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精英訪談

綠色供應鏈將成企業競爭法寶

2009-10-15 1:52: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 楊達卿
    綠色供應鏈服務正在成為部分外資物流企業在華搶占的市場高地!
    “對一些要進入西方發達國家市場的中國企業來說,綠色供應鏈可能很快就成為一個新的門檻。”中國遠洋物流有限公司 (下稱中遠物流)董事總經理葉偉龍,近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如此坦言。
    在9月初召開的中國國際物流與供應鏈高峰論壇上,中遠物流、開灤集團、安利 (中國)等近400家物流及裝備企業參與的“中國綠色物流發展促進聯盟”宣布成立。葉偉龍表示: “綠色供應鏈雖然還是今天的新鮮話題,但十年之后,綠色供應鏈一定是衡量企業綜合競爭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標準。”
客場勝利背后
    談及綠色供應鏈,葉偉龍深有感觸。在2008年,由于中遠物流在德國成功中標空客物流項目,葉偉龍受德國一家物流協會年會邀請,參加該協會的年會演講。然而,當葉偉龍演講剛一結束,就有一位德國同行率先發問: “你們在物流運作的同時,對環境做了什么貢獻?”
    葉偉龍連PPT都沒來得及做,而對方問得突然,瞄的是很多中國物流企業重視不夠的死角。但葉偉龍似乎聽懂了問話的潛臺詞:在競標空客物流項目中,有近10余家全球和德國最具實力的物流服務商參與競標,最后竟是中遠物流在客場勝出。一個外來企業憑什么在德國中標?一個外來和尚能念好空客的經嗎?一個后發的物流企業 (中遠物流2002年成立)能做好環保工作嗎?
    不過,葉偉龍卻很從容: “年輕的中遠物流背后是中遠集團。中遠集團早在2004年就加入聯合國 ‘全球契約’計劃,率先節能減排。是第一個獲得全球GRIA+級可持續發展報告的中國企業,是亞洲惟一連續三年獲聯
    合國全球契約COP典范的企
    業。中遠物流已成長為
    中國最大現代物流
    企業,也秉承著
    集團的理念。”
    中遠物流
    也不乏先進
    的綠色服務
    故事。葉偉
    龍侃侃而談,
    中遠物流是
    青藏鐵路建設
    工程的物流總
    服務商,青藏鐵
    路建在全球海拔最
    高,自然條件最差的青
    藏高原:面臨高寒缺氧、凍土、沼澤等問題。但為確保綠色服務,在3年工作期間,中遠物流對所有服務青藏鐵路項目的車輛進行大規模改造,降低尾氣排放等,最大程度地降低車輛對沿途環境的破壞……
    在云南建設景洪、糯扎渡兩個水電站工程中,中遠物流也是總包商。但因兩個項目都處于高原叢林,按照公路與鐵路結合運輸大件設施,將面臨通行困難,需砍伐原始森林以拓路搭橋。如此行事,對中遠物流來說方便省事,但要毀掉沿途原始森林。在2006年,在經過調研后,中遠物流提出了一套環保的方案——“境內-境外-境內”跨國水陸多式聯運的服務方案,即從國內轉運泰國港口后,沿湄公河-瀾滄江轉運國內工地現場。為適應湄-瀾原始水道上大件運輸,中遠物流特意定制了專業運輸船舶……整個方案規避了對云南28平方公里原始森林的破壞,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為業主節省了大量費用。
    臺上事例說完,臺下掌聲一片。
全球化的挑戰
    綠色供應鏈正成為全球物流同行熱議的話題,也正在成為發達國家先進企業制衡后發國家企業的一個利器。中國物流企業若不及早提高綠色服務能力,只要走出國門,必然付出代價。即使一些企業只在本土運作,遲早也要付出代價。這是聳人聽聞?
    在全球一體化發展中,物流與供應鏈是連通全球的動脈,而物流業又是排放大戶,屬重點治理對象。我國政府在2007年就制定了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力推節能減排。葉偉龍說: “物流業涉及海、陸、空運輸和倉儲業,范圍特別廣,都有大量排放。物流業要在環保上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了。”
    歐美國家已經開展綠色運動。由于交通及物流業消耗著歐盟全社會能源的三分之一,是氮氧化物的第一排放源和懸浮微粒第二排放源,產生五分之一的溫室氣體。歐盟國家及行業組織對運輸及物流領域的環保要求苛刻。總部在歐洲的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設定目標,從2009~2020年,燃油效率年均提升1.5%;2020年開始實現無碳增長;205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
    “十年后,綠色供應鏈在一定的程度上,一定是企業競爭力的主要表現手段之一。”實際上,在綠色供應鏈服務上的競賽,已在中外高端企業間展開。在今年8月,TNT北亞董事總經理邁克·德瑞克公開表示: “在TNT,我們重視二氧化碳排放量如同重視財務問題一樣重要。”
    挑戰已經在深入中國本土市場。而當前我們面對的主要挑戰有哪些?
    “首先,是裝備設施的更新。”葉偉龍表示。2008年3月,當北京全面叫停國Ⅲ油,推 “黃標車換綠標車”后,快遞業中動作最大、反應最快的并非本土企業,而是DHL、TNT、UPS等國際巨頭。同年3月,DHL率先推出面向亞太地區的碳中和運輸服務——“DHL綠色快遞”。并在澳大利亞、中國大陸、日本、馬來西亞、印度、越南等17個亞太國家和地區推廣。同年5月,TNT集團與東風公司宣布,將合作在武漢市試運行中國首批兩輛零碳排放電動快遞輕卡。6月,DHL也宣布與東風汽車在華合作試運行兩輛零碳排放電動快遞輕卡。
    “其次,是技術和標準上的門檻。”歐盟的一些物流及運輸協會紛紛制定碳排放標準,一些物流巨頭也在定制自身目標。TNT在2007年推出了詳細的二氧化碳減排計劃,針對空運、陸運等八部門制定相應減排目標。DHL在2008年宣布,到2020年實現高碳能效30%,并為此制定嚴格標準。到2012年,包括分包服務、快遞包裹、運輸每噸貨物、公司不動產,每平方米減少碳排放10%……
    綠色供應鏈服務,不僅需要物流企業提供綠色的服務,還需要供應鏈各環節上的制造企業、流通企業等強化綠色管理和服務協同。目前,國內尚無系統而專業的綠色物流與供應鏈服務標準。而相關政府部門和行業組織,在碳排放及綠色供應鏈方面建設工作也落后于歐美國家。發達國家的相關綠色供應鏈標準,是不是很快成為阻止中國企業進入其勢力范圍的門檻? “中國物流”會不會很快將面對 “中國制造”所遭遇的國外標準打壓?
    因有備而戰,葉偉龍很自信:“在所有高品位服務中,我們不但具有資質,還建立了與跨國公司同等標準的環保體系。中遠物流常年承擔國家818項目戰略物資服務任務和中國高危放射性戰略物資公路運輸任務。在運輸途中,嚴格按照國家安全局的要求定時對車輛周邊的大氣進行跟蹤和實時檢測,以完全符合國際組織和中國有關部門對此類危險品運輸的環保要求。”
有舍才能有得
    如何綠化物流企業的供應鏈服務?
    葉偉龍對記者說: “比較直接簡單的做法有三個:首先,采用先進的節能減排設備,如購置綠標車等。其次,優化運輸路線,減少運輸里程等。再則,采用多式聯運,采用水運等低排運輸。這些能直接幫助物流企業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隨著全球環保公約的簽署,物流企業將在碳交易中付出成本,誰先踐行綠色供應鏈就將先受益。”
    綠色供應鏈的投入回報如何?葉偉龍表示: “在綠色供應鏈服務上,中遠物流的許多資金投入,直接效益上不成正比。這也是很多企業不愿做綠色投資的原因。但一個大型企業,要是著眼長遠的戰略發展,就不應為眼前利益而回避。綠色供應鏈的價值是長遠的。”
    “第一,供應鏈綠化可提高運作效率,這往往能從路徑優化中直接體現。第二,綠色供應鏈服務是走向國際,參與國際競爭的通行證。中遠物流的海外分公司參與了很多大的國際投標,往往做很多承諾書,其中必有一張是對環保的承諾書,中遠物流已經擁有ISO14000認證等。反之,中遠物流如果沒有這些,就可能被國際競標項目拒之門外。”
    “第三,對于企業品牌的影響和企業的績效已經可以看出,它對企業的品牌是起正面作用的。衡量企業綜合競爭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綠色供應鏈是一個主要標志之一。”
    在讓供應鏈變綠的技術上,中遠物流作出了大量人力和財力投入。除利用自家信息技術公司做綠色技術研發外,兩年前,中遠物流和IBM開展合作,開發了供應鏈優化系統——運用計算機仿真模型,評估二氧化碳排放、客戶價值、企業價值。考察中遠物流全國配送信息,二氧化碳排放敏感度等,分析了100多萬條歷史配送數據,校驗了8000多個相關地址,處理4000多個費率表。由此設計的新系統,不但優化了中遠物流的配送路線,還使碳排放總量減少約10%,每年碳排量減少10萬噸,相當少燒44萬噸汽油。
    “中遠物流目前在綠色物流上的投入和效益回報是不平衡的,但對環境友好,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中遠物流作為國有企業,看重的不是眼前效益,更是社會價值。”葉偉龍對記者說。也許正因如此,中遠物流才得以比同行企業走得更遠。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