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服裝巨頭ZARA的商業模式創新
2008-9-20 10:2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ZARA創始于1975年,它既是品牌,也是專營Zara品牌服裝的連鎖店零售品牌。Zara公司堅持自己擁有和運營幾乎所有的連鎖店網絡的原則,同時投入大量資金建設自己的工廠和物流體系,以便于“五個手指抓住客戶的需求,另外五個手指掌控生產”,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為顧客提供“買得起的快速時裝”。
Zara品牌之道可以說是時尚服飾業界的一個另類,在傳統的頂級服飾品牌和大眾服飾中間獨辟蹊徑開創了快速時尚(Fast Fashion)模式。隨著快速時尚(Fast Fashion)成為時尚服飾行業的一大主流業態,Zara品牌也倍受推崇,有人稱之為“時裝行業中的戴爾電腦”,也有人評價其為“時裝行業的斯沃琪手表”。在2005年,Zara在全球100個最有價值品牌中位列77名,哈佛商學院把Zara品牌評定為歐洲最具研究價值的品牌,沃頓商學院將Zara品牌視為研究未來制造業的典范。Zara作為一家引領未來趨勢的公司,儼然成為時尚服飾業界的標桿。
一些國際服裝品牌巨頭明知Zara厲害,就是學不來,模仿不了。為什么?因為Zara的是以快速時尚服裝為核心以供應鏈全程控制為基礎的商業模式系統創新,這也是Zara之所以成功的關鍵所在。
Zara商業模式創新之一:鎖定個性化消費需求
Zara的成功最重要的在于它把握了個性化消費的潮流。
在傳統行業里,大規模生產的同質化產品只能依靠廉價來吸引消費者,以賺取微薄的利潤,但沒考慮到消費者對于滿足自己個性化的產品是愿意付高價的,而這正是Zara瞄準的客戶對象。
Zara商業模式創新之二:提供“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產品價值
“品種少,批量大”是傳統制造業的天條,而在“長尾市場”中,“款多量小”卻成為當紅的商業模式。Zara以其“多款式、小批量”,創造了長尾市場的新樣板。
Zara值得大多數傳統企業借鑒的是,它有意識地在自己的產品中“制造短缺”。雖然一年中它大約推出12000種時裝,但每一款的量卻并不大。即使是暢銷款式,Zara也只供有限的數量,常常在一家專賣店中一個款式只有兩件,賣完了也不補貨。總裁Isla說:“我們不想所有人都穿同樣的衣服。”隨著每周兩次補充新貨物,公司使顧客養成經常來逛的習慣。
如同郵票的限量發行提升了集郵品的價值,Zara通過這種方式,滿足了大量個性化的需求,培養了一大批忠實的追隨者。 “多款式、小批量”, Zara實現了服裝企業商業模式的突破。
款式更新更快增加了新鮮感,吸引消費者不斷重復光顧。快速更新店面里的貨品,也確保了它們能符合顧客的品味,從而能被globrand.com銷售出去。在Zara你總是能夠找到新品,并且是限量供應的。這些商品大多數會被放在特殊的貨架上面。這種暫時斷貨策略在很多人眼中太大膽了!但是想想所有限量供應商品在市場上受到的追捧吧,人們需要的不是產品而是“與眾不同”、“獨一無二”。而Zara的暫時斷貨正滿足了人們的這種心理,Zara由于這種顛覆性的做法慢慢變成了“獨一無二”的代言人。
此外,拋棄了引導潮流的想法,Zara更喜歡追隨潮流。它的目標就是讓顧客在承擔得起的價位上買到多個品種的服裝。Zara去年推出了20000件單品,大約是世界服裝界老大Gap的三倍。 在Gap的店里,東西都是千篇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