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鐵路資訊

皖交通快步融入"東部時空"

2008-9-11 2:2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沒有交通便利的無縫對接,就形成不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平臺,談不上經濟要素快速流動中的分工合作,這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安徽全面參與泛長三角發展分工,交通必須先行融入“泛長三角時空”。 
  安徽交通發展正在不斷“提速”,旨在縮短與長三角的時空距離,降低人流、物流成本,全面提升交通設施“硬件”,在交通綜合承載力與通達水平上向東部看齊,讓安徽在區域分工合作中,承東啟西,左右逢源,化“優勢”為“勝勢”。
  高速公路全面對接長三角
  目前,“泛長三角”在加速整合,從單向“融入”發展到互動合作,以形成中國區域發展的龍頭。毫無疑問,在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安徽擁有巨大優勢:居中靠東,通江達海,與長三角山水相連。
  但是,地理上的相連,不能必然地轉化為經濟上的“相融”。在風馳電掣、天涯咫尺的現代,區域經濟技術交流的密切度,往往取決于“車輪”的速度。快節奏的交流和高效的物流,是經濟整體性融入的前提。“安徽全面參與泛長三角發展分工,交通必須全面對接,這是整個發展戰略的基礎與先導之一!”省交通廳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說。
  6月29日,沿江高速正式通車,這條高速大通道,東連南京,西通武漢,劃出貫穿八百里皖江的“一橫”,串起馬鞍山、蕪湖、銅陵、池州、安慶,拉動皖江城市群昂首向東,納入南京2小時交通圈。至此,安徽通往長三角的高速公路,增加到8條,年底隨著聯結皖浙、皖贛的黃塔(桃)高速竣工,還將增加一條。未來,安徽將共有12條“臥龍”對接長三角。
  今年,全省將確保建成300公里高速公路,到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突破2500公里。目前在建高速公路項目共有9個,達700多公里,一大批儲備項目開始前期工作。通過建造一條條大通道,安徽加快融入區域經濟一體化,發揮承東啟西優勢,做好左右逢源文章。
  交通無縫對接,除了路網的相連,還有交通發展水平要向東“看齊”。蘇浙兩省每年的交通建設投資額,大幅領先安徽,無論是道路等級、運輸量,還是物流產業水平,都高出一大截。“正視差距,腳踏實地,奮起直追,全力提升安徽交通設施水平,是當前交通部門的最重要的任務!”省交通廳負責人強調。
  高鐵時代重塑交流新時空
  今年年初,合肥坐火車到南京要4個多小時。現在,只需59分鐘!而通過動車組,合肥到泛長三角龍頭城市上海,不到3小時,比年初縮短了4個多小時。
  4月28日,國內首批客運專線、全長160公里的合寧鐵路通車;8月1日動車組駛上合寧線,穿行于合肥、南京、上海之間。合寧鐵路一次性達到了設計最高時速,安徽開啟了高鐵新時代。
  7月間,連接皖贛的銅九鐵路正式開通貨車,皖江鐵路從此東西貫通,150萬池州人民,從此告別了不通火車的歷史。今年底,我省將收獲第二條全線貫通的高速鐵路——合武鐵路,合肥至武漢形成2小時“公交化”出行。合寧、合武、銅九線3條區域性大“動脈”一年內相繼落成,意味著人們孜孜以求的安徽鐵路“1234”出行格局,年底將形成前“123”,即合肥至南京1小時,至武漢2小時,至上海3小時。
  京滬高鐵安徽段建設正如火如荼,時速300公里以上的寧安城際鐵路、合蚌客運專線今年都將開工,2011年前后陸續投入使用,安徽高鐵長度將居于全國前列,合肥至北京列車運行只要4小時,馬、蕪、銅、宜等皖江明珠都將納入上海2至3小時交通圈。
  安徽,是全國第一批開通高速鐵路的省份;是全國第一個一年竣工包括兩條高鐵的3條重要鐵路線的省份。到2011年,還將是全國第一個同時擁有5條高速鐵路的省份!我省鐵路建設的力度、速度和布局的密度,令人驚嘆。“十一五”期間,我省鐵路投資將超過800億元,新建鐵路1500公里以上。鐵路升級,一次次重塑著發展新時空,安徽參與泛長三角分工合作的步伐,將更輕盈,更有力。
  江淮水運鑄造產業新引擎
  截至目前,皖江6市——安慶、池州、銅陵、蕪湖、馬鞍山、巢湖,港口總吞吐能力超過2億噸,在中部沿江四省高居第一。全省營運船舶近3萬艘,總運力達1419萬噸,內河總運力位居全國前列。
  長江黃金水道,是安徽融入泛長三角的天然“臍帶”。便捷的物流大進大出,大幅降低馬、蕪、銅、宜產業發展成本,吸引泛長三角產業轉移順流而下,加快集聚升級。依托滔滔長江及其支流,皖江城市群乃至省會經濟群,在長三角產業新一輪優化布局中,正占據更有利的“地形”。做大做強安徽水運,建設條條水上高速公路,成為安徽交通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2008年,被確定為“安徽水運工程建設年”。
  9月8日,合肥港綜合碼頭一期工程開工。工程竣工后,合肥作為我省最主要的外貿基地,集裝箱再也不用通過公路運到南京、蕪湖等地中轉,而可以在合肥直接裝船,通過合裕航線過巢湖,抵長江,達上海。
  下半年,被譽為安徽水運一號工程的“蕪申運河”將實質性開工,這一工程落成后,長江中上游船舶直到上海,將開辟第二條“黃金水道”,縮短行程100多公里,流金淌銀的皖江,將發揮更大效益。
  裕溪口船閘、巢湖船閘不久后動工興建,連接合肥與長江的合裕航道,經整治后,運輸能力將大幅擴容,合肥將成為真正的內河重要港口城市。而隨著潁上船閘、阜陽船閘等一系列設施價格陸續“升級”,淮河重要支流沙潁河,將成為皖西北資源運輸的大“動脈”。
  江淮水運,鑄造產業新引擎。到2010年,我省將投資120億元,改善航道里程550公里,使四級以上高等級航道里程超過1400公里,港口年吞吐能力超過3.3億噸,其中長江港口吞吐能力2.9億噸。船舶如梭的江河,為安徽加速崛起提供強有力支撐。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