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從對比中看到差距 從壓力中尋找對策

2008-9-23 1:5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8月11日至15日,我們先后學習考察了本省郴州的資興市,江西贛州的南康市、宜春市的上高縣等三個市縣的承接產業轉移情況,總的體會是:他們承接產業轉移的思想觀念給人以“新”的氣勢,他們發展的速度給人以“快”的壓力,他們取得的成績給人以“急”的感覺。 
  從對比中看到差距
  
  在對三個市縣考察中我們看到,他們在新一輪的承接產業轉移中,思想解放,搶抓機遇,敢為人先,取得了明顯的實效。
  一是規模企業的發展突飛猛進。至2008年6月底上高縣工業園區,承接項目到位175個,其中承接資金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就達160多個,園區內的裕盛工業有限公司總投入達2億美元、匹克實業有限公司總投入達3700萬美元。資興、南康的規模企業發展也相當迅速,南康市的龍嶺工業區在最近兩年內,入園規模企業有華億、立生、廣大等17家,簽約資金達4.3億元。規模企業的帶動作用也非常明顯,上高縣工業園區以裕盛工業公司和匹克集團公司為依托,先后帶動配套入園企業10多家。同時這些企業用工有保障,員工待遇好,素質高。資興東江科技園區內的奈克鞋業公司有2萬多員工,其中80%是本地人,企業采取人性化管理,入廠前經過培訓,上下班有班車接送,有法定的節假日,不加班,企業環境優美舒適。
  二是財政收入成倍增長。財政收入直接反映當地GDP的總量、質量的發展水平。郴州的資興市36萬人,2007年財政收入達7億元。南康市83萬人,2007年財政收入超過5億元。上高縣32萬人口,去年財政收入3個多億,今年上半年已達3.72億元,年收入可達5億元以上。工業對財政收入起主導作用,這三個市縣的財政收入60%以上來自工業,今年1-6月份上高縣工業園區實現稅收1.4億元,同比增長52.5%。
  三是園區建設熱火朝天。三個市縣作為承接產業轉移載體的工業園區建設熱氣騰騰。他們園區主要有三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規模大,功能全,環境美。上高縣工業園區硬化道路達35.8公里,鋪設排水管道達45.6公里,廠房面積達100多萬平方米;達南康市龍嶺工業園分兩個園區,僅東區開發面積達1300多畝。園區內草地、花圃、燈光、建筑都按園林式進行設計,清潔衛生,舒適宜人。供水、供電、通訊、供氣相當穩定。園區外餐飲、娛樂、賓館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第二個特點是園區規劃科學,產業集群。上高縣工業園區按照產業、區位分為一園四區,初步形成了食品、醫藥化工、紡織服裝、建材、機械電子、鞋業六大產業。第三個特點是政府扶持力度大。三市縣對工業園區建設在立項、征地、拆遷、稅收等方面出臺了非常優惠的政策。例如,資興市委、市政府對規模在500畝以上,1000畝以下的園區建設投入資金不少于200萬元,對規模在1000畝以上的,投入資金不少于500萬元。
  四是發展環境優而再優。三市縣敢于打破束縛發展的條條框框,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氛圍非常濃厚。招商引資來的入園企業,在用地、用電、用工等方面都實行特事特辦。他們對于前來投資的企業主,包括企業內的普通員工,在子女就學、交通、通訊、就醫等方面都與當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對企業的員工培訓上,該市也采取“政府買單、社會承辦、訂單培訓”的辦法,幫助企業解決勞動用工。上高工業園區內每個企業都設立警務室,墻上掛有公示牌,公布聯系企業領導、治安民警照片和電話,公示牌上還明文規定,園區企業一律實行“封閉運行、獨立運作”,不接受任何收費。三市縣中,有條件的還專門設立了承接產業轉移基金,制定了財政資金扶持辦法。對一些重要的職能部門,年初要在電視上優化環境就向全市(縣)人民公開承諾,年終由企業人員對這些部門進行測評。前10名的在全市(縣)電視上公開表揚,對后三名單位主要負責人在電視上檢討,接受社會監督。
  從差距中意識壓力
  
  在考察對比中,我們看到了差距,也深感我們承接產業轉移存在的巨大壓力。
  一是競爭的壓力。這一輪產業大轉移的競爭態勢是空前的。首先來自轉出地政府的壓力。轉出地政府為保住眼前利益,采取各種措施幫助企業就地轉型升級,特別對規模較大、科技含量較高的企業會千方百計留住,對想走的企業要求他們只把生產加工環節轉移,總部、營銷、科研留在當地,也就是說發展總部經濟。其次來自轉出地本省欠發達地區的壓力。這些欠發達地區承接產業轉移,不但有區位優勢,并且還有轉出地政府的扶持和優惠政策。例如廣東省委省政府從2008—2012年計劃投入500多億資金,幫助欠發達地區加快產業園建設。另外粵北地區企業用電價比珠三角地區低0.1元/千瓦時左右,僅此一項就可減少電費支出19億元。再次是來自轉出地周邊省市縣的壓力。這些周邊地區都充分利用各自的優勢,創造投資洼地,為承接產業轉移提供有利條件。
  二是發展方式轉型的壓力。這一輪的產業轉移,國家對土地規模、土地價格和環保上的政策有了很大的變化。沿海企業在產業轉移的同時還會轉型升級,由勞動密集型、能耗型向科技型、環保型、產業集群等方面發展。因此,此輪產業轉移企業在轉移中會比較注重承接地的投資軟硬環境和勞動者的素質等方面,這就需要我們在優化環境和經濟發展勞動者素質培訓上下大力氣。在承接產業轉移的方式上也不能沿襲過去的老一套,要在吃透上級政策精神的同時,注重發展創新。
  三是我們原有的優勢越來越不明顯的壓力。我縣離廣東等沿海地區一千公里左右,有一定的區位優勢,但通過前幾年的發展,這些區位優勢的作用已被沖淡。現在,我們到廣東等地的物流主要通過公路,而公路的優勢主要取決于高速公路。現在珠三角、長三角相鄰的省市縣大都通了直達高速公路,我們縣也有高速公路,但已不成為優勢,有的甚至落后了。其次,資源優勢也不明顯,特別是勞動力資源,無論是從價格、素質等方面都沒有明顯的優勢。
  從壓力中尋找對策
  
  祁陽縣是個有100萬人口的大縣,勞動力資源相當豐富,目前還是后發展地區,處在工業化初期階段,工業規模偏小,經濟總量不大,但發展的空間很大,前景很好,在承接產業轉移的機遇面前,我們必須變壓力為動力,變被動為主動,找準突破口,搶抓新機遇。
  首先要在解放思想上承接。解放思想的重點就是如何加速發展。加速發展的主路就是抓產業,所以要把推進新型工業化作為實現全縣跨越式發展的第一抓手,把承接產業轉移作為加速我縣推進新型工業化最有效的途徑和強大動力。全縣各級各部門要落實領導力量、領導責任、健全工作班子、工作措施及考核機制,把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當成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擺上突出的位置。不論東南西北風,咬住發展不放松,要把中央的精神、省市的精神同本縣的實際相結合,因地制策,實事求是,真心實意地按照小平同志的“三個有利于”敢闖、敢試、敢冒,只干不說,干了再說,不怕交學費,不怕遭非議,違法的事不干,違規的事避開;只要有利于經濟社會的發展,有利于人民群眾的長遠利益、根本利益,就不爭論只管干,不猶豫大膽干,不守舊超前干,不使絆同心干;要沖破名韁利索的束縛,不要一遇到困難,先看上級態度怎么樣,文件怎么定,領導怎么說,患得患失,畏首畏尾,要放大膽子,邁開步子,闖出路子。實踐證明思想解放到什么程度,發展就到什么程度,思想解放有多快,發展就有多快。
  二要科學規劃,加速工業園區建設。目前,我們的園區建設要突出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著力把祁陽科技工業園規劃成為我縣承接產業轉移,帶動工業快速發展的基地和龍頭。加強園區的科學規劃,要在形成特色發揮優勢上做文章,要引導發展現代如物流、商貿等第三產業,增強工業園區的競爭力,形成園區集群產業鏈。二是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的進度。現在,我們園區建設速度過慢,一個上規模的園區建設少則兩年,多則幾年,等到園區建成了,機遇早已過去了,我們一定要在規劃、土地、資金、安置等方面工作解難題,加快建設,使園區建設走在產業轉移的前面,快筑巢快引鳳。
  三要改變招商方式,注重實效。要拓寬招商引資范圍,創新招商引資平臺。打破常規思路,主動出擊,在廣東沿海城市“騰籠換鳥”處在拿規劃、訂措施、簽協議階段,盡快組織若干個小分隊到沿海各地“抓鳥”。在沿海選擇客商比較集中、產業轉移和擴張傾向比較強烈的城市有針對性、有目的性開展駐點招商,追蹤招商。要講究質量,注重實效。在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不能什么“鳥”都要,什么“菜”都撿,不能犧牲環境,破壞資源,只圖一時發展,損害長遠利益。既要積極承接勞動密集型、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也要努力創造條件,建設承接現代服務業的基地。總之,要改變過去只壓任務,不分產業,不見成效的計劃招商模式。
  四要有勇氣和智慧破解影響發展的難題。對前來投資的企業在政策上要支持,管理上要引導,服務上要優化。要用靈活手段化解用地矛盾。當前主要是用足國家土地政策,以工業園區建設為突破點,整合全縣土地建設資源,確保重點項目用地,特別是承接產業轉移建設用地。要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運用政策和市場的手段,建立和完善投入機制,鼓勵和吸引多種投資主體,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為承接產業轉移創造良好的條件。要多舉措解決企業用工。加大職業技術培訓力度,整合職業教育培訓基地,根據企業用工需求開展“訂單式”教育培訓,為企業提供高素質的勞動力。要大力優化投資環境。著力營造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誠信守約的信用環境、公正廉潔的執法環境、公開高效的辦事環境。對承接產業轉移要開辟“綠色通道”,對企業引進、用地、審批、開工建設全過程實行特事特辦,確保項目“零障礙進入和零障礙實施”,讓投資者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得起。
  五要有具體辦法和措施激發干群創業的熱情。一是大引進。我們一方面要與珠三角、長三角等發達地區的單位和企業建立友好關系,引進一批高素質的管理人才來我縣經濟部門任職。另一方面經常性選派干部到經濟發達地區掛職鍛煉,提高發展經濟的能力。二是大培訓。把我縣的職業中專辦成農民大學,企業要什么人才,我們輸送什么人才,企業缺什么人才,就培訓什么人才。三是大學習。要通過深入持久地開展學習討論解放思想,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全方位、各層面學習大提高,思想大解放的良好局面。四是大宣傳。利用多種途徑宣傳對承接產業轉移重大意義、重要舉措、重大典型、重要經驗,還要大力宣傳一批企業老板、打工能人、招商引資能人、優化經濟環境先進單位等,使他們在社會上有地位,政治上有榮譽,權益上有保障從而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濃厚氛圍。五是大使用。大膽提拔干部中的思想解放者、創業貢獻者、工作實干者,憑績效使用干部,特別對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等方面有突出貢獻的干部要大膽提拔使用,形成良好的用人導向,把干部優勢變成產業優勢,發展優勢。
  (作者系祁陽縣委常委、宣傳部長)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