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將連通長江與珠江 2000噸級船舶可暢通無阻
2009-10-1 2:16: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湘江往北入長江,然后向東入海。 如果湘江向南,是否也能將湖南帶往大洋?
“打通湘桂運河,湘江將溝通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遍L沙市湘江綜合樞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范焱斌透露,建設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就是湘桂運河的一個重要節點工程。
可以設想,珠江與長江的連通,將形成內河和海洋的環抱圈,這個環抱圈一抱,就是小半個中國。
GDP總量 沿江六市占全省六成以上
據范焱斌介紹,湖南省70%以上的城市依水而建,主要產業布局也是沿江沿河展開,歷史和現實都證明,水運在促進湖南省經濟發展和生產力合理布局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湖南省長沙、岳陽、株洲、湘潭、衡陽、永州、常德、益陽等城市均臨江臨河而建,全省70%的大中型企業分布在江河兩岸,有25個經濟開發區及工業園區沿湘江布局,如岳陽的化工產業、長沙的機械制造產業、湘中的鋼鐵冶煉及礦產業以及長株潭湘江生態經濟帶等均沿江展開。數據表明,2007年湘江沿線地區的永州、衡陽、株洲、湘潭、長沙、岳陽六市GDP占全省總量的62.0%,沿江六市進出口貿易總額占全省進出口貿易總額的81.3%,湘江流域已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中心地帶。
隨著國家改革開放從沿海向內地的戰略推移和“兩型社會”的創建,水運低成本、節能環保的優勢日益凸顯。范焱斌以數據證明,自2000年以來,湖南省水運量年均增長率達22.5%,2007年達到8304萬噸,作為外貿集裝箱的主要運輸方式,2007年全省水運集裝箱量達15.4萬TEU(標準箱),年均增長率42%,水運已呈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但是,“湖南省坐擁通江達海的優良水運條件,卻沒有進行有效的利用,水運基礎設施年投資額不及公路的2.5%!狈鹅捅蠼榻B,湖南省水運基礎設施的建設已明顯滯后于國民經濟的發展需求,沿江沿河的眾多企業和工業園區只能“望江興嘆”,眼前這條可為我們明顯降低運輸成本的大河尚有待進一步開發利用。
運輸成本 水運僅為鐵路運輸的60%
提升湘江水運能力與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的戰略目標不謀而合。
范焱斌說:“在水運、鐵路和公路三種運輸方式中,水運是運輸成本最低、資源占用最少、最節能環保的運輸方式,同時也是建設成本最低的運輸方式!
一是資源節約。在水運、公路、鐵路3種運輸方式中,單位運輸周轉量的能耗,水運不足鐵路的75%,僅為公路的15%,即完成同等距離相同重量的貨物運輸,水運相比公路運輸可節約能源85%,相比鐵路運輸可節約能源25%。運輸成本方面,在水運、公路、鐵路3種運輸方式中,依據相關統計成果,單位運輸成本水運為鐵路的60%,為公路的10%。建設成本方面,目前我省建設1公里4車道高速公路的造價約5千萬~6千萬元,而建設1公里千噸級航道的造價為300萬~500萬元,即使包括航電樞紐工程在內的航道建設項目,每公里千噸級航道的造價也在2500萬元以內。據統計,建設1公里復線鐵路需占地30~40畝,修建一條四車道高速公路需占地110~140畝,而水運基本利用原有天然河道,沒有新增占地。
二是環保。研究結果表明,單位運輸周轉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方面,水運為鐵路的1.2倍,但僅為公路的22%。
三是運量大。一艘2000噸的貨運船舶的運力相當于一列40節車廂的火車,相當于200輛10噸的載重汽車。
水運能力 每提升1%節約成本21億
《湘江航運發展規劃報告》明確提出了“長江、珠江水系溝通工程規劃——結合水利水電梯級開發,把湘桂運河建成通航1000噸級船舶的3級航道!逼渲袑崿F衡陽以北2000噸級航道接長江,衡陽以南1000噸級航道接西江。
但目前,湘江船舶運輸受水位影響較大。在豐水期,大型貨船可由長江直接進入湘江,1000噸級船舶可直達長沙上游;在枯水期,由于湘江航道水深不足,部分大型船舶只能轉到省外運輸,或者減載運輸。
“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建成后,湘江城陵磯經長沙至衡陽段通航能力將由1000噸級提升到2000噸級。”范焱斌說,經測算,按湘江預測貨運量2010年1.2億噸,平均運距400公里計,1000噸級船舶比500噸級船舶可節約運輸費用4.8億元/年,2000噸級船舶比1000噸級船舶節約運輸費用2.88億元/年。從節約能源角度分析, 2000噸級船舶比1000噸級船舶可節省燃油3.69萬噸;1000噸級船舶比500噸級船舶可節省燃油5.52萬噸。
“航道的等級決定了通航船舶的規模,從而也決定了港口泊位的規模。規模越大,單位成本越低,反之則單位成本較高!狈鹅捅蠼榻B,湖南省的貨運結構比例中,水運承擔的比例較小,僅為7.6%。即使在湖南省內河航運最為發達的“3+5”城市群區域內,水運承擔貨運量僅為貨運總量的9.8%,不僅遠低于長江下游的江蘇、上海、安徽等省市,也低于相鄰的江西、湖北、重慶等省市!岸沂∷\能力每提升1%,可節約燃油8.6萬噸,節約運輸成本21億元!狈鹅捅笳f,2000噸級航道建設不僅可以增大湘江通航能力,而且可以節約運輸成本25%以上,對節能減排也具有重要意義。項目建成后,長株潭的貨運船舶可以常年航行到長江中下游的南京、上海等地,無需中轉,可充分降低進出湘貨物運輸成本,提升水運規模效益,并完善我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長株潭將現寬闊濱水景觀帶
“山水洲城”是長沙獨特的景觀,但如果湘江每年有5個月裸露河床,“山水洲城”景觀似乎就缺了“水”這一景。范焱斌介紹,通過湘江長沙綜合樞紐渠化長株潭河段、適當提高所在河段枯水期的水位,形成的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庫區將淹沒沿線露出的淺灘,在三市沿江兩岸構成寬闊的濱水景觀帶,將長株潭三市諸多彰顯山、水、洲、城特色的旅游風景區連成一體,使分布于長株潭市區間的岳麓山、昭山、空靈寺、橘子洲、月亮島、楊梅洲、空洲等旅游風景區的山、水、洲、城連為一體,遠處青山,近處城郭,天上云彩,都在水中飄搖,別有風光,有如湖湘大地上的一條綠色項鏈,為開發現代化宜居城市和發展洲島旅游、水上運動提供良好的環境。將極大地改善沿江城區的投資環境、提高城市群的地位,促進三市城區及沿江小城鎮開發與建設,加快城市化步伐,帶動沿江經濟帶的建設與發展,促進三市經濟一體化的進程。
連通望城三古鎮,建設大文化旅游圈
銅官鎮、丁字鎮、靖港鎮是望城縣內有名的三個文化古鎮。
銅官鎮千余年來延續了銅官窯的陶瓷工藝,陶業發達,號稱“陶都”,留下了較豐富的陶瓷工業遺產;丁字鎮因自古盛產麻石而被譽為中國“石城”,石雕工藝及遺存較多;靖港鎮因近代湘軍水師戰場和富有特色的明清民居古街而聞名。
“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橋壩合一,長沙因樞紐工程而新增過湘江通道。”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港航與結構工程設計處高級工程師劉學著介紹,總長約30公里且縱貫大河西先導區的南北主干道——黃橋大道將從望城縣城北跨過湘江,與湘江東岸的長(沙)湘(陰)公路和京珠高速對接,而跨湘江大橋正好利用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壩頂公路橋。長沙湘江航電樞紐開建,將把隔江相望的靖港鎮與銅官鎮連接起來。三鎮“攜手”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大文化旅游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