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物流企業 如何跨過這道“坎”
2008-9-12 10:3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柴鳳偉
我國物流企業中,絕大部分是中小企業。經過近幾年的飛速發展,他們與國有大企業和外資物流企業一起,成為推動我國物流產業發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在發展的過程中,他們卻很難繞過一道坎,這就是 “融資難”——
融資艱難
我國中小物流企業一般靠自有資金起步,自身積累和民間借貸成為企業發展資金的主要來源。隨著自身經營規模不斷擴大,中小物流企業來自資金的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今年以來,受油價上漲、人民幣升值等不利因素影響,中小物流企業的日子更加艱難,由于資金匱乏,難以為繼,不少企業不得不選擇破產或倒閉。
“其實,融資難不僅僅是我國中小物流企業獨有的現象,它是中小企業發展中的世界性難題。盡管我國政府和相關機構正在致力于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但是限于經驗和制度等還不夠成熟,中小企業的融資越發顯得艱難。而我國的現代物流產業是在整合傳統相關產業的基礎上順應新經濟的要求發展起來的,方方面面都還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中小物流企業融資難問題就更加突出!贝蟪陕蓭熓聞账蓭,高級物流師關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
所謂融資,即資本運作,是運用符合法律規定的各種渠道和手段,使股權、資產、債務等資本得以有效盤活,通過改制、合并、分立、購買、出售、上市等,進行私募和公募以解決生存和發展中資本以及資金問題的模式。就目前來看,中小物流企業主要采取銀行貸款、委托貸款、民間借貸、親戚朋友募集、代收應收賬款周轉等幾種融資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銀行貸款。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約有80%的中小物流企業選擇銀行貸款的方式,17%的公司是靠企業積累的自有資金。而在這些企業最主要的融資渠道——銀行貸款上,中小物流企業常常被拒之門外。
記者曾采訪國內多家商業銀行,試圖了解其在中小物流企業融資方面的政策和產品,得到的答復均是還沒有推出專門針對中小物流企業融資的服務產品。而在這些銀行熱推的供應鏈金融(物流金融)服務中,也主要是通過發揮物流企業在倉儲、運輸、搬運、裝卸、運輸加工、物流信息化及國際物流等方面的專業優勢,為企業融資,替銀行監管,實際上發揮的是促進銀企合作的橋梁作用。無可否認,這一模式極大拓展了物流企業的業務量,為其帶來一定的增長空間,但物流企業作為主體進行融資依然沒有突破。
難在哪里
那么,中小物流企業融資究竟難在哪里呢?
湖南星沙物流投資有限公司營銷副總經理王躍文認為,造成中小物流企業融資困難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融資成本問題。商業銀行在放貸過程中,單筆業務的交易成本相差不大,這樣大宗貸款業務平攤到單位貸款額的交易成本相對較小,因此商業銀行自然傾向于大宗貸款業務。而中小企業的貸款規模相對較小,這就導致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小額貸款缺乏興趣,使得很多中小企業吃 “閉門羹”。二是中小物流企業的經營風險問題。中小物流企業普遍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差,加上管理水平相對較低、企業內部財務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規范等,自然難以獲得外部融資。三是可抵押資源匱乏問題。按照信貸配給理論,銀行尤其是大銀行傾向于給那些能夠提供充足的不動產抵押物的企業貸款。實際上這正是中小物流企業融資難的癥結所在,如果有足夠的抵押物,信息不對稱問題可以得到緩解,貸出的資金也因有足額的抵押物作保障而在企業的經營風險產生了一道防火墻。
在分析這些困境時,關鍵律師指出: “中小物流企業仍存在現代物流意識不清的問題。多數企業不能清晰地把企業定位在現代物流產業中,并且還沒有明確地圍繞現代物流,科學地制定企業自身的發展戰略。而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一體化經濟要求下產業分工的不斷深入,企業如果還存在意識、定位、發展戰略方面的問題,不僅融資難問題不好解決,甚至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都會遇到無法想見的艱難。此外,中小物流企業還存在高科技含量不夠,創造力不足問題,這也制約了其融資步伐。因為不具有符合現代物流發展趨勢要求的高科技含量的企業,不具有創造力的企業,一般情況下不會受到資本的青睞,瓶頸也就難以打破!
正是因為這些因素的影響,導致中小物流企業在融資方面受到諸多阻礙,很多銀行和金融中介機構都不愿意把錢借貸給這些企業。與此同時,由于社會資本的缺乏,大部分中小物流企業發展不順利,造成企業仍然沒有足夠的高層社會關系和銀行取信度的惡性循環。
探尋出路
現代企業的競爭不再是單一企業的單打獨拼,而是建立在基于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有機整合和集成管理所形成的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供應鏈金融業務巧妙地將企業供應、生產、銷售的融資需求結合在一起,創造性地打通和重建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連接,致整個產業鏈的運作暢通、高效、穩固。那么,供應鏈金融是否有可能為中小物流企業帶來融資機會呢?對此,王躍文表示,盡管目前供應鏈金融業務還不能直接為中小物流企業提供融資支持,但這種模式擴大了中小物流企業的業務范圍,有利于進一步提升企業競爭力,并為其直接參與融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從物流企業自身看,企業首先要做扎實,講誠信,一步一個腳印。還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一個好的發展模式,這在物流行業準入門檻低、同質化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尤其重要。”山東榮慶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卓告訴記者, “其次,中小物流企業可以先與一些相對較小的商業銀行如渣打銀行等合作,先做一些小額貸款,一步步建立自己的信譽,隨著公司業務的不斷擴大,銀行對公司高速成長性的加深了解,就會逐漸建立起銀企良好的合作關系。而中小物流企業不斷加強與銀行的溝通也是改善融資難的一種有效途徑。銀行只有了解物流行業發展的特點、企業融資需求的特點,才有可能制定出適合其需求的融資產品!
而據記者了解,雖然目前國內多數商業銀行還沒有專門針對中小物流企業發展特點推出融資產品,但在其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產品中,也有適用于物流中小企業的,如渤海銀行的無抵押商業分期貸款、針對有應收賬款行業設立的發票融資等。有些銀行甚至已率先起步,開始研究物流行業的融資特點。前不久,中國人民銀行還作出決定,放松對外資銀行的貸款額度控制,允許外銀申請將今年的新增人民幣貸款額度,至多調高15%,但前提是新增貸款對象,必須是中小企業及環保項目。這對于中小物流企業來說,無疑也是一條利好消息。
“而從長遠上看,企業須建立符合現代企業要求的法人治理結構,這將是必然趨勢!标P鍵強調, “物流企業自身,應從現在開始,聘請專業的財務投融資顧問,會計師幫企業查清資產家底出具資產結構合理性建議,由專業律師幫企業摸清股權和債權債務出具生存架構和融資架構合法性建議,會計師或律師或者其他第三方中介組織根據前述架構要求實施投融資方案,實現科學、合理、高效地融資!
此外,行業組織等相關部門出資設立課題,務實地對目前產業投融資現狀進行必要的調研,結合信用等級制度,形成解決融資難的對策建議,如是否可以建立產業發展基金,是否可以敦促政府相關部門或相關機構形成可行的解決方案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