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7大出川通道 “蜀道難”變“蜀道通”
2009-10-5 19:4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到2008年底,我省已有公路22.4萬公里,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26倍多,公路總里程數上升為全國第二位;高速公路從無到有,建成出川大通道7個;農村公路累計超過20萬公里,位居全國首位……昔日“蜀道難”已變成今日“蜀道通”。在昨日召開的“輝煌60年——四川省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省交通廳副廳長鮮雄通報了我省60年來交通建設成就。
公路總里程數22.4萬公里位列全國第二
新中國成立初期,川、康兩省只有簡易公路8581公里,通車里程還不足一半。改革開放以來,通過開展“以工代賑”、“公路建設大包干”、“交通發展年”等活動,特別是實施“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政策,使我省公路建設有了穩定的資金來源和快速發展的政策環境,公路基礎設施規模不斷擴大。1984年,全省最后一個不通公路的甘孜州得榮縣通車,我省實現縣縣通公路。
到2008年底,全省已有公路22.4萬公里,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26倍多,公路發展達到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46.29公里,每萬人擁有公路25.47公里,公路總里程上升為全國第二位,由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公路、農村公路構成的三級公路網得到了協調發展。現在,11條國道、36條省道縱橫交錯,929條縣道、6693條鄉道經編緯織,干支結合、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絡基本形成。
高速公路累計4500公里 實現從無到有
1995年,我省第一條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隨后十多年,又相繼建成了成綿、成樂、成雅、達渝、成南、西攀、都映等27條高速公路。特別是2008年以來,高速公路建設取得重大進展,2008年新開工建設9條高速公路1120公里,相當于過去五年的總和;今年又新開工映秀至汶川、成自瀘赤、達州至重慶萬州、巴中至南充、成安渝等多條高速公路,使全省在建高速公路里程達到2392公里。截至目前,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2188公里,建成出川大通道7個,實現全省17市(州)政府所在地、13個2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通高速公路,覆蓋區域的人口、GDP約占全省總量的80%左右。 農村公路累計20.05萬公里 位居全國首位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省廣大農村基本沒有公路連接,物資運輸全靠肩挑背馱。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六大召開以后,各級政府加大對農村公路的投資,使農村公路迅猛發展。到2008年底,全省農村公路累計已達20.05萬公里,位居全國首位,實現全省68.84%的鄉鎮通瀝青路、80%的建制村通公路。今年上半年,又新建成通鄉通村公路13320公里,鄉鎮客運站(點)236個。
港航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截至2008年,全省已有通航河流176條,通航水庫、湖泊147個,七級以上航道4026公里,吞吐量在50萬噸以上的重要港口21個,1000噸級泊位37個。
1600多次災區斷道 一般2小時搶通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省公路水路運輸能力進一步提升。新中國成立初期,全省僅有4000余輛汽車,且性能落后、運效低下,60%的縣不通汽車。到2008年底,我省民用汽車增至224萬輛,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560倍;道路客運車輛發展到8.1萬輛,中高級客車比例占大中型客車總量的37%。全省等級汽車客運站發展到273個,鄉鎮農村客運站2247個,以高速公路為依托的全省快速客運網絡輻射到18個市州,全省通公路鄉鎮和行政村客車通達率分別達到99%和88%。
鮮雄還介紹說,“5·12”汶川大地震后,全省投入搶險救災人員3萬多人、機械設備和車輛1.3萬臺,搶通3600多公里的國省干線公路、全部254個鄉的通鄉公路和2114個村的通村公路。災區公路震后先后發生1600多次斷道,一般在2小時左右實現搶通。全省納入災后交通基礎設施恢復重建規劃的項目共476個,農村公路29345公里,計劃總投資859.3億元。截至9月10日,已完成災后重建投資424.65億元,占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