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政府采購政策正在制訂中
2009-10-14 1:05: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當前,我國經濟總體回升勢頭還不穩固,中小企業發展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國家有關部門有必要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措施,幫助中小企業克服困難,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在出席第六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期間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作上述表示。他指出,去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及時實施了“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惠民生”的一攬子計劃,對國內總體經濟企穩回升發揮了重要作用,也使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出現了積極的變化。
但當前,融資難,部分政策尚未落實到位;企業負擔較重,市場需求不足,經濟效益大幅下降,虧損加大等問題,仍是困擾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9月22日,《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對此,朱宏任指出,《意見》提出了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這些政策是國家“一攬子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綜合措施。
他指出,這些措施將按照堅持解決當前問題與著眼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相結合,堅持保持當前平穩較快增長和推進結構調整、技術進步相結合,堅持改善中小企業的外部環境與引導中小企業加強管理相結合的要求,會從多方面進一步幫助中小企業擺脫困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政府采購要給予更多機會
針對《意見》明確的我國將完善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的有關制度,制定政府采購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具體辦法,進而提高采購中小企業貨物、工程和服務的比例等內容,朱宏任指出,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應當給予他們更多的參與機會。
朱宏任指出,在政府采購方面,一些發達國家往往是給出了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優惠措施,如美國規定聯邦政府的采購合同要按照總金額的23%交給中小企業來執行。而我國有關法律法規中,對支持中小企業在政府采購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也有相關的規定。
2003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第九條規定,政府采購應當有助于實現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包括保護環境、扶持不發達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等等。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的第三十四條也明確規定,政府采購應當優先安排向中小企業購買商品或者服務。
“從近年來中小企業參與政府采購、投標、中標和簽訂合同的情況看,具體落實還有些不盡人意。”朱宏任指出,一是中小企業劃分標準過于寬泛給操作帶來了難度;二是門檻較高,一些小企業還難以進入;三是中小企業自身存在問題,比如產品質量、企業管理、售后服務、創新能力以及其他方面還有不完善的地方也需要不斷加強和提高。
朱宏任指出,當前財政部與工信部正在積極制定中小企業政府采購管理辦法,在采購政策、采購門檻、采購合同中要充分考慮到中小企業利益,給予更多的機會。
《意見》為中小企業融資拓寬渠道
眾所周知,融資難一直以來都是制約中期小企業發展的最突出的瓶頸之一。近年來,有關方面包括金融機構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不暢問題中采取了多項措施。朱宏任指出,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拓寬需要各個方面配合,也需要有多種形式來加以體現。近年來,在探索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方面,有關政府部門、中小企業服務機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除了銀行的間接融資外,像發行集合債、中小企業在產權交易市場上通過抵押、質押,通過知識產權、股權、債權等等多種形式進行各種抵押獲得資金,都是解決融資難的一種積極嘗試。
朱宏任指出,對于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社會各界都給予了高度的關注。政府始終在積極進行推動,通過各種形式、各種渠道、各個途徑來積極推動這個問題的解決。而在切實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問題上,此次《意見》提出了有新意的重大改革,如要加快研究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發起設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機構的辦法;積極支持民間資本以投資入股的方式,參與農村信用社改制為農村商業(合作)銀行、城市信用社改制為城市商業銀行以及城市商業銀行的增資擴股;支持、規范發展小額貸款公司,鼓勵有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轉為村鎮銀行。這將會大大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的環境,同時融資渠道將會更加暢通,更加貼近中小企業的實際需要。
加快支持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力度
此次《意見》提到了要支持中小企業加快技術改造的問題。據了解,國家有關部門將會按照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要求,支持中小企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進行技術改造。
朱宏任指出,技術改造一直是國家高度關注的問題。為應對金融危機,國家進一步加大了支持中小企業技術改造的力度:一是在落實重點行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時,加大了對中小企業相對比較集中的輕工行業、紡織行業、電子行業等等領域的企業技術改造支持;二是要求中央預算內技術改造專項投資和地方政府安排專項資金支持中小企業的技術改造;三是在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資金中安排資金切塊到地方支持工業中小企業圍繞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節能減排,提高產品質量,改善安全生產條件等方面開展技術改造。
據介紹,近年來針對中小企業的技術改造,國家出臺了不少扶持政策,在稅收政策方面主要有:中小企業固定資產由于技術進步原因需要加速折舊的,可按規定縮短折舊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舊辦法。中小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可以在計算應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中小企業投資建設屬于國家鼓勵發展的內外資項目,其進口自用設備以及相關的技術配套件和備件可按規定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的增值稅。
在財政支出方面,國家安排了專項資金支持中小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提高產品質量和節能減排水平,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資金支持建設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安排資金支持公共技術研發服務機構等對中小企業的技術服務等等。這些措施有力地促進了中小企業技術和裝備水平的提高。
朱宏任指出,在發展中小企業,加強技術改造,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的同時,還要著力優化企業發展政策和市場環境,切實把加強中小企業的管理作為解決當前中小企業困難的緊要措施,作為實現企業技術進步、提升企業競爭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有效途徑,使中小企業真正能夠獲得健康有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