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成了“拖拉機” 市場監管誰來做“娘舅”
2008-9-26 9:4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年來,快遞市場快速發展,同時也出現了損害用戶權益等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今年7月16日頒布實施的《快遞市場管理辦法》對快遞企業實行市場準入,并要求快遞企業將其價格、時限等服務承諾公布出來,也對快遞從業人員不得私自開拆、隱匿、毀棄、扣留快件等服務標準作了具體規定。《辦法》實施已經兩個多月了,但記者在走訪調查中發現,快遞市場違規操作依然存在。
網購興盛促使快遞發展
昨天,在杭州一所高校上學的王同學又通過一家網站買了兩套秋裝,她告訴記者,自己經常在網上購買一些服飾,大到裙子,小到襪子,方便,實惠。“網上的物品與市場專賣店產品的價格相比,價格較低,有的價格甚至比賣場的價格要低幾百元。”據王同學介紹,她身邊有一群網購成“癮”的朋友,成為“網購一族”。
據了解,網購多數是通過快遞來完成交易的。近年來,隨著網絡購物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網購這種購物方式,從而也催生了快遞行業的快速發展。據統計,2007年全國較大規模的快遞企業已經有2000多家,從業人員約24萬人,年營業額在400億元以上。而浙江作為民營快遞的一個發源地,快遞企業數量較多,業務發展速度快、規模大。浙江現有快遞服務企業245家,從事快遞工作人員12201人,業務收入保持22.8%的增長速度,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均列全國第五位,業務量和業務收入的增長速度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目前,杭州有申通、圓通、順豐、天天等多家快遞公司,發展勢頭迅猛
快遞市場隱患重重
國家郵政局政策法規司達瓦司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在快遞市場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其中危害公共安全、損害用戶權益的現象比較嚴重。
“我給嘉興小外甥快遞的生日禮物,都已經過去三天了,到現在都還沒有收到,催了速遞公司好幾次,還是音訊全無。”家住余杭的張女士對記者這樣說。據了解,從余姚快遞物品到嘉興,正常時間應該在第二天下午就能收到。其實,像張女士這樣遭遇的客戶不在少數,很多人快遞的物品常常不能按時到達,有的甚至還出現損毀、違規收費等現象。近年來,類似的快遞投訴事件也屢見報端。來自國家郵政管理局的相關資料顯示,僅今年6月份就受理消費者對快遞服務的有效申訴174件。其中,反映快件延誤的63件;快件丟失及內件短少的45件;反映服務態度差的27件;反映快件損毀的19件;反映代收貨款問題的11件;反映違規收費的4件。據相關人士透露,對快遞服務申訴的主要問題是快件延誤、丟失及內件短少,共占快遞服務申訴量的60%左右。
據介紹,有的快件是關系到客戶切身利益的,有的是危害到社會公共利益的,一旦發生損毀,將對快遞企業本身和社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業內人士表示,快遞市場是一個新興的市場,目前相關的法律法規尚不健全,出現了一些不規范的現象。
相關法規實際執行打折扣
今年7月16日,《快遞市場管理辦法》正式頒布施行。其主要內容是:快遞企業及其從業人員不得違法泄露用戶信息,不得開拆、毀棄、隱匿、扣留、倒賣、盜竊用戶快件,并對快遞行業的服務、安全和市場管理作出了相應的規范。按規定,快遞企業應當公布并遵守其服務承諾,合理制定格式合同,不能只說快,不說到底有多快;不能只說方便,不說到底有多方便,而且要明碼標價,不能欺騙客戶。
《辦法》實施已經兩個多月了,眼下快遞市場的情況如何呢?近日,記者對快遞市場進行了走訪調查后發現,有的快遞營業網點沒有按規定張貼《快遞市場管理辦法》,諸如合同填寫不詳細,送貨上門卻要消費者自己領取,物品缺失、損壞卻不肯給予賠償,有些貨物久久不能送達等消費糾紛時有發生。杭州一家速遞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快遞行業工作人員流動性大、個體素質參差不齊,新聘人員未經專業知識和業務培訓的比例較高,發生快件丟失或損毀的現象在所難免。
有關專家表示,目前主要的糾紛由服務意識淡薄、法律意識不強、設置條款不合理、收費標準隨意等問題而引發。從自律、誠信的角度來講,快遞公司必須進行自覺清理“霸王條款”等整改。而作為消費者,在快遞過程中則最好詳細看“快遞須知”、“快遞遞送合同”、“契約”等合同條款內容,要認真填寫快遞單證,一旦發生糾紛,可以通過單據憑證向消費維權部門投訴,尋求法律保護。
相關新聞
價格低廉購買便捷 網絡書店挑戰傳統書店
隨著網絡書店的快速發展,網上購書漸成消費潮流,傳統書店經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在網絡時代突破經營困局,已成為傳統書店面臨的難題。
傳統書店生存空間被擠壓。網絡書店的火爆無疑給了傳統書店巨大的生存壓力。近年來,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一些有著數十年經營歷史的書店陸續關門。
因為網絡書店的低價、大折扣,許多讀者更愿意選擇在網上購書。網上書店和傳統書店的價格究竟差多少?市民林鵬對網上購書的好處深有體會:“我在網上買了一套書,5.7折。如果我去大書店買,可沒有這樣低的折扣。”網絡購書已成為電子商務的排頭兵,其最大的優勢就是便捷和便宜。從一些知名圖書網站上發現,網絡書店圖書價格確實很低,有的甚至達到一二折。
業內人士說,網上書店的營銷成本大大低于傳統店面銷售模式,再加上風險資金的介入讓網上書店并不在乎眼前的盈利,可以把價殺低,這是傳統書店無法做到的。
傳統書店突圍需打服務牌。網絡書店之所以可以壓低價格,主要是運營成本相對低得多。只要有存書倉庫、服務器、客服人員、快遞網絡,就可以開一家網絡書店。而傳統書店則要運作一家或幾家實體店,很多固定成本支出很難降下來。
不過一些業內人士表示,網絡書店能帶給讀者更多的便捷,但傳統書店也有自身優勢。網上書店雖然價格便宜,但是也有許多弊端,不僅讀者無法看到實物,也受地域性影響,只能服務特定區域的人群,而較難為偏遠城市和鄉村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因此,傳統書店可以通過提高服務水平實現突圍,用良好的服務、環境和更多圖書吸引顧客。
作者: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