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東,向西———港口與內陸的交融
2008-9-2 15:0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盡管魯南經濟帶尚處于起步階段,但區域內的經濟協調與融合已是方興未艾。向東,內陸的幾個城市更加自覺地與日照銜接,開拓發展經濟的出海口;向西,日照更加主動地走向內陸幾個城市,尋求可持續發展的腹地與依托。
在魯南經濟帶,日照是最直接的出海大通道,擔負著魯南對外開放窗口的示范功能,成為魯南地帶對外開放的戰略載體。來自日照港(600017,股吧)的綜合數據顯示,臨沂市的大發展為日照港貢獻了60%的集裝箱貨源,而整個魯南地帶則支撐了日照港20%的吞吐量。可以說,今天的魯南地帶,已成為日照港口經濟的第一戰略要地。
臨沂是革命老區,也是聞名遠近的商貿重鎮。其實,臨沂距海不過100多公里,按照國際標準,海岸線100公里之內都屬于沿海地帶。在臨沂經濟開發區,一片建筑物上的“無水港”三個大字熠熠生輝。這就是一個多月前剛剛啟用的日照港集團————臨沂立晨物流國際集裝箱合作箱站。“無水行舟”在這里被演繹得鮮活靈動,日照港的物流堆場隨之向內陸推進170公里,使魯南地帶臨港整合能力得以提升。
“魯南經濟帶的戰略規劃,為臨沂物流城打通了出海口。我們整合資源,與日照港合作建起了這個旱碼頭。作為日照港的外部集裝箱場站,年周轉集裝箱規模將達到12萬標箱,占到日照港去年整個集裝箱吞吐量的近30%。這對降低魯南地區的物流成本,促進魯南經濟帶融合協作與共同發展,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也是意義非凡。”集團副總經理束慶君說。在臨沂,自去年市政府召開“發展臨港經濟工作座談會”后,如何借海之力發展臨港經濟,已成為全市上上下下關注的課題。
“棗莊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但礦產資源總有枯竭的一天,魯南機遇已經擺在面前,棗莊必須作出自己滿意的答卷。”棗莊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于保華介紹說,在涉及魯南區域經濟的4大調研課題中,以棗莊市發改委承擔的《棗莊在魯南經濟帶建設中的地位作用、產業發展及戰略選擇研究》尤為引人矚目。課題主張在積極融入魯南地帶的過程中,使煤化工成為棗莊謀求資源型城市轉型的亮點,并快速發展多種產業。
棗莊目前在建煤化工項目11個,總投資為75.3億元;擬建煤化工項目8個,總投資約190.9億元。這些項目投產達效之后,棗莊將成為我國最具競爭力的煤化工基地之一。與此同時,棗莊旅游業在融入魯南地帶中,擔當了產業先導力量,率先納入區域一體化格局,成為魯南五市旅游聯盟發起者之一。今年,棗莊推出的“春溢棗莊”、“水韻棗莊”、“榴香棗莊”等特色品牌,成為區域聯盟中的精品,吸引了游客的眼球。棗莊41家旅行社,家家都與日照有聯系,在棗莊人眼中,日照是旅游的首選地。
濟寧作為魯南經濟帶中惟一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的城市,融入魯南經濟帶成為重要課題。近年來濟寧市抓住時機,依托青島港、日照港兩大輸出平臺,通過精心策劃,強力推介五大產業,全力打造濟寧的出口品牌,在更高層次、更廣領域尋求到了產品貿易發展新的空間。今年2月,山東省委、省政府在濟寧召開“加快魯南經濟帶建設座談會”;與此同時,濟寧市關于《魯南經濟帶區域發展規劃》的深入研究一直緊鑼密鼓進行,著力完善“水陸空”立體交通設施布局,著力打造“千億元產業”集群……
因為有了牡丹,菏澤聞名天下。 早在上世紀90年代,菏澤先行一步,爭取設立了青島海關駐菏澤辦事處。從此,距離大海最遠的魯南城市菏澤擁有了自己的口岸,商貿物流中心的輻射功能不斷增強,以糧食和木材為代表的商貿物流業因此越搞越大。現在,菏澤市所有進出口企業無論從省內哪個海運口岸出口,都可以直接在菏澤海關辦理進出口報關手續,而不用再跑到港口去,菏澤市的企業因此每年可節約各種費用600萬元以上。
艾地盟糧油工業(菏澤)有限公司是中糧目前在國內控股的8個大型油脂企業之一。“我們看好的就是菏澤糧食集散功能和臨海渠道通暢,周邊豐富的花生、菜籽、棉籽等可以為企業提供充足的生產原料。”艾地盟公司的一位負責人說。
“臨海產業區”、“魯南產業投資基金”、“臨海產業保稅物流中心”、“魯南國際貿易與航運服務中心”、“沿帶沿橋無水港”等名詞,正成為魯南各地人們議論的話題。魯南的區域經濟協調與融合正在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