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對華貿易上不應過于強硬
2009-11-16 14:1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美國總統奧巴馬將于11月15日至18日對中國進行訪問。英國《經濟學人》雜志撰文指出,中美建交30年來。兩國經濟上的聯系日益緊密,為了中美關系的未來,美國應該避免在經濟、特別是在雙邊貿易上對華過于強硬。以下是文章摘要: 對于那些與中國打交道的西方人而言,引用中國古典作品名言來潤色自己的演講已經成為一個單調乏味的傳統。
奧巴馬在今年7月美中首腦會晤時,不僅引用儒家“亞圣”孟子的名言,還提到了中國著名籃球運動員姚明的話:“不管你是新隊員還是老隊員,你需要時間來彼此適應。”盡管中美建交已有三十年,但雙方仍迫切需要互相適應。
問題的核心在于兩國關系未來走向上深刻的不確定性。在許多方面,兩國立場一致。兩國經濟上相互關聯,尤其是在過去的十年中。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中國最大的債權國。世界面臨的問題,從氣候變化到經濟復蘇,需要中國和美國齊心協力解決。
現在經常有人以“G2”來指稱中美兩國,暗示兩國的全球實力相當,其實不然,這只是一個錯覺。以匯率計算,中國經濟規模仍不足美國的1/3,中國人均GDP只是美國的1/14。兩國間的創新差距依然巨大。至于美國國庫券,拋售并非中國的選擇,因為美元貶值將傷及中國自己的經濟。隨著美國消費者開支下降,中國刺激國內消費,巨大且棘手的貿易失衡將縮小。
此外,在地緣政治方面,中國也無意挑戰美國。因此,如果美國以自己的不安全感為基礎來尋找對華政策的道路,不僅是古怪的,并且是錯誤的。
簡單的說,中美關系的潛在危險是一個擔驚受怕的美國,在經濟議題,特別是在雙邊貿易上對中國過于強硬。在貨幣議題上,奧巴馬愚蠢地決定向中國產輪胎征收關稅,正在危險地鼓勵著美國國內的貿易保護主義者。隨著美國的失業率向10%攀升,國會對于中國出口商品和人民幣匯率的攻擊將禍及自身。這在經濟學上而言是很糟糕的:在一場貿易戰中,中美兩國將兩敗俱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