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務貿易有望領先貨物貿易實現復蘇 2009-11-14
2009-11-16 14:1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日從商務部服務貿易司獲得最新消息,2009年中國服務貿易秋季報告即將發布。報告顯示,2009年上半年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呈“雙降”態勢,但高附加值行業進出口繼續保持增長,在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中的占比有所提升。報告稱,隨著全球經濟企穩復蘇,中國服務貿易有望領先貨物貿易實現復蘇,重新進入相對比較快的發展通道。 數據顯示,2009年上半年,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呈下降態勢。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為1257.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4%。其中,出口545億美元,下降24.1%;進口712.4億美元,下降5%。此為1999年以來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的首次縮減,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同期的增長28.6%回落4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比上年同期下降24.1%,主要源于運輸、其他商業服務和建筑服務等行業出口的明顯下降。服務貿易出口的大幅下降導致服務貿易逆差的顯著增加。逆差額為167.4億美元,同比增長4.3倍。主要逆差行業為運輸、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保險服務、旅游和其他商業服務,逆差額分別為91.5億美元、44.4億美元、42.5億美元、28.5億美元和13億美元。2009年上半年,盡管運輸和旅游兩個傳統行業仍占據中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的主導地位,但出口開始出現下降。而高附加值行業進出口繼續保持增長,在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中的占比有所提升。如,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出口28.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保險服務出口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4%;金融服務出口1.6億美元,同比增長24.7%。
報告分析說,制約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的因素首先是發展服務貿易的產業基礎依然薄弱。2008年,中國作為國際服務貿易發展基礎的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40%,不但低于經濟發達國家70%的水平,也低于發展中國家50%的平均水平。國內傳統服務行業仍處于低水平、低附加值的發展階段,拓展國際市場和應對外來競爭的能力較弱;金融、保險、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等新興服務業起步較晚,尚處于學習和借鑒外來經驗的階段。其次是中國服務貿易企業仍然缺乏國際競爭力。中國服務貿易企業規模普遍較小,技術水平不高,管理相對落后。中國國際客運服務企業規模較小,國際航線較少、業務起步較晚;貨物運輸企業也在運輸成本、定價能力和服務水平等方面與國際知名貨運企業存在差距。國際旅游企業需要提升旅游產品品質,加大相關宣傳推廣力度。近年來,新興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企業發展較快,但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仍然不強。但政府的高度重視是推動服務貿易發展的重要動力,經濟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服務貿易發展的產業基礎,對外開放水平的提高創造了良好的服務貿易發展環境。
展望2010年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前景,報告認為,隨著全球經濟企穩復蘇,中國服務貿易有望領先貨物貿易實現復蘇,重新進入相對比較快的發展通道。2010年,中國本身貨物進出口運輸需求會迅速增加,同時作為重要的航運服務的出口國,為國際貿易提供的航運出口服務也會迅速增加。2010年也將是跨境旅游服務走出低谷出現快速增長的一年。近幾年中國的出境游人數以及旅游支出已經出現了迅速上升的勢頭。一旦經濟全面復蘇,中國出境游又會重新高漲,加上出境游新的目的地不斷增加,國內出境游的需求在中長期將穩定增長。金融服務和各類中介專業服務等其他服務貿易的增長潛力巨大,在經過一段時間調整之后,它將重新成為服務貿易增長的主力,增長速度可能在幾年后重新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