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回車,廠商喊你回家吃飯!
2009-10-2 0:38: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實習記者燕磊綜合報道
豐田,大眾,吉利……都別再“忙”了,廠商喊你回家 “吃飯”呢!
近來的汽車市場, “召回門”逐漸升級。8月份豐田拋出大手筆,召回近70萬輛汽車,其規模之大,創下了自2004年我國建立問題汽車召回制度之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大眾和吉利接過 “接力棒”,發布了部分產品的召回公告。
近年來,隨著中國車市的迅速崛起,面臨著道路上越來越多的私家車,以及購車人群的不斷增加,汽車的安全性日益成為左右人們購車的重要因素,一時間車市刮起的 “召回風”便是佐證。
在車企跑馬圈地的當口,如何看待日益 “膨脹”的召回事件,未來的召回之路又該如何走?
規模與質量能否兼得?
金融危機肆虐之際,全球車市表現低迷,但中國卻成了眾多車企的 “避難所”。他們看重的不僅是中國市場暫時的 “救濟”功能,亦有危機過后的廣闊市場。
但在眾車企跑馬圈地的背后,有業內人士認為,規模與質量這對經營元素似乎開始復制 “魚和熊掌”之爭的邏輯。
在近來發生的史上最大召回事件中,就被認為源于豐田的擴張之殤。
從豐田公司來說,最近一段時期,特別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后,豐田整體采取擴張戰略。 “豐田的目標是每年全球汽車產量達到1000萬輛的水平。”外經貿大學教授李愛文介紹到,去年,豐田接近年產量900萬輛,如果不是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全球年產量很可能達到1000萬輛。
商場如戰場,企業擴張如同戰線拉長。 “把戰線拉得越長,漏洞、整體后勤保障等都會出現問題。”李教授形象的比喻到。其實,據業內人士透露,關于規模擴張在豐田內部也有過討論。
“最近一個時期,豐田領導層均偏重于擴張型戰略。”李教授補充到,雖然新總經理上任后可能有些改變,但不能說是改變了原有的發展思路,而是由于客觀環境,尤其是金融危機的影響。
經過近10年的高速擴張,豐田汽車2008年的全球產量達到821萬輛,在歐美市場需求大幅萎縮下,2009年的銷量預期在700多萬輛,銷量和產能之間的差距擴大到了100多萬輛以上。
“豐田生產份額不斷走高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影響了豐田的產品質量。”國內一位車企銷售經理說到。據統計資料顯示,2005年豐田因產品質量而導致的產品召回達到頂峰,僅在北美市場豐田就召回汽車238萬輛,超過了當年226萬輛的銷量,嚴重影響了豐田的聲譽。
質量乃生產企業的生存之本,豐田在質量上的 “劣跡”很快反映到市場銷售上。今年第一季度豐田汽車在中國的銷量不足13萬輛,同比減少17%;在全球市場,表現更是糟糕,在快速登上全球銷售冠軍寶座的同時,也遇到了大麻煩,出現了71年來的首度虧損。
“豐田事件只是眾多車企擴張的一個縮影。”業內專家認為,企業擴張需要把速度擺在首位,這本不該與注重質量相矛盾。但盲目的擴張往往會帶來管理方面的漏洞,從而影響產品質量。
召回之路越走越寬
一個成熟的汽車市場,汽車產品的召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中國汽車的召回之路走的并不平坦。
我國自2004年建立汽車召回制度至今,已有5年歷史。創立之初,中國汽車企業對召回遮遮掩掩,隨后又傳出企業召回乃 “作秀”之舉。
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汽車召回觀念日益 “走強”,大眾對于汽車召回的認識更為理性,中國汽車企業對此也更積極主動。
據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數字顯示,截至今年8月,我國總計召回缺陷汽車286萬余輛,召回次數達180次。其中約有200萬輛是由企業主動召回。同時,召回的次數從2004年每年10次已上升到2008年的每年47次。此外,從實施召回的企業數量來看,約有61%的汽車生產企業采取過召回行為。
在召回事件不斷涌現的當口,生產企業沖在了 “最前線”。
“召回是一個品牌負責任的象征和主要手段。”一位汽車企業售后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到,出于維護市場份額、贏得消費者信賴的需要,廠家一般都會選擇主動召回。 “雖然每次召回動輒花費幾百萬元甚至數千萬元,但如果做得好,比一次危機公關所要花費的錢還劃算。”
一家汽車4S店的銷售主管告訴記者, “廠家愿意對存在問題的汽車施行召回,也表明了廠家負責任的態度以及解決問題的信心。”在他看來,這是穩定 “軍心”的舉措,現在消費者對汽車召回都比較理性,對銷售不會有太大影響。”
據記者了解,目前消費者對汽車召回還是比較認同的, “我更關心的是在出現問題時汽車廠商的態度,是否以負責任的態度及時妥善地處理問題。”在這家4S店大廳里徘徊多時的王先生對記者講到。
在科爾尼咨詢公司戴家輝看來,“汽車產品的召回,標志著市場已經建立了有效的監管制度。”他認為,廠商可以通過召回來保證消費者的安全,這是促進消費的一項舉措,而不是像原來大家想的 “自找沒趣”。
越來越多的中國汽車制造企業已開始認同汽車召回制度,但并不能證明我國的汽車召回制度已經很完善。
據保守估計,每年中國每輛車的交通事故死亡率是美國的18倍以上。因此,對比中國市場的召回事件和美國市場的召回事件,依然有著巨大的缺口。
戴家輝介紹, “美國每13臺汽車中就有一臺由于安全問題被召回,而我們中國的數字是每54臺車中才有一輛。”而中國的汽車質量和安全級別要低于美國。
顯而易見,實施有效的汽車召回制度是解決安全問題的一個重要手段。近年來,中國汽車召回事件的大幅增多,實際上預示著中國汽車安全問題正在逐步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