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行業分析

誰解醫藥流通之惑

2008-9-3 16:5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物流供應鏈推動世界,這是21世紀的大趨勢。綜合分析認為,在某個商品的整個供應鏈體系中,非生產的成本已經超過了80%。其中,商品的物流成本占到40%以上,時間成本占到整個供應鏈的90%以上。醫藥行業也是如此。
作為最大的成本因素之一,物流供應鏈與整個醫藥行業及醫生、患者的利益息息相關。然而我國醫藥流通領域長期以來存在著較大的問題。據統計,我國醫藥商業的費用率高達12%以上,利潤率卻不到1%;而國外一般費用率在3%左右,利潤率卻在1.5%以上。2003年的SARS,2008年的地震,無不讓人們意識到我國醫藥流通體系的脆弱,如何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災害成了對我國醫藥企業的重大考驗。
對此,國內眾多專家指出,優化物流供應鏈管理,加快醫藥流通體系運轉效率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最佳途徑。
醫藥流通領域現狀不容樂觀
相比西方發達國家,目前我國醫藥流通領域仍處于初級階段,存在著企業規模相對較小,市場集中度低;企業管理機制僵化,物流供應鏈技術落后;企業運營效率低、費用高、效益差、秩序亂等一系列問題。
目前,我國名列前10位的醫藥流通批發企業的銷售額之和僅占市場總額的20%左右,對比美國的醫藥市場,其規模雖然是我國的10倍,但前三大藥品流通批發商卻占據了其國內市場的95%。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國醫藥流通企業多而小,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和市場集中度低,進而導致企業的經營成本高,整體經濟效益低下。
同時,我國專攻醫藥流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也普遍規模較小。相比西方發達國家,許多中小型醫藥流通企業出于成本考慮,更傾向于把自己的物流業務完全分離出來,交給第三方物流公司。相比之下,我國相當多的中小型醫藥企業仍保留著“小而全”的傳統組織形式,從藥品的采購到銷售全過程的一系列物流活動完全由企業自身獨立承擔。由于我國大多數醫藥企業對物流成本總構成缺乏足夠認識,往往只看到直接的運輸和倉儲成本,而把管理和庫存成本排除在物流成本之外,同時由于對第三方物流這種先進的物流方式認識不足,直接導致庫存量過大、流動資金周轉慢,加大了物流成本,影響我國醫藥企業競爭力。
國內最大的物流供應鏈管理軟件供應商博科資訊物流專家王頤中指出,我國醫藥流通領域最缺的不是硬件,而是軟件,既缺少醫藥物流管理系統,又缺少醫藥物流網絡體系、增值服務。其實,目前我國醫藥流通領域基礎設施與裝備已初具規模,但由于管理上的落后,導致企業內在質量差、運作效率低,多為粗放經營。王頤中指出,在西方發達國家,物流供應鏈管理軟件、互聯網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相當發達,供應商、批發商、零售商都能通過網絡實現信息共享,使得數據能快速、準確地傳遞,大大提高了庫存管理、裝卸運輸、采購、訂貨、配送、訂單處理等的自動化水平。而我國信息技術還處于起步階段,大多醫藥流通企業并沒有運用物流信息系統,信息缺乏相互鏈接和共享,遠遠沒有達到物流運作所要求的水平,在企業核心競爭力上有很嚴重的缺陷,根本無法滿足企業未來發展的需要。為了應對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競爭,醫藥流通企業必須和其上下游企業建立包含人際交流、信息交流、商業交流等一系列的聯系,這都需要現代物流供應鏈管理技術的支撐。如果沒有這種支撐,醫藥流通企業對貨源單位不熟悉,對零售藥店、醫院藥房不能夠進行有效的管理、及時配送或者配送率不高,就難以形成競爭力。
同時,我國醫藥生產企業、商業批發企業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藥品標準編碼,無論是工商企業、醫療機構自行設計的編碼,還是解放軍總后衛生部等各種機構設計的編碼,均是自成體系,因而只能在各自的系統內使用,不同領域之間情報不能傳遞,相互之間不能兼容,妨礙了系統物流管理的有效實施,造成信息處理和流通效率的低下。
醫藥流通領域整改勢在必行
現代流通企業必須通過業務的整合和流通配送環節的優化來提高企業的運作效率,而我國現有醫藥流通企業在流通組織規;、營銷地區全國化、流通技術和設備科學化、經營行為規范化等方面,同歐美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多數醫藥流通商業企業缺乏市場開發和市場服務能力,這阻礙了醫藥流通企業向規;、集約化方向發展。因此,我國醫藥流通領域整改勢在必行。
首先,醫藥流通企業重組聯合逐漸成為趨勢。據悉,國家有關部門擬利用5年左右,通過市場化形成一批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和跨國經營的大型醫藥商業集團公司。扶持建立5個至10個面向國內外市場、多元化經營、年銷售額達到50億元左右、具有現代營銷思想和高度文化內涵的特大型醫藥流通企業集團;同時建立40個左右面向國內市場或國內區域性市場,年流通銷售額達到20億元左右的大型醫藥流通企業集團。保證這些企業的流通銷售額達到全國藥品流通總銷售額的70%以上。金陵藥業和南京藥業強強聯合成立南京醫藥產業公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兩者合并后就在醫藥流通市場表現出了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其次,努力提升醫藥流通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尤其是物流供應鏈管理水平。博科資訊董事長沈國康指出,物流供應鏈管理對企業而言不是沒必要,而是很有必要。就像20世紀90年代初很多人都很抵觸計算機的應用和普及一樣,對于這樣的新技術,將來推廣和發展是一個必然趨勢。在未來的信息社會,企業必須具備高度整合及有效率的管理,成功的關鍵是要以最快、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益的策略回應市場需求。
第三,醫藥流通企業、制藥企業以及醫藥的零售企業應加大力度,共同建設大型醫療物流中心,幫助廠商、流通批發商或零售商,對商品流動經營的全過程進行控制和管理。同時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增加將醫藥物流承包給專業第三方物流運營商的比例。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