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供應鏈論文

供應鏈管理是企業的致勝法寶

2008-8-6 14:2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本報記者 廖燕娟 實習記者 李膺博
    隨著北京奧運會的臨近,越來越多的進口奧運物資經赤灣集裝箱碼頭進行報檢、通關。蛇口海關及國檢為奧運物資設立了專門窗口,實行優先通關政策,保證奧運物資及時、快捷地順利通關。
    蛇口,這塊歷經30年滄桑巨變的熱土,在深圳經濟中一如既往地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曾幾何時,她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 “試管”、 “窗口”;曾幾何時,她孕育了招商銀行、平安保險、中集集團、開發科技、金蝶等一大批叱咤風云的知名企業;曾幾何時,她孕育出王石、麥伯良、馬蔚華、馬明哲、任正非以及丁克義等名聲顯赫的 “風云人物”……
    丁克義,高級經濟師、工程師,196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歷任秦皇島港務局局辦主任、副局長,招商局漳州開發區總經理,中國交通基建投資公司總經理,香港招商局倉碼有限公司總經理,招商局蛇口工業區黨委書記、總經理等職。在擔任招商局蛇口工業區總經理和招商局物流集團董事長期間,積極推動招商局物流集團發展,并使其迅速成為國內有影響力的現代物流企業。
    2008年8月1日, 《現代物流報》記者第一次走進丁克義的辦公室。這位物流界的權威,在談到物流時講得頭頭是道、游刃有余。
    天時地利組建招商局物流集團
    20世紀90年代初,物流還是一個新名詞,國內大部分企業并沒有物流的概念,只是將其理解為 “后勤”。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作為改革開放前沿的深圳對新事物反應迅速,派出一些專家學者出國考察學習,開始對現代物流有了初步的認識。深圳于1997年首次提出要建設物流中心城市;1999年通過決定,將物流產業定位為三大支柱產業之一。
    招商局從交通運輸業起步130多年來,從未間斷過在港口、碼頭、倉儲、運輸等領域的投資與發展。早在1995年,招商局抓住許多國際知名產品要在中國尋找配送公司的機遇,與新加坡科技集團合資成立新科安達公司,率先在國內做起了第三方物流。而這個時期的新科安達公司也只是傳統意義上的 “運輸公司”,跟現代物流相去甚遠。為了改變這一狀況,1998年,身在香港的丁克義被調派到蛇口工業區,開始從事現代物流實踐工作。
    丁克義抓住招商局原有的產業基礎和優勢,開始實施以安達公司為龍頭的、向現代物流業積極轉化和升級的經營策略和方針。2000年,招商局集團整合集團內與物流相關的資源,成立招商局物流集團。當時,在集團戰略方針的制定上遇到多種爭論。一種認為物流行業需求巨大,應該走輕型發展之路,即企業只需制定方案,資源到社會上去找。那時的新科安達走的就是這條路,他們為高露潔這樣的大企業做配送服務,大部分倉庫和車隊都是租來的,對資源的投入較少。但在丁克義等人看來,這種輕型發展
    模式不適于招商局物流集
    團。因為招商局物流有招
    商局原有的產業基礎、人
    力基礎及人才儲備的優勢,
    而輕型發展模式涉及到社
    會誠信,車隊管理難度加大
    的問題。綜合考慮,招商局
    物流集團的戰略定位于復
    合型的發展戰略,既重視方
    案的制定、過程的操作、營
    運的效益,也注重技術設施
    的投入,并且是標志性的、
    有重點地投入,在深圳、上
    海建立自己的倉庫和車隊,
    同時吸納其他倉儲、運輸
    企業加盟。
    2004年, “招商局物流”被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評為惟一一家 “中國物流示范基地”。這標志著招商局物流戰略路線選擇的正確性,也標志著招商局物流品牌地位獲得了中外物流界的廣泛認可。
供應鏈管理推動發展
    自1998年開始從事物流實踐活動至今,丁克義對物流基礎理論、物流企業經營管理、區域物流發展,尤其是對中國物流市場和物流企業的經營管理有深刻認識和獨特見解。退休并沒有讓丁克義閑下來,他仍然活躍于物流行業的各種會議和論壇上,為促進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努力著。
    如今,油價上漲等諸多因素造成很多物流企業不堪重負,但在丁克義看來,油價上漲造成運輸成本提高,這不僅僅是物流行業遇到的問題,社會其他各種生產資料成本都在上漲。物流行業成本要素很大一個比重源于過路過橋費,相關職能部門要關注這一問題,物流企業也要積極應對,提高增值服務。
    說到物流企業的運作問題,丁克義認為供應鏈管理至關重要。企業全球化的高速發展正在改變傳統的市場競爭法則,一個企業的成敗不僅取決于它是否能有效地發揮組織機能,更需要在這個全球化的信息社會里具有協同工作的能力,因此供應鏈管理變得異常重要,而供應鏈管理必須打造物流信息平臺。因為物流是一定的資金、物資和信息的高效有序流動和交互,這三者是物流的三要素,共同組成相互配合的一個整體,缺一不可。而目前很多企業只重視硬件建設,大量的投入在倉儲構建、引進設備和資金上,卻忽視了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嚴重阻礙了信息的及時傳遞與整合,導致很多項目投產后卻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在管理上存在很大的漏洞。
    在丁克義看來,搭建高效信息平臺,可以最大限度整合資源,實現“鐘擺式運輸”。有效的信息平臺,可以解決客戶需求多樣化、部門間甚至企業間協同作業、運輸倉儲效率等一系列難題,實現提升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縮短交貨期和降低庫存的目標,進而整合自身資源,優化企業配置,提高企業利潤,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說到這里,丁克義問記者: “你們知道啤酒要在什么時候喝最好喝?”然后笑著說起了招商局物流與青島啤酒的成功合作。招商局物流與青島合作后,青島啤酒銷售公司創造了中國企業的奇跡,流轉天數是啤酒行業當中最快的。華北地區、山東地區、遼寧地區,任何一個地方需要啤酒可以馬上送到。在青島喝啤酒,生產日期一個禮拜以上的都沒有人喝,啤酒不是放的時間越長越好。物流高效的運轉提高了配送準確率,而啤酒最核心的問題是新鮮度管理,就是看誰家啤酒新鮮。當時招商局物流提出一個理念像送鮮花一樣送啤酒,要讓啤酒新鮮,提高物流服務的增值效應。
    無論是加強供應鏈管理還是搭建信息化平臺,都是為了給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物流行業也漸漸由單一的運輸服務行業向多元化服務行業過渡,為滿足客戶的需求,將服務范圍不斷地擴大,把服務程度不斷地加深,服務質量不斷地提高。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