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商貿物流區還缺什么
2009-1-11 14:1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為了早日完成胡錦濤總書記“314”部署,重慶正在穩中求進、加快步伐。在中共江北區十屆六次全委會議上,江北區提出到2012年,要打造成千億商貿物流區。
這樣的目標,在如今的經濟形勢下,有可能實現嗎?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呂中銀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采訪時說,按照江北區委、區政府的部署,完全可以實現目標。
江北區商貿物流業底氣十足
江北區的底氣在哪里?我們先看看千億商貿物流區包括哪些內容:三大中心,即觀音橋商貿中心(由觀音橋商圈、金源時代購物廣場、觀農貿農產品物流中心以及北濱路“三點一線”組成)、江北城中央商務中心(即江北嘴CBD)、寸灘港現代物流中心。
在這三大中心的組成部分中,觀音橋商圈瞄準的是西部第一,觀農貿已經是西部第一,金源時代購物廣場在業態、規模上是西部第一,江北城志在打造重慶的“陸家嘴”,寸灘港就更不用說了,那是內陸第一個保稅港區、國家唯一的空水聯動保稅港區。
至于北濱路,那是一匹還沒養足膘的黑馬——江北擁有全重慶主城最長的江岸線。
這些亮點的形成是江北區“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高速度發展”的結果。呂中銀透露,觀音橋商圈已是西南第一條著名商業街。薄熙來書記在2008年5月4日視察江北時要求觀音橋商圈要“再規劃、再提升”。為此,區委、區政府提出了觀音橋商圈要“年年有新變化,五年有大發展”,主要有“三個完善”:一是完善道路體系,建設暢通商圈;二是完善公園綠化、燈飾步行街等景觀體系,建設生態商圈;三是完善業態體系,實施危舊房改造,建設時尚商圈。
據悉,未來五年,江北區政府將投資50億元,完善觀音橋商圈交通體系,形成“三環十射”的交通格局,可以吸引社會投資300億元。同時,江北區通過實施觀音橋舊城改造,優化業態,使商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00億元,銷售總額達到800億元,打造全國一流的品牌商圈。
觀農貿農產品物流中心,已經形成占地350畝、經營面積33.63萬平方米,集蔬菜、水果、水產、糧油、干副食品等批發市場為一體的農產品市場集群,輻射16個省市,成為我國西部最大的農產品物流中心。另外,隨著北濱路的全線貫通和沿線房地產市場的繁榮發展,濱江路沿線已有金源時代購物廣場、溫莎奧特萊斯、君豪大酒店、方特科幻樂園、金砂水岸餐飲街、東方港灣約克風情街等大型商業設施,將逐漸形成集商務、餐飲、休閑、娛樂、會展、購物、居住于一體的濱江第三產業經濟帶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江北城中央商務中心是重慶市中央商務區的核心區,將成為體現重慶改革開放成果和代表21世紀新興直轄市形象的標志性區域。呂中銀介紹說,按照市里規劃,江北城將集中建設城市的金融中心、商務辦公寫字樓以及包括大劇院、科技館在內的一系列大型公共服務設施,成為城市的功能、景觀和活動中心。
寸灘港現代物流中心位于重慶市主城區朝天門下游6公里的長江北岸,在重慶及西南地區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總體布局中,寸灘港毗鄰港城工業園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具有與鐵路、公路、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銜接的便捷特點,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集裝箱港區,將成為長江上游和西部地區江海聯運的物資集散地。兩路寸灘保稅區的設立,將以寸灘港為核心的水港保稅港區和以江北國際機場為核心的空港保稅港區共同組建“一區雙功能”的保稅港區。
五大優勢鍛造商貿物流強區
向北,是重慶主城拓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特別是兩路寸灘保稅港區的塵埃落定,江北區商貿物流業發展優勢更加凸顯。
呂中銀談到,江北區有五大優勢:公路有6條國道縱橫交錯、鐵路有龍頭寺火車站以及唐家沱貨運編組站、水上有國內最大的內陸港口——寸灘港以及魚嘴果園港、江北機場有空港優勢、江北嘴有中央商務區優勢,因此,發展商貿物流業得天獨厚。
一般意義上的商圈,就是吃、穿、用的消費。而江北區提出打造千億商貿物流強區,第一是打造銷售額達800億元的觀音橋商圈;第二是打造觀農貿市場,計劃到2012年實現交易額300億元,基本上是在2008年的基礎上再翻一番;第三是打造江北城中央商務區;第四是打造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到2012年的規劃產值是500億元。
未來江北區還將建設聯合國七十七國集團的國際工業品采購中心、中鋼物流中心等重大項目,這無疑是更大范疇內的“錦上添花”。
五件事推進服務業提檔升級
發展現代服務業是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大課題。據呂中銀介紹,在即將召開的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區政府將提出今年全區現代服務業要突出抓好的5件事。
一是繼續實施商圈“錦上添花”工程。完成小苑路、朗晴廣場地下通道建設和重百、綠云尚都地下車庫“一卡通”,完成西環步行街景觀工程建設,啟動并完成小苑路和渝北二村支路拆遷工程,加快“太陽谷”項目開發建設步伐。豐富商圈業態,活躍消費市場,提升消費檔次,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0億元。促進觀農貿進一步完善配套項目,規范管理,力爭實現交易額160億元。
二是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全面落實引進總部經濟各項優惠政策,積極引導總部企業入駐觀音橋商圈、江北嘴中央商務區、港城工業園區,全年力爭新引進稅收過500萬元的總部企業10家以上,新增區級稅收1億元以上。
三是努力打造中央酒店區。出臺加快五星級酒店發展政策,加快發展酒店產業集群。推進酒店業與商務、會展、旅游業協作互動發展,逐步建成集經貿洽談、商務采購、專業論壇、文化交流、旅游觀光為一體的五星級酒店多功能服務中心。
四是高度重視生產性服務業。開工建設國際工業品采購基地、中鋼物流等項目,加快物流業發展。落實金融業發展扶持政策,加快銀行、保險等金融業發展,全年力爭吸引5家金融及總部企業落戶江北。發揮五里店工業設計中心核心功能區作用,新啟動1-2處工業設計孵化平臺建設。與重慶市經委聯手,基本建成重慶市工業服務中心。
五是全力支持江北嘴中央商務區和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建設。積極配合和大力支持江北嘴公司推進江北城中央商務中心的開發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全面完成溉瀾溪拆遷任務。全力配合市里做好保稅港區規劃建設,全面完成港區征地拆遷任務,建成寸灘港二期。依托保稅港區規劃建設物流產業基地和加工制造業基地,建設長江上游和西部地區江海聯運的物流中心。
一些難題仍然待解
在江北區的GDP中,農業只占到1%,第二產業占了48%,第三產業占51%;在對財政收入貢獻方面,第一產業基本上忽略不計,第二產業占24%,第三產業占到75%。在呂中銀看來,商貿物流業對相關產業的帶動至關重要。
不過,江北區商貿物流業的發展也面臨一些難題。呂中銀說,“首先制約我們發展的是土地問題,其次是資金問題,第三是政策問題,鼓勵市場發展、商貿發展的政策還不夠。”
2006年百年大旱,重慶缺蔬菜。如果組織一家一戶去拉蔬菜,這樣物價肯定會抬得很高,但市政府給觀農貿下了任務,要觀農貿來平抑物價。經過區委、區政府慎重研究,決定向全國16個省市發函,請他們向重慶調蔬菜。天熱,路上蔬菜如果爛了就由區里來賠,這樣,全國各地的蔬菜都來了,5天時間重慶菜價就恢復到了正常水平。
這中間花了多少錢? 300萬元。300萬元,就把關系千家萬戶的菜籃子問題給解決了。正如鴻舉市長所說,觀農貿統籌城鄉肩挑兩頭,一邊是農民,一邊是市民,都關乎民生。現在,觀農貿不僅是重慶的重要“菜籃子”,也是國家農產品價格的晴雨表之一。
最令人興奮的是,最近溫家寶總理已經明確提出要支持市場建設,這給江北打造千億商貿物流區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