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經濟明年大幅衰退 中國對歐出口形勢嚴峻
2008-9-18 14:4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德意志銀行最近將歐元區2009年GDP增長率的預測降為接近零增長,并預計,到2009年底歐元兌美元匯率將貶值到1.35甚至更低。對此,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正如今年美國經濟疲軟是影響中國外需的主要因素,歐洲經濟減速將成為明年對中國外需的最大沖擊。 歐元區明年GDP增長率接近零
德銀歐洲經濟學家最近將其對歐元區2008年和2009年GDP增長率的預測分別調低至1.2%和0.1%,而此前的預測分別為1.7%和0.8%。如此大幅度地下調主要基于以下四方面原因:歐洲的外部需求在放緩;信用收縮將進一步抑制投資;高昂的大宗商品價格正在對居民消費產生負面影響;房地產價格的下跌很可能帶來儲蓄率的提高。短期來看,分析家們相信,歐元區很可能在今年的二三季度陷入衰退。在此期間,季度環比的GDP增長率預計將變為負0.1%。
明年底歐元對美元匯率可能貶至1.35以下
此外,德銀外匯分析員認為,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歐元對美元的匯率將持續走軟,并在明年底下降到1.35或者更低。也就是說,歐元很可能從今年年中到明年年底對美元貶值15%。
馬駿表示,歐元兌美元走軟,主要原因在于歐元區經濟衰退的風險在增加,同時通貨膨脹的壓力在逐步減少,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央行很可能從2009年第一季度開始降息。同時在大西洋的另一邊,美聯儲在短期內很可能將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并且最終有可能提高基準利率。因此,歐元區和美國之間利差的變化將支持美元走強。歐盟和美國經濟的相對表現也表明,國際投資資金很可能會更偏向美國,并因此支持美元匯率。因為相對于歐洲而言,美國經濟的減速從去年早期就已開始,但在2009年美國經濟很可能將開始走出加速下降的通道并在2010年開始恢復增長。過去幾年歐元的大幅升值以及歐洲央行遲遲不愿降息的做法,是使歐洲經濟在未來兩年中輸于美國的主要政策原因。此外,目前歐元的匯率相對于其長期均衡水平而言,已經被大大高估。大量的研究結果認為,歐元兌美元的長期均衡匯率水平大概是1.20,低于目前的市場水平20%。
中國對歐元區出口受到沖擊
按照德銀的有關分析表明,中國對歐洲的出口主要有兩個因素決定:歐洲經濟增長率以及歐元/人民幣的匯率。歐洲經濟增長率每下降1個百分點,中國對歐洲的出口增長率(以量計算)下降7個百分點。另外,人民幣兌歐元每升值10%,中國對歐元區的出口量增長率下降3個百分點。
馬駿認為,基于前述德銀對歐洲經濟和歐元匯率的預測,并假設未來17個月中,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沒有變化,屆時中國對歐元區的出口增長率(以不變價格的歐元計算)將從今年的16%大幅下降到明年的6%。如果以美元計算的中國出口增長進行估算,情況又有所不同。因為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當人民幣對歐元升值時,中國出口商的“定價能力”如何變化。根據過去兩年半內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經歷,以及模型計算結果,人民幣兌歐元每升值10%,中國的出口商能夠將歐元計的出口價格提高5%。因此,基于這一假設和按歐元不變價計算的中國向歐元區出口的增長率預測,以美元計算的中國對歐元區的出口增長率很可能從今年的26%下降到明年的1%。
歐洲經濟衰退和歐元疲軟影響中國經濟增速
馬駿說,由于歐元區和英國占中國全部出口的20%,估計明年歐洲和英國的經濟大幅放緩與匯率走弱,將可能導致中國總體出口量(按人民幣不變價計算)的增長率下降兩個百分點。另外,由于歐洲經濟放緩將產生對其他國家的需求的沖擊,會導致中國向其他地區出口進一步弱化。直接效應和二輪效應相加,可能導致中國出口量的增長率下降4個百分點,對中國GDP的影響可達0.7個百分點。另外,他分析說,中國對歐洲出口減速的主要受沖擊對象是電子和紡織業。具體來說,電子產品(包括白色家電,辦公和通訊設備以及配件等)占到2007年中國對歐元區出口的34%,紡織品/服裝則占到了29%。因此這兩個行業受歐元區經濟減速以及歐元貶值沖擊最大。根據以往數據所做的回歸模型分析測算,歐洲GDP增長率每下降1個百分點,中國對歐洲的電子和機械行業的出口就下降15個百分點,這些估算還并沒有考慮歐元貶值對企業收入造成的匯率損失。
馬駿表示,外部需求減弱加上國內房地產銷售和價格疲軟導致的投資減速,將使包括貨幣和財政政策在內的一系列宏觀政策面臨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