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綜合物流論文

淺析制約我國中小型物流企業發展的障礙

2008-9-4 15:5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目前,由于國內長期受計劃經濟時期經營思想的影響,許多工商企業都有一套獨立的后勤服務系統(基本具備倉儲、包裝、搬運、運輸等條件)。造成了物流資源的極度分散和浪費。致使集聚在貨代市場的第三方物流承載不足,規模難大。據統計,國內原材料外包業務第三方物流企業只承擔18%,產品銷售第三方物流企業只承擔16%。從而影響到能實現全過程服務的第三方物流幾乎為零。于是,高利潤物流公司主要集中在快遞業、航空運輸及保稅區物流等相對壟斷的行業。而傳統的運輸無法進行市場資源的整合。 
    隨著近年物流企業的急速膨脹,政策滯后、多頭管理和無序競爭等問題愈加凸現。據了解,我國目前還沒有統一的物流行業標準與物流企業分類標準,物流企業的政府主管部門多達十幾個,而行業自律性及差,幾乎沒有任何行業門檻。物流企業數量及規模嚴重失控,就珠江三角地區,三五個人、兩三輛車、一部電話就能成立一家物流公司。企業間爭相壓價、相互拆臺的事件頻頻發生。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私有小型企業普遍存在小農意識、短期利益主義嚴重,根本無法向現代化物流企業發展理念轉變,然各地貨代市場又各自為政,行業內大打價格戰,只求數量,不求服務質量,貨物出廠后不斷重新裝卸,據筆者調查,現時物流企業及各地方車隊實載率在60%以下。有時一個簡單的貨物被炒兩三次,然后才拼車裝運。期間增加的破損消耗等成本直接導致公路超載超運輸,屢禁不止。據不完全統計(廣州沙太路及增搓路周邊貨運市場)在貨運淡季時,有50%的中小型物流企業處于虧損狀態,另有20%處于保本狀態,僅剩的30%略有盈余(主要依靠其規模、良好結構及資本效益為主)。到了旺季時一哄而上,以致整個長期處于惡性循環之中。如此,對于一家資金缺乏、人才稀缺、品牌無影響力的情況下,這些絕大部分中小型物流企業的窘境可想而知。
    珠江三角洲是國內物流最發達最活躍的區域,但無序的發展致使市場混亂不堪。據筆者觀察,行業競爭在貨代市場逐漸形成三個層次:第一,在貨代市場大打價格戰,只求數量,不求服務質量的小貨運部;第二,以規模、結構、效益為主的專線運輸公司及車隊;第三,以資本、人才、品牌為主的具有一定操作平臺的中型物流公司。除上述三種貨代市場的物流企業外,還相應活躍著一大批被業內稱為“黃!钡闹薪,他主要從事大批量大噸位一次性操作服務,多以調配車輛謀取利潤,價格低至市場的三分之二以下,直接沖擊著步入專業化、規范化的同行企業。這些人用車最狠,以超標裝載來謀取利潤。例如:一部限載十幾噸的車,他要承載到四十幾噸,車主也在利益的驅使下,自愿將一部好車改造得面目全非。車主為了防止在運輸途中被交管部門查扣,自有一套業內稱為“買關”的招數,即買通在檢查處長期從事另類職業的人員為他們保駕護航。如此惡性營運,直接導致了市場行情的混亂,同時迫使一些正規物流公司紛紛效仿。據悉,某一頗具實力的物流公司其主營線路每月為車輛“買關”的費用高達5—8萬元,更讓人吃驚的是,國家規定禁運的高危貨物與普通貨物混裝于一車的現象仍是家常便飯。再有“黃牛”人士對調來的車輛從不核查!雖然那些觸目驚心的災難性事件頻頻發生,但在利益的驅使又如何抵擋得。
    市場競爭激烈,殘酷的現實嚴重地威脅著中小物流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盡管我國的物流市場發展迅猛,前景看好,如果不能將這些阻礙其發展的諸多不利因素及時清除,不提高行業自律,加強政府監管,完善物流法規,等到國外眾多知名大物流公司在中國站穩腳跟后,那么,我國的絕大部分中小物流企業都將面臨淘汰的命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