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廈門:在海西建設中發揮先行先試和龍頭示范作用

2009-10-19 8:2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的頒布,表明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海西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廈門作為經濟特區,更應把握難得機遇,奮力科學發展,在海西建設中發揮先行先試和龍頭示范作用。 
先行先試和龍頭示范,是廈門的定位,更是廈門的 
責任 
  在海西建設中發揮先行先試和龍頭示范作用,是中央和省委對廈門的一貫要求和定位,也是廈門作為經濟特區的使命和責任。首先,是廈門加快科學發展的客觀要求。經濟特區創辦以來,廈門經濟總量迅速增大,綜合實力顯著提高,廈門以占全省6.5%的常住人口和1.3%的土地,創造出占全省15.3%的生產總值、27.1%的財政收入和53.4%的外貿出口總額,逐步成為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初步具備了發揮先行先試和龍頭示范作用的基礎和條件。其次,是廈門履行經濟特區使命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以來,廈門始終堅持發揮先行先試作用,各項改革持續推進、不斷深化,創新精神深入人心;同時,堅持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已發展成為我國境外資本的重要聚集地、對外貿易的重要口岸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為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不竭的活力。但同時也應認識到,在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新形勢下,廈門作為經濟特區,擔負“試驗田”、“窗口”和“排頭兵”的重要使命沒有改變,并且只能強化不能淡化。進一步發揮廈門經濟特區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的試驗區作用,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對廈門的期望所在,也是廈門發展的方向所在。再次,是廈門構筑兩岸交流合作前沿平臺的迫切要求。長期以來,廈門在對臺工作上緊緊依托“五緣”優勢,積極拓展“六求”作為,發揮創造力,使廈門成為臺商投資祖國大陸的重要聚集地、重要的對臺貿易口岸、臺胞入出祖國大陸的重要通道和兩岸交流交往的重要基地。當前兩岸關系發展迎來新的歷史機遇,廈門只有繼續發揮在對臺工作中的先行先試作用,進一步提升廈臺交流合作的層次和水平,才能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突出發展、突出對臺、突出先行,在海西建設中發揮先行先試和龍頭示范作用 
  在海西建設中發揮先行先試和龍頭示范作用,就是要貫徹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壯大產業實力,不斷增強城市功能,不斷深化兩岸交流合作,不斷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努力建設科學發展的先行區、體制機制創新的試驗區、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和諧文明的美好家園。 
  一是提升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在海西產業發展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強大的產業實力和競爭力,是發揮先行先試和龍頭示范作用的基礎。要壯大產業實力,發揮廈門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要著重發展電子信息等支柱產業,壯大光電等新興產業,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化工等傳統優勢產業,培育壯大一批競爭力強、帶動力大的百億乃至千億的企業集團、產業集群和產業鏈。現代服務業要著重發展航運物流、金融服務、旅游會展等優勢產業和優勢行業,加快構建海峽西岸航運物流、金融服務、旅游會展、商務營運、消費購物、文化創意產業和信息服務等中心,建設海峽西岸強大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和最具競爭優勢的現代服務業聚集區。 
  二是加快推進島內外一體化建設,發揮海西重要中心城市的集聚輻射作用。提升城市功能,擴大城市規模,推進島內外一體化建設,是發揮先行先試和龍頭示范作用的關鍵。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層次、高水平的原則,加強規劃引導,提升島內,拓展島外,進一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城市發展空間布局。島內要注重保持城市風貌和特色,不斷提升環境品質和城市功能。島外要以一流的標準大力拓展城市空間,組團式推進島外新城區建設,加快建設形成島內外一體化、島外各組團各具特色又相互協調的城市新格局,把廈門建設成為獨具特色和魅力的海西重要中心城市。要深化以港興市戰略,繼續整合廈門灣港區資源,優化港口布局,大力拓展港口腹地,發展國際中轉業務,同時繼續推進空港、信息港建設,著力打造國際航運樞紐港和區域性航空樞紐港。要積極探索與周邊城市同城化發展思路,進一步密切與海西各城市乃至更大范圍的經濟聯系,更好地發揮廈門作為海峽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對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 
  三是提升對臺交流合作水平,在促進海峽兩岸交流融合上發揮前沿平臺作用。對臺交流合作是廈門的獨特優勢和神圣使命。要深化對臺產業對接。針對臺灣產業發展特點和轉移趨勢,加強對臺產業對接和招商,提升產業對接規模、層次和水平。大力吸引臺灣企業到廈門設立地區總部、配套基地、采購中心、物流中心、營運中心和研發中心。大力推進國家級對臺科技合作與交流基地建設,著力建設對臺科技產業對接基地。加強與臺灣服務業的合作,積極引進臺資金融機構,培育“海峽旅游”品牌。要積極推動兩岸人員和各類要素的直接雙向流通和擴大臺商投資區范圍,努力在設立兩岸金融合作試驗區、大嶝對臺綜合試驗區以及臺灣服務業市場準入等方面爭取中央政策支持。先行先試兩岸貿易和人員往來便利化的管理辦法,推動廈臺海空客貨運直航更加便捷。要大力推進兩岸各領域的交流交往,努力辦好“海峽論壇”,加快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推動建立兩岸文化交流合作中心,進一步提升與臺灣交流合作的層次和水平,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和情感融合。 
  四是著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和科技創新,在深化改革開放上發揮先行先試作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是發揮先行先試和龍頭示范作用的動力之源。要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積極爭取廈門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市,進一步拓展對外開放平臺。加快推進海滄保稅港區等各類海關特殊監管區的資源整合、政策疊加和功能提升。繼續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推進資本等生產要素市場加快發展。繼續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和行政效能提高。不斷深化教育等社會領域體制改革,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要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型城市建設。創新科技研發機制,進一步做強做優火炬高新區等現有各類科技創新研發平臺和孵化器等,形成海峽西岸區域性研發中心。創新產學研合作機制,造就一批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創新能力強、具有競爭優勢的行業骨干企業。創新科技投入機制,探索解決科技創新融資難題的新途徑。創新高層次人才培養引進機制,優化人才創新創業的環境,把廈門建設成為海西人才的創業港。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