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蘭
面對產業調整中蘊含的挑戰和機遇,電信運營商如何把握將決定其能否隨著其他產業的升級而實現自身的升級。在這一輪由我國沿海地區向內陸地區延伸的產業轉型升級中,個人、家庭、集團三大客戶群的信息化應用是運營商未來收入的強勢增長點,是運營商必須切實把握住的。但在實際運營中,運營商需著力改善現有體制環節中不適應未來信息化應用發展需求的因素。
三大客戶群應用
個人、家庭、集團信息化應用原本已有巨大的市場潛力,而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的意義就在于加速了這個市場的到來速度,這是運營商在產業調整過程中最大的機遇,也要求運營商對于信息化付出較之以往更多的重視。
從個人與家庭用戶角度來看,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通信政策與管理研究所高級咨詢師鄭平認為,產業升級后,經濟將在一個新的更高的運行軌道上奔跑,無論是個人還是家庭,用于通信、娛樂、安全、健康、教育等領域的支出比重將有所提高,數據業務、信息化需求的消費環境也會日益成熟。而消費環境的改變孕育著眾多機會。
“目前人們提到的最多的是移動互聯等數據業務,其發展潛力巨大,就類似于10年前的互聯網,但前景卻遠超互聯網,應用空間也絕不僅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這些。雖然目前它受到接入環境、終端屏幕和輸入條件的制約,但更受益于其個性化和移動性的特征。而對家庭用戶,運營商主導著未來家庭的信息化,可以采用綜合通信、家庭娛樂、家庭安全等多種智能解決方案。”
從集團用戶來看,鄭平表示,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企業競爭力、渡過產業調整難關的觀點,已經成為各界的共識,特別是開源節流的產品,也即能夠實實在在節省企業運營成本和管理費用以及提高產品銷售額的信息化產品,在企業中已經陸續開始應用。
鄭平認為,對于個人、家庭用戶來說,運營商要用貼心服務和創新產品滿足用戶需求。對于集團客戶,運營商應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中的特點,切入制造業內部流程,為制造企業提供生產與生活信息化服務;聯合政府推動現代服務業的信息化發展,例如針對物流、商貿、金融等行業推出信息化解決方案;自身還需要重點做好包括RFID、定位產品等在內的新技術和新產品的深入研究和應用。
工業化與信息化結合
實現信息化與工業化的結合,無疑是電信運營商融入這一輪產業升級、大力推進信息化應用的契機,電信運營業可隨著其他產業的發展實現自身發展。
信息化與工業化結合所需要的不是單一的通信業務,而是包括語音、數據、圖像在內的一站式信息服務。運營商不僅要提供人與人之間的信息通信,更需要提供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信息通信。具體來說,許多行業都存在著機遇。
從傳統行業來看,在產業升級中,許多支柱工業都有著信息化的需求。
產業升級的重點在于調整不同產業之間的比例,提高低能耗、低污染、高產出型企業的比重,減少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型企業的比重,“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小、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我國傳統的支柱產業正是沿著粗放型、資源耗費型的增長方式發展,而信息化手段正可以幫助傳統行業企業實現節能減排、提高管理效能等目標,實現更好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可以滿足產業轉移過程中企業的移動辦公、異地交流等需求,實現科技含量高的經營管理等,促進產業的升級。這些都是運營商可以抓住和利用的機會。
從新興行業來看,現代服務業是新一輪產業升級的重點和突破口,運營商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為目前政府著力推進的現代服務業營造良好環境,優化其服務,比如大力推動電子政務、電子化企業、電子商務、電子化服務等,提高服務業效率,進而提高企業效益。
不過,向產業升級中的工業化與信息化結合切入并不容易。“只有洞悉在新的產業結構調整中各行業內具體的生產流、信息流與資金流,在產品設計與服務提供方面貼上行業特色的標簽,才能挖掘出眾多行業信息化的機遇。”
據了解,作為通信業先頭軍的廣東運營商目前已經開始了這方面的積極嘗試,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近期,深圳移動在電子政務領域推出了“租賃通”業務,這是與深圳市出租屋管理辦公室合作的深圳市出租屋管理系統建設項目。該業務通過PDA手機實現了出租屋與出租人員的信息化管理,出租屋巡檢人員通過PDA手機可以隨時隨地對出租屋信息、租賃證信息、屋主、租戶、重點人、安全隱患等信息進行采集、查閱、核對,實現了巡檢結果的實時提交,無紙張浪費,也避免了人為疏忽和失誤,節省了管理成本,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內部調整是根本
就表面看來,產業升級中,影響和制約運營商經營發展最為突出的問題是用戶量的問題,但在這一問題的背后,更深層次的因素還是運營商自身產品和服務的問題,目前運營商對產品和服務開發的做法以及其固有機制無法跟上未來三大客戶群信息化應用的需求。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通信政策與管理研究所高級咨詢師張宏表示,根據實地調研,面對產業升級中各行業的變化以及各行業對信息化的需求,目前運營商在信息化上存在最大問題是人的問題。
“比如針對行業信息化,目前運營商的大部分行業經理綜合素質無法勝任,他們對于一個企業內部的流程等尚無法把握,更不用說這個企業的上下游環節、整個產業鏈的運作模式了;而行業信息化中,整個產業集群的信息化恰恰是相當關鍵的。特別是在目前產業升級的過程中,各個行業的運作還將發生變化,其信息化需求將發生更大的變化。”
根據在廣東的實地調研經驗,張宏認為,面對產業調整,運營商首先應實現的是建立產業調整監控機制,針對外界環境的變化,搜集關鍵數據,掌握當地產業調整發生的范圍、規模,便于公司及時應對產業調整帶來的影響;同時需要與政府相關部門建立信息共享與傳遞機制,第一時間獲取遷入、遷出企業的名單、聯系方式,了解規模和動向。
張宏還認為,運營商一方面應自己大力培養人才,提高客戶經理、行業經理的綜合能力和素質水平;另一方面應建立良性發展的產業鏈上下游、社會資源的合作模式,與具體的行業軟件商合作,借助后者對具體行業的豐富認知達到對行業信息化方案的細化。
運營商以往對于信息化的投入與資源配置也是發展的制約因素之一。“運營商的觀念應該徹底改變,充分重視信息化,產業調整當中的信息化機遇不是說抓就能抓住的。”她認為,目前運營商應建立偏矩陣的事業部制組織架構,提升企業應對信息化環境的反應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