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PMI指數“穩中有落” 制造業出口喜憂參半
2008-9-8 14:5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前一段時間,胡中(化名)一直為自己代理的上千家客戶中一半以上出口量下降或干脆“冬眠”而憂心忡忡。而最近,他又開始忙碌起來,作為大連港排名靠前的一家物流企業主要負責人,他自稱今年來“一直在體會堅持的力量”。
“因為企業生產和出口量銳減,大連關了很多物流企業,我們是因為他們留下的那些客戶找來,在前兩個月開始出貨量才有所增加。”胡中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不過他們并未因此而大撈一筆。“以我們很看重的服裝出口業務來看,每年這時候都是服裝的出口旺季,并因此導致海運費的上漲和暴艙。可現在與上半年比,服裝出口雖然有所回升,但今年海運費卻一直沒漲起來。”
與此同時,山東青島的鋼材企業老板李先生正在為自己的大批鋼鐵已經搶上了遠洋出口貨輪而感到萬幸,“部份鋼材產品的出口退稅已經從13%降至5%,進入8月以來,因為國內國際鋼鐵價格一直下降,國外對中國鋼鐵的成交欲望也降至了最低。”李先生對自己的企業還能出貨感到慶幸,“現在訂單驟減,鋼鐵生產企業和出口商已經感到非常難過了。”
9月1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CFLP)發布了今年8月份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該指數(48.4%)在與上月持平的同時,已經繼上月之后連續兩月保持在50%以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特約分析師張立群分析認為:“8月份的PMI指數與當前經濟走勢基本吻合,反映了經濟增長走低的態勢還未改變。”
中國PMI分析小組秘書處主任、中采咨詢(CLII)總經理于穎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在9月1日公布的數據里,8月份的制造業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8.7%,雖然顯示出口增速仍呈放緩趨勢,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出口訂單指數較上月上升1.7個百分點,成為所有指數中上升幅度最大的一個。“這有可能表明我國制造業出口增長有回升的趨勢。這是在大勢低迷狀態下的亮點。”
制造業增速繼續放緩
制造業PMI是一個綜合指數。通常認為,PMI指數在50%以上,反映經濟總體擴張;低于50%,反映經濟衰退。過去3年來,中國PMI指數一直為50%以上,反映經濟仍在擴張。而進入7月份,該指數首次低于50%。
從已公布的PMI數據來看,在本月中國制造業PMI指數體系中,除從業人員指數和購進價格指數高于50%以外,其余各指數均低于50%,企業的生存狀況難過已不存疑。
據CFLP發布的數據顯示,本月在20個行業中,有13個行業的PMI指數低于50%,而高于50%的行業都集中在食品加工及制造業、造紙印刷及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煙草制品業、服裝鞋帽制造等輕工業行業。從企業登記注冊類型來看,國有企業、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資企業均低于50%。從產品類型看,生活消費品類企業略高于50%;原材料與能源、中間品和生產用制成品類企業均低于50%。
張立群指出,8月份PMI指數說明,“還需要繼續關注企業經營狀況的變化,采取措施緩解企業的經營困難,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從各上市公司公布的今年中報數據看,制造業的增速已經在放緩。統計顯示,制造業今年中期共實現主營收入19317.40億元,同比雖然仍增29.63%,但是低于去年同期的34%增速。
海通證券研究所高級宏觀經濟分析師陳勇表示,外部需求減少使中國出口增速放緩,國內緊縮性宏觀政策沒有明顯放開,PPI和CPI上漲擠壓企業利潤空間,企業投資生產熱度降低等,都是造成增速放緩的主要因素。
出口貿易有喜有憂
2008年以來,由于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稅率下調和外需減少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出口行業利潤率大幅驟減,尤其是紡織服裝行業。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統計,在各種因素綜合影響下,紡織行業三分之二的企業實際利潤率只有0.62%。“溫州等地的服裝企業從今年一月份開始就出現了倒閉。”
鋼鐵行業的出口退稅在國家宏觀調控下一路從13%、11%、8%下降到5%,“如果前一段風傳的取消鋼鐵出口退稅的消息成為現實,那對本來就利潤微薄的鋼鐵出口企業來講,打擊相當大。”青島李先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
為了防止出口增長出現下滑,我國已從匯率和稅收政策兩方面入手來進行調控。匯率政策對所有出口企業一視同仁;出口退稅政策則是經國務院批準,自8月1日起,將部分服裝紡織品的出口退稅率由11%提高到13%;將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稅率提高到11%。
“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相關行業出口的增長。”中國PMI分析小組秘書處主任、中采咨詢總經理于穎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本月紡織行業和服裝鞋帽制造及皮毛羽絨制品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分別為56.6%和58.7%,較上月分別上漲9.8和7.2個百分點,上漲幅度都較為明顯,甚至比往年的同期要高出很多。”
“當然,從理論上講,一個產業的好壞最終起決定作用的還是需求,所以無論怎樣退稅,如果國際上沒有需求,一樣不會給企業帶來出口方面的利好,而目前中國經濟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已經達到60%左右,外部需求的多少都會對中國出口增速造成很大的影響。”于穎說。
相對于服裝等行業來說,鋼鐵行業已面臨巨大挑戰。“服裝類價格低,退稅率回調兩個百分點就可能活過來,鋼鐵卻很難說。而由于國內國際鋼鐵價格的下跌,國外也已經進入觀望狀態。”李先生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以前都是鋼鐵出口企業求著鋼鐵生產企業要貨源,現在則是生產企業給出口企業打電話,問價格降了,買不?出口企業不買,生產企業就再降。國外企業和我們談判時也是這樣。”
國際經濟期待軟著陸
于穎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從公布的PMI數據來看,由于8月的PMI指數較上月持平,其他主要指數如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等波動都較小。因此從數據變化可以看出,一方面當前我國經濟增長受國內外等多種復雜因素的影響,制造業經濟發展增速仍表現出繼續放緩的態勢;但另一方面,其發展變化仍維持在較為趨穩的狀態,并沒有出現大幅度的下滑。”
在于穎看來,中國經濟的走勢落后于美國一年,作為國際經濟的領頭羊,美國雖然次貸危機還沒有結束,但美國已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包括軍工方向上的財政投資,都使得美元對人民幣的貶值“不再厲害”,企業的生產也有所抬頭。“這樣的鼓勵生產、刺激需求兩種政策并行,使得美國的經濟并沒有繼續惡化下去。”
由于全球經濟、全球金融日益一體化,國際之間的政策協調是必要的。“目前歐洲也在采取各種措施,抑制通貨膨脹,刺激經濟增長。如果世界各國都在向同樣的方向作出努力,就能夠讓世界經濟在自然回落的過程中穩健地落下來。那么整個世界的經濟就可能實現軟著陸。” 于穎告訴記者,“當然,如果美國無法治理經濟衰退,需求也刺激不起來,世界經濟的走勢也將無法預料。”
據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10.4%,其中二季度增長10.1%,明顯低于一季度10.6%的增幅,更遠低于去年全年11.9%的增幅。但值得一提的是,8月份PMI指數中的購進價格指數繼7月回落4.4個百分點以后,8月繼續加快回落,幅度達到13.5個百分點。花旗中國宏觀經濟分析師彭程據此認為,這意味著通脹的壓力已經變小,對企業是利好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