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國家將出臺政策扶持電子商務發展

2009-10-10 10:21: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截至2008年底,我國的互聯網普及率首次超過了21.5%的全球平均水平。日前在杭州召開的“電子商務發展政策論壇”,為發展電子商務的戰略意義作了這樣一個官方的論斷: 

    電子商務是網絡化的新興經濟活動,最近成為主要發達國家爭搶經濟實力、融合全球資源配置優勢的有效手段。我們國家“十一五”是我國發展電子商務的戰略機遇期。 

    這個論壇的主辦方是中國信息協會,受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和商務部信息化司的委托而舉辦,目的很明確:了解需求,聽取建議,交流經驗,為研究推出新的政策做準備。國家大力扶持電子商務的意圖十分明顯。 

    政府的聲音 

    中國信息協會會長盧時徹、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副司長顧大偉、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進司司長徐愈等,在論壇上披露了一系列統計數據,顯示國家重視推進電子商務發展是必然的。 

    去年,全國企業網上采購商品和服務總額達到了3萬億元人民幣,比“十五”期末的2005年增長了3.5倍,比2007年增長了近40%。2005年以來電子商務年均增長則超過20%。電子商務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展,電子商務服務領域已經從過去的批發零售為主,向批發零售服務、制造業、住宿、餐飲、物流、運輸等十多個領域擴展。一些大型企業電子商務正在從網上采購與銷售向網上設計與制造、供應鏈管理等全方位方向發展。經常性應用電子商務的中小企業占比已經由2005年的2%左右,增長到去年的10%。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經常應用電子商務的中小企業已經占到10%左右。 

    電子商務的服務業也逐漸形成,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從事各種電子商務的服務平臺的企業已經有5000多家,總的營業收入達到250億元,從業人員超過了40萬。 

    金融危機爆發以后,電子商務以低廉的交易成本和廣泛的交易渠道,為廣大中小企業擺脫了困境,創造了條件。據研究報道,陷入困境的線下企業的比例高達84% ,而線上的企業陷入困境的只有16.8%,65%的線上企業認為有信心和能力度過這場危機,而線下的有信心度過危機的中小企業不到10%。 

    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09年上半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規模超過千億元,達到了10346億元,同比增長94.8%,其增長速度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6倍多。 

    發展電子商務在應對金融危機、加快產業振興、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帶動內需和就業方面的作用,已為有關部門充分認識。 

    作為電子商務支撐環境的網絡基礎設施安全認證、在線支付、標準規范等,也在不斷改善。工信部共批準了全國范圍內30家電子認證服務機構,累計發放數字證書1100萬張,數字證書在招標采購、網上銀行、電子商務平臺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全國性的跨行、跨地區交換的網絡信息已經形成,有超過20家銀行開展了網上銀行的業務。第三方在線支付平臺不斷涌現,全國現代物流體系建設進展明顯,物流信息化建設和應用水平不斷提高,物流的專業化分工和社會化協助逐步細化,第三方物流產業發展迅速。另外,截至2008年9月底,中國人民銀行組建的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已經為1400多萬戶企業和6億多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檔案,為各界提供5000多萬次企業信用和超過2億多次的個人信用查詢。目前已有數十項電子商務和物流的國家標準陸續頒布。 

    有關部門也認識到迫在眉睫的瓶頸問題,如法規體系和行政管理的制度、電子商務專業的服務隊伍、電子商務產業布局等等。據透露,國務院有關部門正在深入調查研究,積極研究對策,今年初組織專家在北京、上海、濟南等地進行調查,下一步將選擇若干發展基礎比較好、電子商務活躍、政府積極性高的城市,大力推進電子商務的發展,鼓勵地方政府通過統籌規劃、法規體系的建設和出臺系列的配套政策,在局部地區構建有利于電子商務發展的整體環境,為電子商務的法規環境和政策架構提供實踐的基礎。 

    業界的聲音 

    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劉春寧提出了具體的政策建議。 

    一是通過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互聯網創業。1998年10月,美國國會通過《互聯網免稅法》,2002年的3月美國電子咨詢委員會又通過《互聯網免稅法案》,將電子商務免稅期限延長到2006年,直到現在,電子商務的稅收比起美國其他行業來都是偏低的,這對美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后,韓國政府鼓勵中小企業、大型企業上網交易,包括家庭主婦個人開設網店,在稅收上給予非常大的優惠。日本剛剛上任的新政府,也把電子商務納入了日本經濟基本的發展綱要,要求日本所有的企業和行業開始通過電子商務來解決零售和經濟效益的問題,對中小企業法人的稅收,通過互聯網手段減至11%,也是歷屆政府對企業減稅最多的一次。 

    二是物流行業仍是目前電子商務一大瓶頸。拿美、韓等國來對比,美國的端對端物流體系相當發達,可以將資金流、信息流、服務流進行無縫對接,物流成本非常低,企業幾乎可做到零倉儲。韓國雖然小,但物流業也非常發達,物流配送的速度快、質量高、成本低。而中國國內的物流體系,成本過高,物流成本要占到零售成本的7%到15%之間,實際上給消費者增加了負擔;目前為止沒有一家物流公司能夠做到端對端服務,服務質量也不盡如人意,導致了消費者和商家之間的糾紛,且由于責任關系不明確,糾紛很難得到圓滿解決,針對物流行業的保險也是空白;物流的信息化沒有形成產業鏈,導致交易平臺、中小企業、賣家之間信息不對稱。業界呼吁通過政府和行業協會,進一步加大對物流業尤其是現代物流企業和電子商務配套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扶持整合。 

    三是營造配套的消費環境。跟美國、韓國、日本比,我國在信用卡支付、手機端點支付等方面還相當落后。其實在電子商務發達的國家,很多交易不是只有在網上能完成,年紀大的消費者、不大能經常上網的人群可以通過便利店、手機、POS機交易,或請人代購,支付方式靈活多樣。 

    劉春寧建議,有條件的地方可建設專門的電子商務產業園區,把很多相關的中小企業、物流行業、支付行業、大的平臺商、中小網店放在一起,整合更多的產業環節,降低庫存壓力的成本、物流成本。這方面可以參考亞馬遜公司的做法,亞馬遜的物流基地不光給自己用,還為其品牌供應商提供統一的倉儲和配送;聯邦快遞也把物流基地建成與電子商務配套的基地。 

    阿里巴巴總參謀長曾鳴則指出,經過互聯網這20年的發展和電子商務將近10年的發展,中國的經濟乃至世界的經濟可能正處于從工業文明向信息文明轉變的一個非常關鍵的歷史轉折點上。電子商務信息化對于美國來說是提高效率,對于中國來說是創造巨大的機會和價值。淘寶網現在最主要的消費人群,來自三、四線城市的越來越多,這些消費者不是因為淘寶網買東西便宜才上的,而是因為在他們所在的城市,根本買不到這些產品和服務。由此可見,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其實中國的零售格局乃至中國的產業格局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當整個世界的游戲規則是按工業經濟的游戲規則來進行的時候,中國只能趕超,但是進入全新的信息化時代,有著世界上最大市場的中國,擁有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會,可以“蛙跳式”進入,去參與甚至主導規則的制定。這是中國經濟未來最大的機會,也是中國產業生存的道路之所在,因為只有轉變商業模式,只有成為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按需生產的這種新興的商業模式,中國的制造業才能擺脫血汗工廠,才能擺脫產業低端的模式。 

    面對這樣的新商業文明的時代,很多道理是前所未有的,小打小鬧或一些激勵政策并不能解決問題,而是整個指導思想、監管的原則需要全盤思考。政府在推進新商業文明中起到絕對的主導作用,因此如何用歷史的眼光、戰略的高度,去思考最能適合未來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是最值得去花時間研究的。 

    地方的聲音 

    在論壇上透露出一個重要的信息,深圳已獲得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的批復同意,創建首個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 

    深圳市有關代表表示,深圳多年的產業結構轉型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效,高新技術、金融、物流和文化產業是深圳四大支柱產業,但世界金融危機仍給深圳經濟造成很大的沖擊,產業升級必要而緊迫。通過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高效配置全國乃至全球的生產要素,爭取高端產業價值鏈,提升全球競爭力。 

    據介紹,深圳的政府改革,加強了電子商務管理職能。深圳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合并的五個部門,職能包括產業、產業園科技和信息化,是電子商務的統籌協調管理部門,避免了多頭管理,有利于促進電子商務對傳統產業的滲透,提升傳統產業結構,整合產業資源;深圳市場監管局成立了電子商務監管處,主要負責規范和電子商務交易服務,同時提供電子商務信息化服務等等。目前深圳有純電子商務的公司300多家,從事電子商務基礎服務渠道銷售的公司超過3000家,超過半數的深圳企業通過各類電子商務開展業務。3年內,電子商務年度交易額的目標是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并在電子商務服務及相關領域培育35家第三方服務企業和一批服務專業性企業。深圳即將出臺互聯網產業振興規劃和配套政策,每年將安排不少于5億元的資金支持互聯網產業發展,已將電子專業人士納入全市人才的規范,為全球電子商務人才在深圳定居和臨時工作提供便利。 

    杭州市也積極打造中國電子商務之都,雄心勃勃地提出,電子商務是杭州最可能占領世界發達城市的領域。2009年杭州網商競爭力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的首位,電子商務網站數量位居全國第一,除阿里巴巴集團外,杭州還擁有軟件產業出口和出口創新基地、動畫產業基地等40多個國家級別的基地,信息產業已經成千億產業。 

    杭州對電子商務的政策扶持,首先大力培育網商,實施大企業培育計劃和中小企業“瞪羚計劃”,把電子商務作為培育企業的重要手段,對電子商務企業視同評定高新技術企業、軟件企業,且新增稅收的50%以項目資助的形式返還給企業。依靠阿里巴巴等網絡公司,以淘寶網等優勢網站為支點,打造更多的全國性乃至于國際性的行業信息和電子商務集群,推動各區縣市加快建設科技園、軟件園,通過鋪天蓋地抓軟件,夯實產業基礎,拓展阿里巴巴網絡聯保信貸,多渠道為網商信貸貸款,發展網上與樓宇招商引資結合,積極引進電子商務總部,給予電子商務總部經濟雙重的政策扶持,還將發布電子商務網商排行榜,對優秀企業給予激勵,以此擴大電子商務的應用,支持電子商務企業向杭州的農業、制造業、服務業等領域發展,發揮產業的帶動作用。加強網上、網下的互動,扶持更多的中小企業,利用網絡平臺開拓市場,鼓勵電子商務企業從無形向有形轉變,拉長自己的產業鏈,每年拿出5千萬元資金推進電子商務企業,鼓勵企業利用電子商務平臺營銷,服務費用由入網的企業、電子商務平臺和政府按照三三制的分擔,目前已有18000多家企業享受了這樣的服務政策,進入互聯網開拓市場。 

    最新的網絡購物調查報告顯示,多年高居網購交易額榜首的上海,在排名榜上下滑了好幾位。上海發展電子商務的優勢何在,重點放在什么領域,如何出臺扶持政策?引人深思。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