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超越韓國成全球最大單殼油輪卸貨國
2009-10-1 2:03:00 來源:網絡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總部設在紐約的美國原材料貿易諮詢公司Poten & Partners,日前公布每周油輪市場報告稱,韓國政府因“河北精神”號油輪漏油事件而提早在2010年禁止單殼油輪進港,間接協助印度超越該國,成為全球最大單殼油輪卸貨國。印度在今年首8個月共有53艘單殼輪進港卸貨。中國排名則由07年的第三位,下滑至第五位,首8個月只有20艘單殼輪進港。
根據國際海事組織(IMO)規定,絕大部分的單殼油輪將於明年退出市場,船齡不足25年的單殼輪則必須在2015年退出,目的為防止該船型因海難而引發嚴重漏油事故,確保油輪航行更環保和安全。
韓國多年來均是單殼油輪最主要的卸貨國,該國此前曾計劃在2015年前,仍容許單殼輪進港。不過,在07年12月,一艘在香港注冊的單殼油輪“河北精神”號與一艘駁船在韓國港口海面相撞,漏出近7.5萬桶原油,事件引起外界對單殼輪安全和環保問題的關注,亦加速韓國政府將單殼輪禁令提前至在2010年。韓國在07年同期共有182艘單殼輪靠港,印度和中國則分別以115艘和103艘位居第二和第三。
韓國提前禁單殼輪
公司稱,今年首8個月全球只有188艘單殼輪靠港卸貨,印度在期內已有53艘單殼油輪進港卸貨,暫時成為今年最大的單殼輪卸貨國。泰國以46艘緊隨其後,臺灣亦以33艘在所有國家及地區中位列第三。韓國排名則下滑至第四位,首8個月只有27艘單殼輪靠港。
根據統計,在全球多個國家與地區中,中國暫時位列全球第5位,共有20艘單殼輪進港。報告稱,單殼輪市場毫無疑問地正在收縮,不過在油輪市況目前急遽轉壞下,難以確定是由環保規管或市場動力因素所致。
對貨主而言,單殼輪過往普遍能以較低的租金租出,令該型油輪仍能賴以需求繼續生存。不過,隨著今年油輪運費和需求齊聲下跌,油輪現貨租金已較去年同期回落65%,貨主能以極吸引的租金租用雙殼輪,單殼輪的優勢再次受到挑戰。
使用率近年續降低
分析師認為,相對卸貨港國家的取態,單殼輪市場的前景更取決於裝貨港國家的規定。報告稱,現時仍在營運的單殼輪主要活躍於阿拉伯海灣至遠東航線,只要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其他原油輸出國在2015年前容許單殼輪進港,該船型仍有生存空間。
報告又稱,即使單殼輪禁令如期在2010年生效,亦不會對整體市況造成太大沖擊,因為即將執行禁令的國家與地區已經大幅減少該船型的進港量,加上該船型使用率近年不斷降低,市況變化始終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