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貨運貨代市場分析
2008-9-1 1:0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空運貨代的行業特點決定了入門門檻低。
剛入門的空運貨代經營需要資金規模小,且不需要多少固定資產,辦公場所、車隊等營業設施可以通過租用取得。空運貨代進入、退出成本低。目前市場中的空運貨代數量較多,沒有空運貨代能大范圍壟斷市場,現有空運貨代不會對新進入者采取激烈的排斥態度。而且,商務部取消貨代資格審批后,新進入者可輕易獲得空運二代的經營資格,進入二級空運貨代市場。
民航總局將民航銷售代理人資格由審批改為自律后,空運二代仍要從成本與效率的角度出發,考慮是否有必要取得民航銷售代理人資格,是否有必要升格成為空運一代。
一方面,獲得民航總局代理人資格成本較高,需要占用大量的資金。空運貨代獲得民航銷售代理人資格的目的就在于能從航空公司拿到主運單,能在航空公司包艙包板。但成為航空公司的代理需要有相當的貨量作籌碼,并要向航空公司交納一筆數目不菲的保證金。除此之外,空運貨代參加國際航協(IATA)的結算系統還要繳納另外一筆保證金。
另一方面,成為空運一代并不意味著價格優勢。航空公司實行梯級運價,代理人的貨量越大,從航空公司拿到的運價越低。空運一代為保證貨量,向空運二代放出的運價非常透明。這就出現一種情況:部分貨量小的空運一代的成本運價比空運二代的成本運價還要高。航空公司也在控制各自代理人的數量,貨量小的空運一代要面臨航空公司的淘汰。
綜合考慮以上兩種情況,這使后來者的市場空間并不大,部分現有貨源充足的空運二代將獲得民航銷售代理人資格,但這部分空運二代的數量不會太多。
2.隨著市場的逐步放開,將會增加幾支潛在力量同目前的空運貨代企業展開競爭:航空公司、機場、國外空運貨代駐華辦事處、民營公司等。
航空公司、機場是一支最具威脅性的力量。基于公平競爭和交易成本等要求,航空公司和機場目前不允許經營國際貨代業務的。但航空公司、機場早已程度不一的參股經營空運貨代業務,相關部門應加以規范航空公司、機場的行為。
隨著市場的放開,目前國內市場上非法經營國際貨代業務的國外空運貨代貨運駐華辦事處將可能組建為合法的貨代公司,憑借指定貨源、國外網絡、管理經驗等優勢,它們將同國內貨代企業爭奪貨源、客戶、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