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與CPI“剪刀差”再次拉大
2008-9-11 11:14: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訊 國家統計局9月10日公布數據顯示,8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漲幅為4.9%,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增長10.1%。
CPI下降原因:
1.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食品價格連續9個月增幅下降,從超過30%的水平下降至10%左右。下降與季節性因素有關,也與前期財政支持農業產品的生產的政策到位,生產周期完成,供應增加有關。
2.翹尾影響。這一輪通漲上漲從去年7月開始,8月有一個較大的躍升。從統計數據上,今年同期的CPI從實際增長上就會下降。
3.經濟增長的放緩,投資也有相應的放緩,順差的減少,包括今年以來,真正意義上的貨幣政策對通漲的約束作用,都從總需求的角度減少對通漲的拉動作用通漲水平的下降是政策作用和國內外宏觀形勢綜合影響的結果。
PPI高位運作原因:
1.PPI高位運作性,主要受國際油價和其他大宗產品價格上市的影響。
2.隨著近期全球大宗產品價格的下降,第四季度的PPI會有所回落。
3.PPI與CPI的較大的差異說明兩個問題,一是通漲存在傳導壓力;二是傳導機制不暢。不暢通原因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價格控制。比如成品油價個和電力價格的非市場化機制,上游特別是中游企業,必須自己消化成本的上漲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是一些最終消費品處于產能過剩的狀態,價格戰還是基本競爭手段,不可能通過提升價格轉嫁給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