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價下跌或成鐵礦石價格下行契機
2008-9-16 13:1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朱增
上半年高燒不退的鋼鐵價格終遇“寒流”,據 《京華時報》報道,8月26日,國內鋼價風向標、鋼鐵第一巨頭寶鋼宣布:普冷、軋硬卷、熱鍍鋅等鋼鐵產品10月份的價格,將在9月份的基礎上普遍下調約200元/噸。
從年初的高歌猛進到如今遭遇拐點,鋼價有如過山車般的急劇變動,給鋼企生產經營巨大沖擊,不少中小鋼企已處于生死存亡境地。不經意間,鋼價扮演了駱駝身上最后一根稻草的角色。的確,無論是瘋漲,還是報復性下滑,鋼價無序的紊亂讓太多的企業疲于應付而無暇他顧。
鋼價狂飆的背后,鐵礦石堪稱最大推手。當鐵礦石價格的巨大漲幅逐步傳導和累加到鋼鐵產品中,在市場、供需等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力下,鋼價被不斷刷新。如今,在北京奧運、傳統消費習慣等多方因素的綜合影響下,市場相對疲軟,鋼價下滑,鐵礦石價格是否也能被感染呢?
事實是鐵礦石價格已經在跌了,《中國證券報》就指出,隨著今年全球經濟的降溫,中國因素對大宗商品的助漲作用也在減弱。近期,國際海運費在降,鐵礦石價格開始下降,而鋼廠也因為國內需求下滑,被迫大面積“減產越冬”。9月2日,南鋼總經理楊思明就在一次大型論壇上公開表示,南鋼權衡再三,決定減產30%。
基于市場、行業的不景氣,南鋼的表態實際上傳達了相當一部分鋼企的共同心聲。而隨著鋼產量下降,鐵礦石等原輔材料的需求勢必遭受牽連,價值規律的不容置疑,讓我們對鐵礦石價格的下行保持樂觀預期。但顯然,我們意識到的,鐵礦石巨頭同樣體察到了:出于資本的逐利本能,它們已在未雨綢繆了。
中國鋼企在試圖 “減產冬眠”,鐵礦石三巨頭在見招拆招:力拓因為天氣原因減產,必和必拓因為事故暫停西澳所有鐵礦開發,而淡水河谷則是直言不諱繼續漲價。力拓的天意是否人為,必和必拓的事故是否有故事,從淡水河谷的坦率中可見一斑。為09年鐵礦石談判造勢,三巨頭的群體攻勢已露端倪。
受盡漲價之苦的中國鋼企自然希望擺脫議價能力不足的尷尬,以期打破鐵礦石談判的邏輯上,長協礦價格只漲不跌的 “神話”。從目前態勢來看,中方亦握有兩大籌碼——需求下滑以及鋼價下跌。原輔材料供應商在套住下游產業生產商的同時,自己也被下游生產商套住:沒了它們的消化,即便金礦也是廢石一堆。
長期以來,鐵礦石巨頭在歐洲和亞洲市場上實行差別對待,厚此薄彼由來已久。基于此,中方才會借助自身在焦炭供應上的控制力向西方供應商施加壓力。這種“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做法盡管可期,但遠不如行業內部直接的勝利來得立竿見影。鋼價下跌乃鐵礦石價格下行契機,我們期待中國鋼鐵界能帶給我們一次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