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需求復蘇價格震蕩 鋼鐵業不確定性仍在加大

2009-10-14 1:08: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全國鋼鐵企業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到今年四五月份,忍受了長達半年的虧損,企業扭虧的壓力非常大,因此從今年5月份以后鋼廠開始猛抬鋼價。但進入8月中旬以來,無論是國內的鋼市還是鐵市,都出現了一輪暴跌行情,其跌幅都大大高于去年同期。 
  
與此同時,新一輪的鐵礦石年度談判又要重起。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石供應商(FMG)曾經給我們帶來的那一絲“驚喜”,能否給即將到來的談判帶去幸運?隨著國內、國際經濟的恢復,高庫存、高產量的鋼鐵行業又能否在震蕩中企穩?而在宏觀經濟形勢總體向好的趨勢下,震蕩的鋼價未來又將走出怎樣的“格調”呢? 
  
市場需求持續緩慢復蘇 
  
由于我國宏觀經濟企穩向好,國家一系列擴大內需的基礎設施工程的實施,又帶動了大量的用鋼需求,國內的鋼材市場需求明顯增長。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8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12985億元,同比增長33.0%,增速高于去年同期5.6個百分點,比1~7月提高了0.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房地產開發投資21147億元,增長14.7%,明顯高于1~7月的11.6%。而在其他方面,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3%,比7月份加快1.5個百分點,39個大類行業工業增加值全部保持同比增長。其中,下游主要用鋼行業在1~8月的產量增速表現穩定,汽車、船舶、家電、發電設備等行業各項經濟數據都好于預期。 
  
另外,國內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8月份繼續在50%以上小幅提高,連續6個月保持在5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5.4%,也比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 
  
上述數據表明,隨著國家刺激經濟增長政策的逐步落實到位,國內市場鋼鐵需求將明顯增長,從而穩定震蕩中的鋼鐵價格。蘭格鋼鐵信息研究中心專家團資深專家陳克新表示,從總體來看下一階段中國鋼材市場需求繼續旺盛。初步測算,2010年中國鋼材表觀消費量將超過6.5億噸,甚至逼近7億噸關口。折算成粗鋼,表觀消費量肯定在6億噸水平以上。因此,無論是鋼材還是折算成粗鋼的增長,幅度都不會低于10%。 
  
業內人士指出,市場需求持續旺盛,鋼鐵產能的進一步釋放,以及市場價格的震蕩向上,將成為今年四季度和2010年中國鋼材市場趨勢的主要特點。 
  
行業運行向好但過剩隱患依然存在 
  
由于國民經濟企穩向好,政府投入的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將逐漸發揮功效,市場需求進一步增強。受此影響,鋼鐵企業從二季度以來景氣指數大幅回升,鋼材產量、銷售收入等環比增加,虧損企業虧損額環比減小。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表明,8月國內粗鋼產量再次創下5233萬噸的歷史新高,同比增長達22.0%,日均粗鋼產量達166.6萬噸。另據統計,9月上旬國內主要城市的鋼材社會庫存量達到1095萬噸,同比增加53.6%。以上數據表明,8月份以來的鋼價暴跌,完全沒有影響到鋼廠的產量。 
  
值得關注的是,進入下半年后,中國鋼材出口大幅滑坡局面得到初步遏制。業內人士指出,從某種程度上這表明中國鋼材出口最壞時期已經過去,出口增長勢頭正在緩慢起步,同時也將促使消化國內高庫存的風險。另外,由于下游行業需求的回暖,我國鋼鐵行業的銷售情況與盈利能力也有所起色。 
  
1~7月,全國鋼材表觀消費量為37656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5.03%,預計全年鋼材表觀消費量達到或接近6.5億噸,比上年增長二成左右。折算成粗鋼,表觀消費量接近6億噸,增長15%以上。而盈利方面,鋼鐵行業盈利狀況已經呈現改善趨勢。進入5月份以來,國內重點鋼鐵企業的盈利環比繼續增長。據中鋼協的數據顯示,6月國內71家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盈利35.45億元,較5月份環比增長20多億元;7月份的盈利又進一步改善,71家大中型鋼廠實現利潤106億元環比增速達到兩倍。進入8月后,雖然經歷了鋼價的暴跌,但總體的盈利情況仍然好于第二季度。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以來鋼鐵工業的房地產、汽車、船舶、家電等下游行業已有明顯回暖的跡象,為中國巨大的鋼鐵產能的釋放提供了一定的基礎。再加上外需的進一步增強,將在一定的程度上又幫助消化了國內高庫存的風險,因此后期鋼鐵行業運行將會出現起色。 
  
然而伴隨著內需的增強,產能過剩問題一直就困擾著國內的鋼鐵行業,但是供大于求的情況依然嚴峻,8月份以來,國內鋼材庫存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認為國內鋼鐵市場的風險在逐步增大。 
  
業內人士指出,以目前的鋼鐵產量來看已經遠遠大過于實際需求,而鋼材社會節節高升的庫存正反映了這一事實。鋼廠如果不適當控制產量的話顯然不利于市場供求平衡,會明顯抑制鋼價的上漲,而近期連跌的鋼價也表現出了這種趨勢。業內人士指出,鋼鐵行業最主要的問題還是產能過剩,市場稍有好轉,產能就以最大的方式去釋放,供求平衡很難實現。 
  
短期鋼價仍呈盤整狀態 
  
在全球經濟恢復企穩,國內需求逐步增強的情況下,國內鋼價卻依舊動蕩不穩。進入8月以來,正當大多業內人士都對未來市場充滿“期待”時,一輪至9月23日連跌6周的行情摧毀了所有業內人士的利好預言。鋼價在連漲三個月之后,又跌回了去年最低迷的同期水平,噸價平均跌幅近千元,各大鋼廠因此也紛紛下調了10月份的出廠價格。 
  
自8月6日起,國內鋼材價格就從連續三個月上漲轉為持續下跌,建筑鋼材在過去的8月份跌幅接近20%,熱卷板材跌幅達16%。但是進入9月份之后,隨著出口逐月回升和外需的回暖,市場的跌幅正在減緩。業內人士認為,這可能顯示連續6周來的鋼價暴跌已告一段落,近期將會在低位徘徊。 
  
國泰君安的行業月報認為,近期鋼價下跌的原因在于前期鋼價漲幅過猛。由于鋼廠提價及市場鋼價上升過快,因此下游的終端客戶暫時無法接受,而貿易商也急于去庫存,這就導致了鋼價的下跌。 
  
那么未來鋼價將會呈現怎樣的走勢呢?在國際市場方面,隨著經濟企穩恢復,市場需求也有望增長,這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消化國內高庫存的風險。而國內鋼材市場在經過目前的大幅調整后,一定程度上會釋放了風險。再加上目前的鋼材品種價格已經處于相對較低水平,因此鋼價繼續下行的空間已不大。 
  
當然,鋼價的變化主要還是取決于市場供需的平衡。如果鋼材市場真實需求被“放大”,或者以“杠桿化”的方式來運作現貨鋼材這樣的實物貿易市場,真實需求就會變的模糊。因此有業內人士指出,鋼鐵行業下游市場的需求在今年有了很大的起色,但這并不足以改變產能嚴重過剩的局面。但就目前來看,在短期內鋼價將很難大幅上行。嚴重的產能過剩,供大于求的情況將會抑制鋼價的上漲,因此在今后一段時間內鋼鐵業仍將在低位徘徊。 
  
也有專家擔心,如果接下來國內的市場需求能不能持續下去,如果鋼廠不能主動減產,那就可能會導致鋼價進一步下跌。 
  
鐵礦石走勢不容忽視 
  
除了下游需求的因素外,原料價格對鋼價表現得非常敏感,也超出了業內人士的預期。7月下旬,鐵礦石價格延續了上漲的走勢,其中進口礦石進口價格整體上揚,主要是受到鋼材市場價格大幅上漲、下游需求旺盛等利好因素影響。進入8月后,在鋼價暴跌的情況下,進口鐵礦石現貨價格從110美元/噸的年內高位直線下降至80美元/噸。而這一價格,已經低于84美元/噸左右的巴西礦長協價,直逼72美元/噸的澳礦長協價。 
  
業內人士指出,在目前鋼價下跌的背景下,主要鋼材品種庫存意外地出現了環比增加,這將進一步對鋼價未來形成較大壓力。同時,未來的鐵礦石價格走勢對鋼價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如果按照以往鐵礦石的談判慣例,下一年度的長期協議價格談判將會在10月啟動。在全球市場需求隨之回落的情況下,鐵礦石價格應有機會在低谷徘徊。然而,由于國內經濟迅速回升,對鐵礦石的需求亦強勁攀升,即使在內地鐵礦石堆積如山之時,全球大部分鐵礦石仍源源不斷銷往內地。在整個2009年度的鐵礦石談判中,中國鋼廠僅僅收獲了FMG帶有援救性附加條件的半年供貨協議。雖然許多人以“中國定價”、“中國模式”來稱呼這場“勝利”,但FMG的合同量不及中國進口量的10%,難以滿足中國5億多噸的鐵礦石需求。在全球三大礦企“不會跟隨中國與FMG達成的價格”的強硬表態下,部分中國鋼鐵企業只能私下與三大礦山公司簽訂購貨合同。 
  
盡管在2009年的談判中,中方尚未取得成果,但新一年的談判就要開始。目前,連續下跌的鐵礦石現貨價格,對中方在新一輪談判中無疑是一個利好因素。但種種信息表明,三大礦山公司已經就目前的情況,為下一年度的鐵礦石價格做足了準備。據報道,近期國際鐵礦石巨頭紛紛減產,并開始迅速減少鐵礦石的現貨出口。9月11日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鐵礦石進口4968萬噸,環比下降14.5%。這是5個月以來,我國鐵礦石進口量首次低于5000萬噸。業內人士認為,這是礦山公司故意在壓供應量,以穩住不斷下跌的鐵礦石價格,為下一步的談判做準備。 
  
另外,國際投行也在此時紛紛出來喊話,為明年的鐵礦石價格推波助瀾。瑞銀在9月的報告中稱,由于中國鋼鐵產能增加將使鐵礦石市場明年出現供應緊張,因此2010年全球鐵礦石長期協議供貨價格可能出現20%的上漲。做出同樣的預測還有高盛,其在9份月的報告中同樣認為2010、2011年鐵礦石現貨價格將會走高。 
  
反觀國內,盡管鋼材價格已連跌6周,但鋼鐵行業的產能卻依然不斷沖高。據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77家主要鋼鐵企業高爐利用率達90.9%,比7月的87%明顯增加,9月初更是提高到92%。業內人士認為,國內的高產量加上市場需求的增強,將會給四季度的鐵礦石市場提供反彈的條件,也將給10月份即將開始的鐵礦石談判增加困難。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近期鐵礦石回到上漲的通道之中,那將在很大程度上加大鋼價回升的動力。 
到9月23日,國內的鋼材價格連續6周下跌,跌幅達到20%以上,但是國內鋼廠目前并沒有明顯減產跡象。專家表示,供應資源增加和需求增長下降造成市場下跌,如果鋼企不減產,四季度的經營將比較困難。 
                                  
相關報道 
  
反傾銷無礙出口復蘇大趨勢 
  
據報道,美國鋼鐵公司正在尋求訴請對中國進口鋼管征收60%或更多的反傾銷關稅以及15%到30%的反補貼關稅。而在早些時候,印度和墨西哥企業已分別向各自政府針對中國企業的同類產品提出相似訴求。美國鋼鐵公司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交訴求,針對的目標是從中國進口的價值4億美元的用于化工、石油化工、煉油廠及相關業務的鋼管。之前,美國商務部作出初步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部分油管加征10.9%~30.69%不等的關稅,總金額超過26億美元。 
  
業內人士認為,這次美國等國家提出對鋼管征收反傾銷關稅的背景,是近一年來我國鋼管出口的規模和數量有明顯提升。 
  
2009年1~7月,我國鋼管(包括無縫管、焊管和鑄鐵管)出口規模為371萬噸,較2008年的527萬噸減少約150萬噸,但這也是所有鋼材品種中除鐵道用鋼外下降幅度最小的(棒線材、角型材和板材分別同比下降83%、79%和73%)。從占比來看,鋼管出口在我國所有鋼材出口中的比重從15%提升到33%,使得板材的出口占比從49%下降到了39%。 
  
而從中國對美國出口鋼管的數據來看,自2008年以來中國對美國出口鋼管(無縫管、焊管)的數量,僅占全部鋼材出口數量的不到5%。今年1~7月,我國合計出口鋼材1116萬噸,而對美國出口鋼管僅為40萬噸,占比僅有3.6%。美國對中國進行的鋼管反傾銷調查無礙于我國鋼材出口整體復蘇的大趨勢。 
  
進一步來看,中國對外出口鋼管的結構也正在多元化。盡管我國出口鋼管的比重在這一年中由15%提升到39%,但對美國出口鋼管比重卻由24%下降到12%。其他如阿爾及利亞、印度、加拿大都有明顯的下降,上升較大的是中東的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以及安哥拉、澳大利亞等國,顯示出中國鋼管出口的競爭力逐步滲透到各個地區。 
  
隨著國內鋼價的下調和國外價格的上漲,國內外價差繼續縮小,螺紋鋼、熱軋卷板和中厚板等品種都已經達到所有品種的最低價格,使我國出口鋼材的比價優勢又得以體現。業內人士指出,我國鋼材出口價格的比價效應主要得益于兩點:一是出口匯率的回升,從5月份以來人民幣對韓元、盧布、美元、日元等主要貿易國貨幣的比價效應逐步改善;二是國內鋼價經過調整使得國內價格又回到低位,相比海外經濟體鋼價上漲、開工率提升的狀況,比價優勢又得以顯現。 
  另外,我國對外出口結構改善有利于出口復蘇。從1~8月的數據來看,我國鋼材出口低點在5月份,單月出口僅135萬噸,此后呈逐步回升態勢。從品種上看,對出口回升貢獻最大的還是板材,5~7月單月板材出口分別為48萬噸、50萬噸和72萬噸;其次呈現環比增長的是管材,從5月份單月43萬噸增長到7月份的73萬噸,這兩者合計為出口單月環比回升貢獻了75%。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