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尼:2009年中國企業物流調查成果發布
2009-10-28 18:4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人們對由金融危機導致的全球性的經濟危機還在心有余悸,經濟學家和企業界對未來的經濟形勢走向仍然進行著各種猜測,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在中國,企業不能再像危機到來之前那樣過分地依賴高速增長的內部和外部的市場來,而要同時練好“內功;,提高企業內部的效率,以面對日益變化的外部經濟環境。制造企業必須調整生產來適應產能的增長速度,而供應商要滿足客戶降低產品價格的要求。隨著銷量增速的降低、庫存的建立,供應鏈面臨的成本壓力與日俱增。今天的市場環境給企業發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企業不能只考慮生產。為了適應未來的不確定性,供應鏈必須具備靈活、精簡、優化的特點。因此,中國的企業常常會遇到很多棘手的問題:如何調整供應鏈以應付激烈的競爭?如何優化快速增長時期建立起來的供應鏈網絡?應當制定哪些供應鏈發展的長期戰略?如何提高服務水平以維持現有的客戶,且有效控制供應鏈的成本?是否擁有合理的供應鏈組織?
為了深入了解中國企業的物流與供應鏈現狀,同濟大學全球供應鏈管理教席與科爾尼公司共同組織了“2009年中國企業物流調查;。本次調查的運作方式、調查內容以及分析方法等諸方面與歐洲物流協會近期在歐洲施行的物流調查盡量保持了一致性。近100家在中國運營的企業參與了本次調查,它們來自六個不同的行業,涵蓋了大、中、小型企業,也包括的外資、國企、和民營各種類型的公司。針對此次調查而公布的研究報告全方位總結了調查的結果和發現,并選擇性地與歐洲的調查結果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雖然在中國的企業在供應鏈管理上仍與最佳實踐存在著差距,但某些方面已經接近了在歐洲的企業。
關鍵調查總結如下:
1. 隨著企業把供應鏈管理提高到戰略層面,供應鏈管理將愈顯重要。歐洲和中國的企業都有這種趨勢,然而中國企業的供應鏈部門比歐洲同行有著更為寬泛的職責
2. 然而供應鏈管理與企業戰略存在脫節。雖然大多數企業采用了“高成本高價值;的產品與供應鏈戰略,但供應鏈的收益還是主要體現在成本管控上
3. 很多企業的供應鏈已延伸到海外,但因為缺乏與供應商和客戶的協作,不到20%的企業能夠完全滿足海外客戶的要求
4. 與供應商和客戶之間缺乏協作,將給企業擺脫傳統的靠積累庫存來滿足市場需求的庫存管理方式埋下隱患
5. 采用“高成本高價值;產品和供應鏈戰略的企業在外包業務程度上比采用低成本戰略的企業要少50%, 主要因為外部供應市場還不夠成熟,無法達到企業預期的服務質量
6. 盡管在管理上存在各種挑戰,中國的企業總體上對將來的供應鏈的成本前景比較樂觀,主要因為企業能夠看到內部管理上的改進機會。這些改進機會多數集中在傳統的供應鏈管理領域上,如倉儲管理、庫存管理和物流管理等
報告指出,企業可以通過本次調查的結果來發掘自身的差距,并尋求彌補差距的辦法,企業同時需要一個正規的經常性的管理機制以持續推進供應鏈管理的提升。
參與調研的企業還能夠從以下方面入手:進一步了解到先進的供應鏈管理概念;制定正式的持續性的管理機制,不斷提升內部供應鏈管理;建立跟蹤機制以監控改進措施的實施進展。
此外,本年底科爾尼還將發布的2009中國物流調研白皮書,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