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物流學苑

國際貿易術語的產生和意義

2008-9-1 0:5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國際貨物買賣過程中,有關交易雙方責任和義務的劃分。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為了明確交易雙方在貨物交接過程中,有關風險,責任和費用的劃分,交易雙方在洽商交易和訂立合同時。通常都要商定采用何種貿易術語,并向合同中具體訂明。貿易術語是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因此,從事國際貿易的人員,必須了解和掌握國際貿易中現行的各種貿易中貿易術語及其他有關的國際貿易慣例,以便正確選擇和使用各種貿易術語 
  一、貿易術語的產生 
  貿易術語(Trade Terms)是國際貿易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它的產生是同國際貿易的特點和國際運輸,保險及通訊事業工具,裝卸貨物,投保貨運險,報關,納稅人等手續,并需支付運費,保險費,裝卸費以及其它各項費用,同時貨物在運輸,裝卸過程中,還可能遭遇到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和各種外來風險,有關這些事項由誰辦理,費用由誰支付,風險由誰承擔,,買賣雙方在磋商交易和訂立合同時,必須明確予以規定,為了明確交易雙方各自承擔的責任,費用和風險,便采用專門的貿易術語來表示,隨著國際貿易和交通運輸與通訊事業的發展,國際上采用的貿易術語也日漸增多,除傳統的貿易術語,近年來又出現了一些新的貿易術語。
  二、貿易術語的性質 
  貿易術語是用來表示買賣雙方各自承擔義務的專門用語,每種貿易術語都有其特定的含義,采用某種專門的貿易術語,主要是為了確定交貨條件,即說明買賣雙方在交接貨物方面彼此承擔責任,費用和風險的劃分。例如,按裝運港船上交貨條件(FOB)成交同按目的港船上交貨條件(DES)成交,由于交貨條件不同,買賣雙方各自承擔的責任,費用和風險,就有很大區別,。在FOB條件下,買方要負責派船到約定的裝運港接運貨物,并承擔貨物越過的船舷后的一切費用和風險,而賣方則負責按時把約定的貨物交到買方指定的船上,并承擔貨物越過船舷以前的一切費用和風險,在DES條件下,卻由賣方負責派船將約定的貨物運至指定的目的港,并承擔貨物在目的港船上交貨前的一切費用和風險,而交貨后的一切費用和風險,則轉由買方負擔。
  同時,貿易術語也可用來表示價格構成因素,特別是貨價中所包含的從屬費用。例如,按FOB價成交與按CIF價成交,由于其價格構成因素不同,所以成交價應有區別,具體地說,前者不包括從裝運港到目的港的運費和保險費,而后者則包括從裝運港到目的港的通常運費和保險費,所以買賣雙方確定成交價格時,FOB價應比CIF價低。
  不同的貿易術語,表明買賣雙方各自承擔不同的責任,費用和風險,而責任,費用和風險的大小,又影響成交商品的價格,一般地說,凡使用出口國國內交貨的各種貿易術語,如工廠交貨(EXW)和裝運港船邊交貨(FAS)等,賣方承擔的責任,費用和風險都比較小,所以商品的售價就低,反之,凡使用進口國國內交貨的各種貿易術語,如目的港碼頭交貨(DEQ)和完稅后交貨(DDP)等,賣方承擔的責任,費用和風險則比較大,這些因素,必然要反映到成交商品的價格上,所以,在進口國國內交貨比在出口國國內交貨的價格高,有時甚至高出很多,由于貿易術語體現出商品的價格構成,按不同的貿易術語成交,會表示出成交商品具有不同的價格,所以,有些人便把它當作單純表示價格的用語,而稱其為“價格術語”或“價格條件”。
  綜上所述,足見貿易術語具有兩重性,即一方面表示交貨條件,別一方面表示成交價格的構成因素,我們必須從貿易術語的全部含義來現解它的性質,正是由于貿易術語具有這兩方面性質,所以也有人稱之為“價格一交貨條件”(Pricre-Deliverde Terms)。
  三、貿易術語的作用 
  貿易術語在國際貿易中起著積極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1)有利于買賣雙方洽商交易和訂立合同
  由于每種貿易術語都有其特定的含義,而且一些國際組織對各種貿易術語也作了統一的解釋與規定,這些解釋與規定,在國際上被廣為接受,并成為慣常奉行的做法或行模式。因此,買賣雙方只需商定按何種貿易術語成交,即可明確彼此在交接貨物方面所應承擔的責任,費用和風險,這就簡化了交易手續,縮短了洽商交易的時間,從而有利于買賣雙方迅速達成交易和訂立合同。
  (2)有利于買賣雙方核算價格和成本 
  由于貿易術語表示價格構成因素,所以買賣雙方確定成交價格時,必須要考慮采用的貿易術語包含哪些屬費用,如運費,保險費,裝卸費,關稅,增值稅和其它費用。這就有利于買賣雙方進行比價和加強成本核算。
  (3)有利于解決履行當中的爭議
  買賣雙方商訂合同時,如對合同條款考慮欠周,使某些事項規定不明確或不完備,致使履約當中產生的爭議不能依據合同的規定解決在此情況下,可以援引起有關貿易術語的一般解釋來處理,因為,貿易術語的一般解釋,已成為國際慣例,并被子國際貿易界從業人員和法律界人士所理解和接受,從而成為了國際貿易中公認的一種類似行為規范的準則。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