序競爭格局的戰略棋局。
然而羅馬非一日建成,北部灣港務集團近兩年的資本運作,為實現上述目標,可謂煞費苦心,能走到日前這一步,亦有著極深遠的背景和淵源。而其中,最關鍵的攪局者,要數因早年無依無靠而自謀生路,最終卻走向強盛的欽州港。
欽州港“棄”子成才
黃章是一名摩的司機,今年9月的一天,我們在欽州港客運站門口見到了他,并乘坐其摩托車在欽州港碼頭轉了一圈。此人在欽州港一帶攬客營運5年有余,作為本地人,他見證了欽州保稅港從策劃開始至申報成功獲批,到開工的變化圖景。
離保稅港區工地幾公里外的欽州港碼頭,十多個民營的龍門吊在不停地裝卸貨物。盡管這些碼頭每天的忙與閑與這名摩的司機并無利益瓜葛,黃章卻如數家珍地介紹這些碼頭的“曲折”歷史。
據我們多方打探證實,黃章所說的捐款行動,是在1992年。當年,鄧小平南巡后,沿海城市建設港口碼頭的熱情高漲。但由于在改革開放之前國家重點建設防城港,改革開放后,考慮到港口的布局間隔,又批建北海港,位于兩港之間,恰恰天然港口資源豐富的欽州卻落單,上頭沒給政策。
這次活動從近300萬欽州市民手中籌到了2000多萬元。當年8月,欽州港項目開工,1994年1月,工程順利竣工。數年之后,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這個一沒國家撥款,二沒有財政支持的港口,建起來后就取得了業務上的迅速增長,發展后勁不遜北海港。
如今,欽州市領導班子確立了以港興工、以工強市的發展戰略。2008年5月,中央批準了欽州保稅港區的建設項目,一下子就將原本已十分敏感的港口競爭推到了劍拔弩張的局面。
港口諸侯貨源“暗戰”
事實上,欽州的天然優勢分流了北海和防城港兩地的貨源。欽州中山港務發展有限公司(集體控股)業務經理趙湘告訴我們,如果南寧的貨物走欽州港,比到北海港或者到防城港要少走30多公里,這將節省不少費用。
但是由于防城港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已建成,基礎雄厚,而北海港也憑借國家投資,迅速走上正軌。唯有欽州港,進一步開發遇到資金不足的困難。在這種狀況下,欽州市政府采取引進民營資本的方式,來進行后續開發。
當欽州港還只是一個不為人知的小港口的時候,許多有眼光的人早就看到了欽州海岸線的航運潛力。1999年前后,欽州市將部分岸線租給民營的老板,很快便有多家民營老板注資,兩年內就有多家碼頭開業,主要做內貿貨運,或者充當其他港口的喂給港。
巨龍港務集團的高文斌便是當時進入的民營老板之一,來自福建的他投資了1000萬元。這筆錢讓他擁有了在欽州港附近一個碼頭20年的租用權。2000年前后至今,入駐欽州港岸線的民營港務公司達7家。
民營老板的入駐,尤如魚缸里放入了幾條沙丁魚,給北部灣的航運市場帶來了競爭活力。在與北海港、防城港的競爭中,欽州港業務越做越大,2007年,欽州港吞吐量超過北海港;到2008年的時候,欽州港的吞吐量超過1000萬噸。
內部的競爭最終延伸到外部,當欽州港以幾何級數發展到2003年的時候,北、欽、防三大港口出現低價競爭格局,并愈演愈烈。三座港口在相距不到200公里,尤其是欽、防兩港直線距離不足30公里,競爭近乎白熱化。拼價格成為主要競爭手段,三大港口競相降價吸納貨源。此外,各港口還采取減免堆場費用、減免裝卸費用、甚至為貨主墊付海關關稅等手段,來參與競爭。
2006年,作為上市公司的北海港出現嚴重虧損,這讓當地政府開始著急,因為如果2007年再次虧損,將按照交易規則被ST處理。北海港股份有限公司的年報將虧損的原因歸結為三大港口的惡性競爭。這一事件,直接推動自治區政府有關部門將港口整合納入議事日程。
強行吞并民營港口?
自此,有關港口整合的觀點被業內人士提出來,并逐漸進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有關領導的視線。原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陸兵當時表態說,要加快建設沿海大型組合港。言下之意便是要整合三大港口。
2007年2月,北部灣港集團正式掛牌成立。這一年,北海港也開始尋求重組之路。北部灣港務集團通過資本運作,擬通過要約收購方式,控股上市公司北海港。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統一大業”步伐里,這算是第一步。
與此同時,北部灣港務集團于2007年5月啟動鐵山港公共碼頭建設,欽州保稅港作為新的國家投資項目,也收歸到北部灣港務集團名下。接著,這個“老大”再將收購的資本操作之手轉向防城港。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的這些動作來,是不是下一步就要收購欽州的這些民營港口?趙湘透露,政府確實是有意向收購民營港口的,但這是會有很大難度,因為這些民營港口有合法的產權,證照齊全。
目前,三大國有港口正在逐一實現整合,國有企業強勢的資本運作,看似一盤國進民退的大棋局。以后的格局將如何演變?這讓民營港口經營者有所擔心。
當然,目前民營資本也并非見機而退,相反地,目前有4家民營老板剛剛投資欽州港。
他們似乎要與國有港口碼頭進行一番“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