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鋼價急跌 鋼材貿易商的夾縫中求生

2008-9-4 9:5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8月22日至29日,意料之中,國內鋼材價格連續第7周下跌。   此間,8月25日,作為國內鋼材定價“風向標”的寶鋼,在今年來連續三次上調鋼材出廠價后,首次下調了部分產品的出廠價格。
  在上海經營建筑材料、“常常往建筑工地跑”的陳云光說,“6月份的時候,我就從房地產市場感覺到,鋼材價格很快就要下跌。”
  在鋼鐵企業和建筑工地之間,這個鋼材貿易商有其認定的“生存法則”:他關注的東西不是“一時一地的調價”,而是“國家領導人的講話、行動,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國際政治經濟的大趨勢”。
  急跌
  6月,在連續一年走高后,板材價格從每噸7400多元的高價開始回落。此后,下跌態勢持續加劇,至8月下旬,已逼近6000元。
  “特別是8月上旬,15天不到均價跌掉800多。”李南說,他在上海經營一個鋼貿公司,從一級代理商手中買入現貨,主要的客戶是長三角地區的電器企業。作為一個小型貿易商,他比其他人感到更多寒意,“只有快點拋,拋得越快,虧得越少”。
  而8月,他沒有買入任何現貨。“如果這段時間去訂貨,會虧得很厲害,血本無歸。”
  “我們換成了市場采購。”為了維護客戶關系,李南的公司通過市場采購,以保證供貨。“以前看漲的時候,今天出貨明天定價;現在看跌,那就今天定價明天出貨。”
  那些直接跟鋼廠打交道的貿易商,同樣不輕松。
  張國明經營的公司在滬上鋼市已屬中等規模,其原本像李南一樣,主要從代理商進貨,然后轉賣給下游廠家(行話稱“搬磚頭”)。2008年,由于在銀行融資上有所斬獲,張國明轉而直接向上游鋼廠訂貨,以尋求多賺一點差價。
  7月,他從馬鋼第一次進貨。直接從鋼廠訂貨,一般需要預付價款,“如果你預定1000噸的貨,總價600萬左右,你需要多付貨款至700多萬。”
  張國明對本報記者透露:“我們和馬鋼簽訂協議后,7月向馬鋼預定了總價達2000萬元的板材”,然而,此后,連續上漲一年多的鋼材價格突然下跌,“8月價格下挫最厲害時,每天都是5萬、5萬地跌。”
  博弈
  “漲價的時候,個個都春風得意,呼喝著打通宵麻將或怎么去happy”。對比過去的好時光,李南說,現在圈子里的人都在愁著怎么拋貨。他時常對自己的朋友開玩笑:“又一夜虧掉一輛寶馬了吧?”
  但鋼廠依然希望貿易商增加訂貨。價格倒掛并不鮮見,鋼材出廠價“甚至跌破生產成本價的也不在少數”。而面對下游制造業的不景氣,貿易商不訂貨、不下單的觀望情緒卻非常濃厚。
  張國明說:“我們在7月預定的冷板價格一噸在7200元左右,鍍鋅板約7500元。到了8月,冷板價格跌到了6200左右,鍍鋅板也跌到了6500元,損失十分慘重。雖然,馬鋼按跌幅的約30%,對訂貨商給出了補貼,但對我們來說是杯水車薪。”
  上海信肯鋼材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榮峰也對記者表示,2007年以來,鋼價的一路上漲,讓信肯賺了不少錢,但8月價格下調時,公司馬上決定減小交易,減少損失。作為遼寧凌鋼與吉林通鋼在上海的代理商,信肯公司主營圓鋼、螺紋鋼、冷熱板。
 張榮峰說:“就上游鋼廠、中游貿易商、下游用鋼廠家(或工地)三個環節而言,價格對下游廠家的影響最大,上游鋼廠還算好,而我們中間貿易商分兩類,做現貨的風險非常大,出去跑市場的小公司,漲買漲賣,跌買跌賣,相對還好一點。”   一個月的急跌后,鋼廠開始調價“救市”。
  8月25日,寶鋼銷售中心提供給經銷商的四季度價格文件顯示:10月,冷鐓鋼下調200元/噸,鋼簾線維持9月份最低限價政策,熱軋酸洗產品下調300元-100元/噸不等,而熱軋大部分產品維持價格不變。
  連鎖反應。8月28日,首鋼宣布9月熱軋板卷出廠價格下調700元/噸、中厚板(除船板外)出廠價格下調200元/噸。華菱管線旗下漣源鋼鐵,則對螺紋鋼價全部下調160元/噸。
  鋼廠的減產保利,也是同時進行。
  某中型國有鋼廠的負責人士對記者表示:“我們把原定于年底進行的檢修提前到現在,因為,眼下實在是不景氣。很多民營企業甚至還停了高爐。”
  后市
  “其實,看到寶鋼調價的內容后,我們還是舒了一口氣的。”與媒體對“寶鋼降價”作出的悲觀預測不同,作為鋼材貿易商的李南說,“寶鋼是季度定價,此次下調的幅度不大,至少是站穩7000元以上,高于現在的價格。”
  李南認為,“大鋼廠對市場還是有信心的”,最重要的是,“過去一周的事實證明,價格回漲,短期內能夠站穩”。
  “我的心態很好,鋼貿從長期來看,只要在一定漲跌幅中保持穩定,就能賺錢,更不用說行情上漲時。”李南已經在考慮重新開始訂貨。“市場的漲漲跌跌我們見慣了,對于貿易商來說,最重要的其實還是下游客戶。”
  張榮峰同樣表示了謹慎的樂觀:8月價格下跌之時,汽車零部件用的45#圓鋼從6000元跌到5100-5200元左右,客戶雖詢價卻不進貨,是希望再跌一些。“但奧運后價格再次上漲,漲回5300左右,下游廠家再也坐不住了,趕緊問我要貨。”
  但主營建筑材料的陳云光并不認同。“雖然漲了點兒,但是漲得沒力氣,就像股市大盤一樣。”
  “對于我們這些中型鋼貿公司來說,對后市的判斷并不明朗,即使鋼市有‘金九銀十’之說,但像過去一年那樣,價格大起的情況是不會出現了。”張國明同樣并不樂觀。
  據其透露,目前上海的一些鋼材貿易現貨公司,已經轉向新的商業模式:在市場不好、公司資金周轉不靈時,替一些資金富足的公司訂貨,一噸收取幾十元的代理費,外加賺取利息。
  而計劃“逃離”的鋼材貿易商,亦有不少。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