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標準離我們還有多遠?
2008-9-26 11:4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上海睿文物流咨詢有限公司 徐文靜
奶粉事件或者問題奶粉究竟是什么問題?食品質量問題嗎?是。食品安全問題嗎?是。社會問題嗎?它已經影響到了農民和消費者的利益,它已經從牧場到醫院了。不過,從更加專業的角度分析,問題奶粉也是供應鏈問題或產業鏈問題,只有從供應鏈或產業鏈的角度才能夠分析從農民到受傷害嬰兒的 “問題”全過程。
說到問題奶粉,從奶農到消費者這個供應鏈條上究竟有多少個問題,我們目前研究的成果可以提出多達1000多個問題。據說,國外標準中的問題多達5000~7000個,這是對于一般企業的。對于食品和藥品企業無疑還要增補更加嚴格的問題,供應鏈的“問題”可謂是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說到底,問題奶粉是供應鏈概念的缺乏和供應鏈標準的缺失。
“問題”的將來完成時
農產品的供應商是 “千家萬戶”的農民或農戶,作為供應商的農民是自然人,而不是一般的企業法人,即便合作社也是如此,其前端也是農民,這是中國農業的特點。
一家一戶的生產方式是分散的,在這種分散的生產方式下,一方面,農產品的生產標準難以形成;另一方面,農產品的生產標準難以執行。事實上,一些國家制定的農產品其宣傳、貫徹、推廣的難度是很大的,成本也是很高的,效果也很差。
因此,在這種生產方式下,無論是產品生產還是產品供應,在產品的一致性、產品質量的穩定性、抵抗風險的能力以及法律責任承擔等方面都存在著諸多隱患。推而廣之,廣義的食品,無論是農產品還是加工后的食品,其源頭幾乎都是農業品,其質量問題都不能怠慢。
據新華社報道,三鹿集團原奶的來源主要有四種途徑,報道列出了這四種模式。如果一個企業的原料供應模式有四種,那么,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供應商的管理存在很大的挑戰和風險。供應商數量多,供應模式多樣化,想確保原料質量不出問題實在是不可想像的。因此,在這樣的模式下,大大小小的問題會經常發生的,除了“三聚氰胺”,可能還是其他的,一個有經驗的采購人員一定可以想像出各種可能。
“問題”的現在進行時
現在問題奶粉出現了,面對問題奶粉,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停產、封存和召回等等,但當務之急是要摸清出廠的奶粉都流向了何處和何人,包括渠道的批發商、零售商和客戶等。這是一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物流難做,回收物流更難做。
如果企業沒有好用的產品統一代碼,沒有標準碼,沒有與零售商共享的代碼,沒有信息系統支撐,沒有與零售商的信息系統集成,沒有協同的標準。那么,就沒有問題奶粉的準確信息:多少在區域配送中心,多少在城市配送中心,多少在代理商或零售商的倉庫或配送中心,多少在貨架上,什么品種批號的多少奶粉在哪里等等是沒有答案的,就只能靠拍腦子了,那些賬本和賬面的數據也只能是 “大概齊了”,也就可能不分青紅皂白地將奶粉下架了。我們可以想像,在這樣的條件下,如果要做到分銷網絡中的“問題奶粉”一個都不能漏掉的話,那么,成本將是非常昂貴的。
當一個事件發生時,人們一定會采取應急或應對措施,就需要預案,這些預案并非是 “事后諸葛亮”。如果在正常運行條件下,建立了物流或供應鏈控制系統。當事件發生了,這個正常的系統仍然可以應對非常的事件。相反,如果在正常條件下沒有這樣的系統,這種管理控制本身就不正常。因此,面對非常事件,其表現一定是“失常”。
“問題”的將來進行時
面對三鹿奶粉事件,由于缺少相關的標準,政府相關部門只能盯著生產企業,對商業零售企業只能是要求其將問題奶粉下架,停止銷售問題奶粉。
產品的質量不是靠檢測出來的,特別是農產品,一批農產品常常是由幾戶農民生產的。所謂合格的產品是按照相應的標準生產出來的,沒有標準就沒有質量。
而從供應鏈的角度,標準是一環套一環的,或者是環環相扣的。奶牛的飼料標準,原奶的生產標準;原奶的采購標準,牛奶的生產標準,奶制品的交付標準;奶制品的采購標準,奶制品的貯藏標準等等,每個環節的標準以及環節之間的銜接標準都是必不可少的。
食品質量和安全不僅僅是生產企業 (領域)的問題,不僅包括生產企業、其供應商以及供應商的供應商,而且涉及到整個供應鏈中所有企業的問題。只有每個環節按照相應的標準進行全程控制,消費者的利益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得到維護。要做到這一切,既要有相應的法規,又要有相應的標準,也包括商業零售企業的采購標準和食品安全標準。
2000年5月,全球食品安全倡議(GFSI,TheGlobalFoodSafetyInitia-tive)由食品商業論壇 (CIES)協助成立。GFSI的使命旨在持續改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以確保為消費者提供可靠食品,從某種意義上,GFSI也是一個供應鏈標準。
2007年,有媒體報道,國際七大零售商將在中國推行 “全球食品安全倡議(GFSI認證)”,目前被GFSI承認的認證標準有四個:BRC(英國),IFS(德國,法國),SQF(美國),DUTCHHACCP(荷蘭),而我國沒有與之相對應的標準。
零售商的食品安全標準將成為一種趨勢,未來將有更加嚴格的相關標準出現,這些標準也將在全球推廣和應用。因此,我國的零售企業和生產企業都應當密切關注這些標準,社會各界 (有關機構)應當重視零售環節的食品安全標準問題。
當一個事件發生時,我們關注事件過去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關注如何避免未來類似的事件再發生。因此,面對 “問題奶粉”其問題并非只是“食品質量問題”或者 “食品安全問題”那么簡單。
我們不斷重犯錯誤的原因就是把問題簡單化了、獨立化了——每次問題都是同一個問題。為了保證向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食品,我們必須制定供應鏈的相關規范、標準。到了制定供應鏈標準的時候了,否則,類似的事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