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臨港新城的消防問題以及對策思考
2008-9-2 15:1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國際航運中心的發展歷史表明,航運中心是國際經濟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撐,作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上海,如果沒有承擔龐大的物資及商品的現代化航運作支撐,國際貿易中心的目標將難以實現,而缺少國際航運和國際貿易的服務基礎,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也將受到制約。建設洋山深水港區,競爭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有利于促進上海早日成為國際經濟貿易航運中心之一。
臨港新城是上海市“十一五”規劃中的新城,作為上海的航運中心,港口口岸城市(即上海的輔城),隨著新城建設的快速推進,公共消防安全設施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與城市的投資環境,安全環境,人文環境相結合,與處置突發事件相匹配,與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相呼應。作為現代城市解決其初期面臨的消防問題是強化提高臨港新城地區防災滅火和應急處置突發事件的綜合能力。
一、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工程概況
臨港新城城市總體規劃用地面積296.6平方公里,北至大治河,西至A3高速南匯區界,東南海岸線規劃由四個功能區和四個城市社區組成。
主城區規劃面積74.2KM2,人口45萬。
綜合區規劃面積42.1KM2,人口10萬。
重裝備區和物流園區(包括泥城、蘆潮港城市社區)規劃面積78.7KM2,人口13.5萬。
主產業區(包括書院、萬祥城市社區規劃面積101.6KM2,,人口12.5萬隨著洋山深水港工程啟動,按規劃面積65平方公里的世界一流的海港新城將在上海南匯蘆潮港新建,作為洋山深水港的配套工程的海港新城,位于長江與杭洲灣的交匯處,與嵊泗大小洋山隔海相望,海港新城將集現代物流,港口加工,金融貿易,商業服務,居住旅游為一體,海港新城的建設將構筑起21世紀中國港口城市的新形象。
二、臨港新城建設中引發的各類消防安全問題
1、據有關部門預測,隨著我區境內東海大橋工程的竣工,洋山深水港區工程及裝備區工程的啟動開工建設,首批將有3萬至5萬外來民工進駐蘆潮港新城內參加施工與建設,外來民工及全國各地建設者大量的涌入,必然會給當地的消防安全問題帶來諸多隱患,隨著建設工程項目的啟動,外來民工集居地住房的建設及大量辦公用房的建設也在大量的施工中,如此形成的大量的外來民工集居地,對于我們的消防安全管理,也存在著諸多的火災隱患,大面積連通式的外來民工住宿地,建筑結構三四級,電器線路亂拉亂接,不規范的使用各種大功率的照明及各種大功率電器及大量可燃物品隨處堆放,導致的消防安全通道堵塞,居住區域無消防器材,消防水源嚴重缺乏,無消防車道以及外來民工自身存在的文化水平低基本素質差等情況。
2、消防基礎設施滯后于經濟的發展
各級政府部門對臨港新城區域消防基礎設施的資金投入,消防基礎建設的總體規劃及布局雖提上議事日程,但進度緩慢,消防基礎建設資金不能及時到位對海新城的建設及招商引資,對將來的臨港新城總體消防規劃和布局以及國外大型企業落戶及企業的消防安全帶來諸多的隱患,據筆者不完全統計,目前臨港新城就“蘆一”一個現役制的消防站,其周邊地區地泥城,書院等主要依靠開然水源來自解決消防用水問題,隨著開發建設的深入,天然水源將逐步減少,而書院地區的目前的市政消火栓僅只有5個,且供水能力均不能滿足消防用水要求,但對于目前正處一片開發的熱土上的新城,市政消防基礎設施的規劃布局及資金的投入已經嚴重滯事于海港新城開發建設發展的速度。
3、三級消防監督管理存在諸多的問題
隨著臨港新城的建設速度的加快,各類公共娛樂場所及餐飲等行業等也如雨后春筍般的大量涌現,以及外來民工的大量入駐建設,公安消防三級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但是目前在三級管理上還存在的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
首先三級消防管理機制還不盡完善,由于機制上的原因,消防民警專管不專職,在這種身兼數職的情況下必須是對日常的消防監督工作帶來不到位及執法工作中的不嚴格。
其次,臨港新城建設初期三級管理的力量較浦弱,消防專管民警對消防監督檢查工作業務不熟也是目前較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應當采取的對策:
1、加強對外來民工集居地的管理,做到先期介入工作,規范外來民工集居地的建筑,做好相應的建筑消防審批手續,使外來民工集居地吃住行做到規范合理,及時同當地的政府部門及相關建設指揮部進行協調工作,督促建設單位制定相應有各項規章制度及相應的應急措施等,加強外來民工集居地的消防安全三級管理,建立外來民工集居地負責人消防安全聯席會議制度,切實加強公安派出所三級管理,建議采用專人負責專人分管制度,層層抓落實,一級抓一級,確保海港新城建設初期,無重特大火災事故的發生。
2、全力發展規劃城市中的消防基礎設施建設
歷史經驗表明,任何違反事務客觀發展規律的事件必將受到歷史的懲罰。消防基礎設施的不到位必將給臨港新城發展帶來諸多影響,特別指出的是消防基礎設施的不到位將是間接影響海港新城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在規劃新城前期階段,各級領導部門要充分認清消防基礎出設施的重要性,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與時俱進,積極開拓新思路和,通過各方面的渠道籌措資金,以對國家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審示消防基礎設施的投入,真正做到“預防為主,防消結合”,各級公安消防機械也應在建設初期提出相應的消防規劃。臨港新城消防基礎設施的建設是減少新城火災危害的免役系統,海港新城絕不能走先發展后規范的老路,而消防基礎設施的不到位將給海港新城發展帶來諸多影響,也是影響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各種技術裝備,設施等均應作一規劃,作一統時布置,從而使各級政府部門能夠充分的把消防基礎設施建筑資金的出處投入作一詳盡的布置。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盡快落實在南蘆公路蘆潮港城市社區位置建設T15蘆(2)普通標準公安消防站,標準建設用地約6000平方米(包括綠化率),維護本地區的搶險救援任務。根據消防保衛的需要,落實在萬祥城市社區位置建設T8萬祥普通標準公安消防站或城鎮消防站,標準建設用地約6000平方米(包括綠化率),維護本區域搶險救援任務。重裝備區,物流園區,產業區的大型企業,按照《法規》規定,以企業消防隊為主,考慮到臨港新城招商投資的環境,也可由開發集團整合資源,采取向所屬單位融資方法在重裝備區,物流園區控詳規劃中建設普通標準消防站,標準建設用地約6000平方米(包括綠化率),隊員可招聘或派駐,減少重復投資。
三、切實加強三級管理,確保臨港新城開發之初的消防安全。
進一步健全三級消防管理機制,而建全管理機制的前提是將專兼職消防民警,建立全體一民警都是消防民警的一種體制,形成一種大家齊抓共管的新局面。
進一步提高各級公安領導對第三級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視程度,把三級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同其它公安工作一樣,同計劃,同布置,同檢查,同落實,同總結,努力增強消防民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的調動他們的工作熱情,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加強指導,切實提高日常的監督執法工作。
進一步擴大海港地區派出所的人員數量及編制,據筆者不完全統計,目前臨港新城駐守海港的就只有一個公安派出所和一個公安邊防站,其全部人數加起來總共只有40人(除去邊防站的現役士兵),從警力上分析我們的力量還是遠遠不夠,所以應盡快增調警力于海港新城地區,并且建立分散的小型的警務站,以處置各種突發事件以及能夠及時有效的消除火災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