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理政資訊

深港口岸實現全電子化 兩地通關便捷如串門

2009-10-30 20:2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電子化口岸拉近深港距離 
  兩地居民過關便捷如串門
  “現在過關真是太便利了。”昨日,香港司機方光明駕車從皇崗口岸海關“電子通道”經過,僅花了5秒鐘。與此同時,旅客馮先生經口岸邊檢自助通關系統出境,從進入通道到走出通道僅用了8秒鐘。
  “電子口岸令兩地通關便利如串門。”記者了解到,深圳口岸聯檢部門不斷加大投入,進行電子口岸建設,高科技查驗設備大大提升了口岸通關效率,來往深港兩地更加便利。統計顯示,香港回歸12年來,客流物流逐年遞增。其中,僅客流就近16億人次,去年全年驗放的旅客比1997年增長了2倍。
  電子化查驗便利兩地居民來往
  “哇,真的很爽口呀。”近日,記者來到羅湖口岸旁一家港式酒樓時,看到香港的王阿婆咀嚼著陳村粉,樂呵呵地張大了嘴。這家港式酒店的大廳坐滿了前來消費的港人。
  “現在退休在家,我每周都要來深圳,拜訪一下在深圳定居的老朋友,然后大家一起吃些特色小吃,生活很滿足。”王阿婆說,現在過關非常方便。在邊檢閘口刷一下回鄉卡,幾秒鐘就辦完手續了,像王阿婆一樣,很多香港人經常到深圳,探親訪友購物。
  事實上,旅客能夠如此快捷通關,得益于深圳邊檢、海關等口岸聯檢部門不斷采用更先進的電子化手段,推進業務改革,簡化通關手續。
  王阿婆回憶說,以前她回一次內地非常不容易,回鄉證是紙制的,過關時邊檢、海關人員要鑒別很久,而且行李要逐一檢查,每次過關要排很久的隊,如果是春節有時候要一天才能過關。
  但現在過關變得輕松起來。隨著香港回歸和深港兩地融合的需要,原來的紙制回鄉證變成了信息化程度更高的回鄉卡,過關時香港旅客只要刷一下卡,所有信息都會通過后臺電腦處理,速度非常快。香港旅客如果在深圳邊檢的旅客自助通關系統錄入了面相、指紋等個人信息,只要在邊檢大廳的旅客自助通道按下指紋,就能實現自助通關。
  目前,深圳邊檢在羅湖、皇崗、福田、深圳灣等口岸均安裝旅客自助通關系統,輕按手指通關已經成為很多旅客的首選。
  “一系列的電子化通關,大大提高了邊防檢查驗放的速度,在深港口岸之間打造了一條便利快捷通道。”記者了解到,目前港澳居民經深圳邊檢閘口的驗放時間為10秒左右,最快可在5秒內完成,其他旅客的驗放時間不超過半分鐘。
  此外,為了便利兩地居民通行,深港口岸不斷延長口岸開放時間,并開設專用通道。據透露,10多年來,羅湖、皇崗等口岸先后多次延長口岸開放時間,其中皇崗、蛇口、鹽田口岸開放時間為24小時。
  電子化驗放加快車輛通關
  昨日上午,記者在皇崗口岸貨車出境通道現場看到,香港司機黃先生駕駛著滿載電子產品的貨柜車通過海關通道后,來到邊檢出境通道。只見他在通道一側的電子讀卡器上按下指紋,其個人及車輛資料經比對無誤后,閘口橫桿自動抬起放行。黃先生駕駛著車輛順利出境。整個閘口驗放的時間只用了5秒。
  已經在深港兩地來回拉貨10多年的黃先生說,現在通關非常便捷,每天可在深港間跑上兩個來回拉貨。深圳邊檢總站負責人告訴記者,讓車輛如此便捷通關的是深圳邊檢總站自主研發的“快捷通”系統。該系統集成了遠程電子預報、指紋/面相雙生物特征的識別與對比技術、智能化自動定位等多種技術,做到了遠距離自動識別車輛號牌,及時調取車輛及司機資料,計算機自動對比司機指紋和面相,完成出入境邊防檢查的各項查驗手續,實現了“通道無人值守、司機自助操作過關、檢查員一人監管多條通道”的目標。
  使用這套系統后,一輛汽車的驗放時間由以前30秒縮減為5秒,大大提高通關效率,降低檢查人員的工作強度。該系統投入使用以來,深圳邊檢車輛查驗通道再沒有出現過貨柜車因通關速度緩慢而堵塞口岸的現象。
  “‘快捷通’是深圳邊檢適應深港兩地車流物流發展的需要,主動向科技要查驗力的成果。”據深圳邊檢總站負責人介紹,香港回歸祖國后,來往內地與香港的各種車輛迅速攀升。1997年,通過深圳口岸出入境的車輛為920萬輛次,1998年增至980萬輛次,2000年突破1000萬輛次,2006年達1500萬輛次。
  不僅是邊檢部門,海關、檢驗檢疫也致力于口岸電子通關系統的研發。深圳海關在深圳陸路口岸安裝了自動核放系統,車輛經過海關閘口時,經數據對碰就能實現快速通關。同時,海關還將這套系統推廣到保稅物流園區、出口加工區等海關閘口,實現了對貨物的電子化監管,提高了貨物通關速度。
  深港貨運24小時通關
  1994年11月4日,皇崗海關在貨運渠道實施了24小時通關,為深港物流業的長足發展帶來新的契機,此后,皇崗海關貨運量以平均每年15%以上的速度遞增。
  深港旅客24小時通關
  2003年1月27日起,皇崗口岸旅檢通道正式實施24小時通關。此舉給推動深港兩地與珠江三角洲的經濟整合,共同建構“大珠三角”經濟合作區帶來新的契機。從此,內地和香港的旅客和貨物往來再沒有時間的限制,皇崗口岸成為一座真正的“不夜城”。24小時通關使皇崗口岸日均進出境旅客達到15萬人次,車輛3萬輛次。
  深圳灣口岸開通,實現“一地兩檢”
  深圳灣口岸2007年7月1日開通,是一個大型客貨綜合性口岸,深港雙方口岸均建設在深方界內,口岸總用地面積117.9公頃,其中深圳用地76.3公頃,香港用地41.6公頃。設計日車輛通過能力為5.86萬輛,其中貨車4.32萬輛次/日、小汽車1.39萬輛次/日、大客車0.15萬輛次/日,過境旅客6萬人次。
  深圳灣口岸實行“一地兩檢”查驗模式,深港進出境執法機關集中在同一地點辦公,共用一處查驗場地。深圳海關、邊檢、檢驗檢疫等口岸聯驗單位就“一地兩檢”與港方對口單位達成了各自協議措施。該模式實施后,進出境旅客在辦理兩地通關手續時,上下車由傳統查驗模式的兩次減至一次,每名旅客節省通關時間約5至10分鐘。初期每日開放17.5個小時。
  福田口岸開通,兩地地鐵輕軌對接
  福田口岸2007年8月15日開通,是以軌道接駁為主的專用旅檢口岸,由人行通道橋和旅檢大樓組成。人行通道橋連接福田口岸聯檢大樓和香港九廣鐵路落馬洲管制站,橋長240米,寬16.5米,上下兩層,單向行走,分別供深港出入境旅客使用,上層為出境,下層為入境。旅檢大廳面積約12000平方米,二層為入境旅檢大廳,三層為出境旅檢大廳,設立出入境通道146條,其中自助通道40條。口岸設計日過境旅客通過能力為25萬人次,開通初期為早上6時30分至晚上10時30分,口岸運行16小時。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