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管理

車企應對市場突變時的三種供應鏈戰略模式

2009-10-14 1:2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去年下半年至今年1、2月中國汽車銷量受金融危機影響而出現低迷后,3月份以來中國車市爆發式增長,許多整車廠產能不足、零部件供應不足的問題越來越凸顯。 
  
    “金九銀十”到來之際,很多汽車卻面臨著缺貨的窘境。 
  
    很多企業的產能不足源于對今年汽車產銷量的過低預期,生產準備不足。由于整車廠在早些時候減少了配套訂單,導致各級供應商大幅削減產能,而突如其來的銷量大幅度增長,使得供應商來不及在短時間內恢復才削去的產能,從而造成供應鏈緊張,直接影響了整車廠的產能恢復。 
  
    蓋世汽車網:在汽車市場突變或大起大落,給車企的產能和供應鏈造成挑戰的時候,全球不同類型的車企在供應鏈管理方面做出了怎樣的戰略選擇? 
  
    王華:汽車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模式有一個較長的形成過程,一旦形成之后,相對比較固定。在金融危機的過程中,各種管理模式的優缺點可能更為凸顯,但是就管理模式本身而言,并沒有發現"基因突變"。從地域和文化的角度,全球汽車行業主要有3種供應鏈模式: 
  
    一種是企業集團的利益共同體的模式,以日系車企為代表。豐田就是典型的縱向經連會(keihetsu)企業組織。在這種組織中,整車企業、零部件供應商以及金融財團相互持股,但是OEM起到領導者作用。當日系車企進入中國之后,也將他的供應鏈整體地搬到了大陸。供應鏈中,日資企業占絕對優勢,并且相對封閉。甚至豐田和本田等日企之間也并不分享同一零部件的供應商。這種合作方式使得OEM與零部件供應商在市場平穩還是波動的情況下,都利益共享,風險共擔,長期共同發展。這從豐田與供應商對零部件的定價機制就可以看出來(磨具費用如何承擔,損失的共擔等),JIT(即時供貨)在日資企業首創并成功運行也是另外一個例證。由于供應鏈上的企業都有共同的文化背景與價值觀念,他們的溝通成本(交易成本)較低。 
  
    一種是契約合作方式,以美系車企為代表。在這種模式下,美國整車企業突破國別限制,讓來自不同國家的零部件供應商為獲取其訂單而充分競爭,其目標在于最大化地降低采購成本。以通用為例,他們的一級供應商并不僅僅局限于美國企業。但是這種市場化的運作方式也有弊病,例如供應商合同期短,只注重眼前利益,相對不穩定。尋找新供應商的成本較高,質量穩定性也是很大的挑戰。中國自主品牌車企的模式,不管是從管理供應商的能力還是從以短期盈利為目標來看,更傾向于這種美國式供應鏈模式。 
  
    一種是介于前面兩種之間的一種方式,以歐系車企為代表。在這種模式下,整車企業和供應商之間一方面突破了國別的限制,另一方面更注重中長期的合作關系,但是還是基于合同的更緊密的合作,不至于像日系車企那樣參股供應商公司。 
  
    從這3種模式來看,商業邏輯的背后根植著歷史和文化背景的元素[綜述 圖片 論壇],并使得供應鏈管理模式各有不同。以兩種極端的例子來看,日本的文化更傾向于基于本民族企業之間的合作,他們的商業邏輯也是基于深刻了解事物運行內在規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思維方式的基礎上的。而美國和中國的商業邏輯更多是偏向于重結果,輕過程。歐洲的中庸文化也可以從不張揚的轎車造型上窺見一斑。 
  
    當然,三種模式也不是一成不變。例如,美系車企正在向日系企業學習優秀的過程管理,向歐系車企學習與供應商的中長期合作。例如,德爾福也在通過精益和六西格瑪來加強管理,降低成本,改善質量,并逐漸傳達到其二、三級供應商中去,與它們一道來改進。日系中的供應商也有突圍,立志成為全球供應商的戰略布局。歐系車企的成本控制和質量控制雙管旗下,大眾集團就是一個典范。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