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托運“無保價”千余元貨物丟失只賠40元 快遞行規令人怒

2008-9-2 10:5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每到假期,托運公司便到高校上門服務 記者萬多攝
  一包服裝在托運途中丟失,蔣先生到托運公司要求賠償,對方答應賠償時很爽快,但表示,由于雙方簽訂的托運合同中貨物未保價,最高只能按托運費的10倍賠償——
  新聞事件
  價值1480元的服裝在托運途中丟失了,托運方以“沒有保價”為由,竟稱賠償可以,但是只賠40元。
  7月底,武漢市民蔣先生委托漢正街流通巷某托運部托運一包服裝到河南信陽,貨物價值1480元,運費為4元。由于托運公司管理不善,這批服裝在中途全部丟失,蔣先生到托運公司要求賠償,對方答應賠償時很爽快,但表示,由于雙方簽訂的托運合同中貨物未保價,最高只能按托運費的10倍賠償,也就是賠償40元。
  最后,蔣先生1480元的損失連零頭都沒有追回。
  該托運公司還稱:自己的賠償額度“已經很高了”,對于在托運途中損壞或者損毀的物品,如沒有保價,一般只按運費的2一4倍賠償,這是“行規”。
  行規到底是誰制訂的?有的托運公司一問三不知,有一些則稱是郵政部門規定的。
  快遞行規 難以撼動?
  然而,備受詬病的快遞托運業行規,近期在江城出現了松動的跡象。
  針對托運行業中托運方和承運方屢屢出現的糾紛,為了規范該行業的經營行為,8月27日,硚口區工商分局、交通局聯合宣布,推行《汽車貨物運輸合同》示范文本。
  硚口區工商分局合同科科長吳江漢表示,近年來,貨物運輸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消費糾紛不斷。一些托運公司自制格式合同,以減輕自身責任,導致消費者很難維權。
  根據硚口區此次推出的示范文本,10月1日起,該區內經營貨物托運的企業(含個體工商戶)將啟用示范合同文本,此合同的最大亮點是規定對于貨物毀損、丟失的賠償額依實際損失確定。工商部門表示,這將對遏制托運公司制訂“霸王條款”、以運費代替實際損失賠償帶來積極的作用。
  但是,記者了解到,此次硚口區推出的合同示范文本僅僅針對貨物的快遞托運,而不包括函件的快遞業務。這也意味著,今后在涉及函件的快遞行為中,商家仍可能堅持以運費代替實際損失來賠償的行規。
  為何不將函件的快遞也一并納入使用合同示范文本?工商人員表示,由于函件的快遞業務涉及郵政等部門,情況相對復雜,因此,此次未將其納入。
  行規緣何生 法規有缺口
  記者近日查閱了《快遞服務》郵政行業標準,該標準于2007年9月由國家郵政局發布,并于今年1月1日正式實施。
  在《快遞服務》附錄A3賠償原則中,記者確實發現了一條規定:“對于沒有購買保價(保險)的快件,按照郵政法、郵政法實施細則及相關規定辦理”。
  記者又查閱了《郵政法》及其實施細則,《郵政法》第六章第三十三條規定:“非保價郵包,按照郵包實際損失價值賠償,但是最高不超過國務院郵政主管部門規定的限額。”
  記者查閱的快遞行業相關法規中,根本就找不到“按倍賠償”的字眼,也就是說,對于未保價的郵件其賠償標準如何界定、如何賠償、賠償多少,《郵政法》及其實施細則并未制訂出一些托運商家運用的所謂“行規”。正由于相關法規對賠償標準沒有作出詳細的規定,這就為“行規”的產生提供了“可乘之機”和“回旋空間”。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快遞及托運行業迅猛發展,民營快遞迅速崛起,“行規”帶來的賠償糾紛也日益增多,問題十分突出,針對“行規”的質疑之聲也越來越強烈。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