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鑄管理新哲學
2008-8-5 14:2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兵法謀略典籍浩如煙海,《孫子兵法》是其中的精華,被國內外無數政治家、軍事家和企業家等人士奉為經典,將其作戰韜略巧妙、創造性的應用于所在領域;遺憾的是,中國部分企業家卻對其中的謀略知之甚少 。
常言道: “商場如戰場”。 “商戰”與 “兵戰”都是盡可能多的調動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通過對抗征服對手,以實現一定的組織目標。
《孫子兵法》總結提取了當時戰場上生死博弈的規律、方法和技巧的精華,不僅成為古代將士征戰南北必備圣典,而且其所揭示出的抗爭哲學,對人類所有的對抗性競爭活動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當然,也包括商業競爭。
立于不敗之地
《孫子兵法》有云: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即先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創造有利于自己作戰的戰場態勢,使自己處于不可戰勝的優勢地位,然后以逸待勞,等待機會,發現并及時抓住敵人可以被我戰勝的時機。
要做到不可戰勝,關鍵在于充分挖掘自身潛力,營造有利于自身優勢發揮的環境;至于能否戰勝敵人,則要時刻注意敵人是否出現失誤,給我方以可乘之機。然而,最重要的是抓住有利時機,利用自身的不可勝之基,將其制服。
孫子認為: “故善戰者,立于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孫子兵法強調的 “立于不敗之地”非常高明,因為戰略的目的是達到目標,而實現預期目標的最好方式是付出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成果。
在主動進攻之前,要先做好防御工事,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而后,抓住打敗敵人的機會抓住有利戰機,將其一舉殲滅。
縝密的部署中,靈巧的行動下,展示的是中國人獨到的智慧。要實現指定目標,并能把自己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一定要有穩固的根基,這就是孫子兵法中所謂的“無死地”,這是戰爭的最高原則。
企業管理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先采取防御措施,穩固根基,為“不可勝”。
企業防御主要包括以下基本要點:
防止重大人事動蕩;控制現金流的平衡;防止組織失控;應對突發危機事件;在此基礎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組建高效管理團隊,提高運營能力。
企業經營者要學會在 “先為不可勝”的基礎上進行運動中的戰略轉移,發現并利用 “待敵之可勝”之機。
當企業資源處于劣勢,市場競爭的白熱化使行業利潤下降,市場前景不佳時,采用防御型戰略;當企業資源處于劣勢,但市場環境機會較好時,采用鞏固發展型戰略;當企業有較強的資源優勢,市場競爭白熱化使行業利潤下降,市場前景不佳時,采用競爭轉移型戰略;當企業資源優勢較強,市場前景較好時,采用進攻擴張型戰略。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孫子兵法》在首篇《計篇》中便開宗明義地指出,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為此,要求戰爭指揮者在戰前要認真分析敵我雙方的優劣勢所在,做到“未戰而廟算勝”。
如何做到“未戰而廟算勝”呢?
《孫子兵法》進一步指出,要不惜重金使用間諜,以充分掌握敵情。出于慎戰的考慮,孫子告誡戰爭指揮者,“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怪而致戰”,作戰要有合理的根據。
企業決策如同帶兵作戰,前提是對競爭者的情報、信息收集,而是否能在第一時間采集到充足、正確的信息是決策的依據和關鍵。
企業經營包含幾個“流”,即以采購、庫存、生產、產品調配為主線的物流;以訂單、客戶管理為主線的商流;以銷售結算、財務數據報表為主線的資金流;以員工各項人事基本數據包括員工進、轉、退、離等日常人事移動為主線的人流。
企業經營是物流、商流、資金流、人流相互作用的結果,而企業的信息流是物流、資金流、商流、人流聯系的中樞和紐帶。
因此,無論是企業重大決策還是日常經營,不但要掌握充分的內外信息,而且要對其進行有效分析、整理,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作出正確決策、保證日常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
“道、天、地、將、法”
《孫子兵法》認為,成功的基本要素包括道、天、地、將、法 。首先是道,然后一分為二是天、地;再把它合起來是將,再產生法。
一.用兵者要為“道”。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可與之死,可與之生,民弗詭也。”意思是說,國君施行仁政,以恩信道義體恤民眾,則民眾便與國君上下一致,同心同德,可以為國君出生入死,而不違抗。
從經營管理來看,就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根本利益是相一致的,以人為本,提高員工的歸屬感,取得員工的支持,滿足顧客需要,取得顧客的信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二.用兵者要知 “天”。
“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意思是順天時,因 “時”制宜。
從經營管理來看,就是要抓住市場機遇,順應市場的變化,特別是要及時、靈敏的發現消費者偏好的變化。企業不僅要適應和利用自然環境的變化,還要適應和利用經濟景氣周期、產品生命周期、企業生命周期等經濟規律,適應和影響政府的政策,創造環境。
三.用兵者要知“地”。
“地者,高下、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意思是說要知地利,因地制宜。
從經營管理來看,企業要及時熟悉和掌握市場需求、市場容量、市場競爭的變化情況,捕捉多方面的信息,以便全面了解市場行情,從而選擇適合自身實際情況的經營策略。
四.用兵者要善于用“將”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意思是說要知人善任,即選用將領的標準是 “智、信、仁、勇、嚴”。
從經營管理來看,就是在選拔人才時要做好用人決策。
《孫子兵法》強調的 “將”的五個標準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任用部下同樣具有深刻的借鑒意義。
智:專業知識,生活常識,人生閱歷;信:自信于己,施信于人,取信于民;仁:體恤下屬,以己推人,給人機會;勇:勇于冒險,敢于說不,勇于認錯;嚴:嚴于律己,嚴格要求,賞罰分明。
五.用兵者要知 “法”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曲制是指軍隊的組織編制及組織運行方式;官道指職責分工;主用是指物資供應。
從經營管理來看,就是要規劃設計企業的組織運作方式、指揮系統,明確崗位職責與分工、激勵與懲罰,使物流暢通。
《孫子兵法》中“道、天、地、將、法”的戰略思想,從經營管理來看,要求企業經營者從目標一致性、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用人決策、組織設計、職責分工、物流設計方面系統地策劃。
《孫子兵法》的軍事思想不僅展示了作戰的哲學,而且還從另外一個層面詮釋了當今競爭對抗性活動的智慧,對企業商戰同樣具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