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改寫產業版圖
2009-10-15 1:4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班健
新能源車被視為應對環境污染、能源危機問題的解決方案,在這種背景下,國內外汽車廠商均大力投入新能源車的研發,試圖在未來市場爭奪中占據有利位置。
國外汽車巨頭豐田、通用、大眾等已經在新能源車的研發上投入多年,目前已有不少新能源產品成功上市銷售。國內新能源車的研發同樣方興未艾。新能源車被普遍視為我國汽車業在技術上追趕跨國巨頭的最好機會,因此尤其受到眾多自主品牌的重視。比亞迪、奇瑞、吉利、長城等國內主要汽車生產商,無一不將新能源車的研發放在核心位置。
今年關于新能源車的鼓勵政策密集出臺,比如對新能源車提供財政補貼,在全國13個城市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此外還有針對私人購買新能源車的補貼政策。年初出臺的 《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還提出了新能源車發展的明確目標:計劃形成50萬輛純電動、充電式混合動力和普通型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產能,新能源汽車銷量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5%左右。
政府對新能源車扶持力度不斷加大,無疑激發了國內外汽車廠商投入的熱情,但新能源車如何真正實現產業化成為有識之士關心的話題。開發新能源車不光要有愿望,更要有清晰的目標,要想好下一步應該做什么。由于國內外還存在著不同的新技術,這還是個不成熟的市場,存在著企業怎樣投入、目標是什么等問題,但新能源一定是大方向,甚至應該是最終的目標。
能不能制訂一個全面的新能源車輛政策,以對企業的持續發展能力帶來深遠的影響。開發新能源要與節能減排的思路結合起來,比如通過輕量化來提升車輛的性能,改進發動機性能或開發新的動力系統策略,或者在新能源技術加上去后,減掉一些配置,這樣才能達到更有效的節能減排目標。無論混合動力車、純電動車,還是其他替代能源車,要注意到,有些企業的開發只是為了實現一個概念,把那些零部件重新布置到一個現有的車型上面去實現集成和讓車跑起來,這是遠遠不夠的。
全球汽車業舊有發展模式已經終結,新版圖則正在破裂中形成。節能環保和低成本企業才能成為未來的勝利者,但環保汽車要在中國普及,尚需要通過新產品、政府支持和消費者理解等多個條件。中國的安全、環保法規已經非常完善,對環保汽車的提倡也很及時,關鍵在執行。通用汽車計劃2011年引入一款電動汽車,但通用中國總裁甘文維表示,目前國內運行電動轎車的基礎設施還不行。電動車被認為是傳統汽車向氫燃料電池車過渡過程中的最佳解決方案,而中國在電池技術上與國外的差距并不明顯,有希望在這一領域成為新一輪汽車產業發展潮流的領導者。
如果說,北京奧運會期間新能源車示范運營,是為了演繹 “綠色奧運”的主張,而即將開始的世博會,將成為新能源車的舞臺。屆時,千輛新能源車將服務世博會。
在上海世博會長達半年的時間里,新能源汽車高強度、長時間的運行將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適性等提出相對奧運會更加嚴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