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際化物流服務流向流量特點分析
據浙江省電子口岸的統計數據,我省進出口物流的前五個國家(地區)分別為日本、韓國、臺灣、美國和中國(轉口貿易部分),總額達到213.83億美元,占我省進口物流總額的55.9%,前10名國家地區進口物流總額達到267.03億美元,占到我省進口物流總額的69.8%,進口物流相對比較集中。我省國際出口物流的前五個國家(地區)分別為美國、日本、德國、香港和英國,總額達到424.35億美元,占我省出口物流總額的42.0%,前10名國家(地區)出口物流總額達到567.8億美元,占我省進口物流總額的56.3%,出口物流相對比較分散。
從國際物流區域分布來看,我省國際進口物流主要集中在寧波和杭州,兩地進口物流總額超過100億美元,分別達到134.4億美元和109.9億美元,占到全省的63.6%;其次是嘉興和溫州。國際出口物流方面,寧波、杭州和紹興三個地區都超過100億美元,分別達到287.7億美元、199.9億美元和105億美元。
表:2006年浙江省按國別前十名國家進出口量情況
進口國別 |
2006年 |
同比增減(%) |
出口國別 |
2006年 |
同比增減(%) |
64.23 |
13.6 |
美國 |
219.33 |
36 | |
韓國 |
53.21 |
40.6 |
日本 |
81.93 |
9.18 |
臺灣 |
46.71 |
31.7 |
德國 |
54.23 |
29.7 |
美國 |
28.38 |
11.9 |
香港 |
35.96 |
29.5 |
中國 |
21.30 |
144.2 |
英國 |
32.90 |
28.9 |
德國 |
16.12 |
13.5 |
意大利 |
32.60 |
33.2 |
泰國 |
10.65 |
52.5 |
韓國 |
32.05 |
55.4 |
沙特阿拉伯 |
10.19 |
13.9 |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
30.62 |
20.5 |
印度 |
8.14 |
3.57 |
西班牙 |
24.17 |
24.3 |
加拿大 |
8.10 |
36.1 |
法國 |
24.06 |
21.3 |
數據來源:浙江省電子口岸
2、國際物流運輸方式構成特點分析
江海運輸是我省國際物流的主要運輸方式,進口運輸達到304.86億美元,占到國際進口物流的79.6%,出口運輸達到880億美元,占到國際出口物流的87.2%,汽車運輸在國際進出口物流中所占比例很小,但隨著集裝箱卡車運輸半徑的不斷擴大,近年來發展勢頭很猛,2006年進口物流同比增加106.4%,出口物流同比增長40.9%。
表:2006年浙江省進口運輸方式統計 單位:億美元
運輸方式 |
進口金額 |
同比增減 |
出口金額 |
同比增減 |
江、海運輸 |
304.86 |
19 |
880.68 |
29.3 |
鐵路運輸 |
0.90 |
-50.6 |
1.88 |
18 |
汽車運輸 |
2.31 |
106.4 |
11.79 |
40.9 |
空運 |
74.37 |
59.1 |
113.23 |
49.5 |
郵運 |
0.06 |
-9.42 |
1.39 |
-1.64 |
其他 |
0.04 |
97.8 |
0.01 |
82.9 |
數據來源:浙江省電子口岸
3、國際物流商品類別構成特點分析
機電產品、高技術產品、對苯二甲酸、集成電路及微電子組件等是我省國際進口物流的重要商品構成,其中,機電產品進口物流總額123.77億美元、高技術產品進口物流總額67.44億美元,兩者之和占到我省國際進口物流總額的一半左右,高技術類產品占有比例相當之高。國際進口物流商品構成具體情況見表2-17。機電產品、服裝及其附件、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是我省國際出口物流服務的主要產品,分別達到423.9億美元、159.3億美元和138.1億美元,這與我省機電、紡織、服裝三大產業比較發達,出口能力較強的現狀比較吻合。
表:全省前20名進口商品情況分析
|
商品名稱 |
商品名稱 |
1 |
機電產品(含具體列名) |
機電產品(含具體列名) |
2 |
高技術產品 |
服裝及衣著附件 |
3 |
對苯二甲酸 |
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 |
4 |
集成電路及微電子組件 |
高技術產品(包括本目錄已具體 |
5 |
初級形狀的塑料 |
手持或車載無線電話機 |
6 |
廢銅 |
鞋類 |
7 |
電視、收音機及無線電訊設備的 |
家具及其零件 |
8 |
農產品 |
塑料制品 |
9 |
原油 |
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 |
10 |
乙二醇 |
汽車零件 |
11 |
鋼材 |
農產品 |
12 |
紡織機械及零件 |
燈具、照明裝置及類似品 |
13 |
鐵礦砂及其精礦 |
鋼材 |
14 |
未鍛造的銅及銅材 |
旅行用品及箱包 |
15 |
紙漿 |
電線和電纜 |
16 |
苯乙烯 |
床墊、寢具及類似品 |
17 |
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 |
未鍛造的銅及銅材 |
18 |
液化石油氣及其他烴類氣 |
鋼鐵或銅制標準緊固件 |
19 |
原木 |
通斷及保護電路裝置 |
20 |
通斷及保護電路裝置 |
醫藥品 |
數據來源:浙江省電子口岸
4、重要港口對外集疏運(道路)物流特點分析
[1] 寧波港集疏運物流需求分析。2006年,是寧波-舟山港一體化的第一年,全省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5.1億噸,而寧波-舟山港的貨物吞吐量則沖破4億噸大關,在國內港口排位穩居第二,集裝箱吞吐量連上兩個百萬臺階,達到706萬標準箱,較上一年同期增長超過30%。到2010年,寧波港集裝箱吞吐量將達到1000萬TEU,2020年則將達到2000萬TEU。公路和城市道路是寧波—舟山港后方集疏最主要的運輸方式。寧波—舟山港公路及城市道路集疏運網絡可以劃分為公路集疏運線路(通道)和貨運樞紐(節點)兩方面。其中通往上海、杭州、金華、溫州方向的高速公路承擔港口對外中長途集疏運服務;疏港高速公路以及部分一般干線公路和城市道路是承擔短途集疏運的最主要運輸方式,同時也承擔著主要港區與對外中長途集疏運通道銜接的功能;公路貨運樞紐是港口集疏運貨物中轉、儲運的重要節點。
表:寧波港主要集疏運通道
集疏運方向 |
集疏運通道 |
上海方向 |
寧波繞城高速公路(或杭甬高速公路復線)一杭州灣大橋南接線 |
杭紹方向 |
寧波繞城高速公路一杭甬高速公路 (或杭甬高速公路復線) |
金華方向 |
寧波繞城高速公路一甬金高速公路 |
溫臺方向 |
寧波繞城高速公路一甬臺溫高速公路(或甬臺溫高速公路復線) |
[2] 溫臺港集疏運分析。2006年溫州市外貿集裝箱生成量約為33.25萬TEU。其生成量分布為:通過高速公路從寧波、上海港出運的集裝箱量合計為24.73萬TEU,其中:寧波港21.09萬TEU,上海港3.64萬TEU,從分水關出口的合計為2.52萬TEU;2006年到寧波港、上海港和義烏拼箱量約2.3萬TEU,占總生成量6%;2006年溫州港外貿集裝箱出口2.5萬TEU。
綜觀2006年溫州市外貿集裝箱生成運輸方式,通過公路、鐵路運輸總量為30.75萬TEU,占總生成量的92.48%,而港口水路僅承擔了7.5%的運輸量。在溫州地區外貿出口以每年30%左右遞增的情況下,集裝箱增長的生成量實際上都通過陸路運輸出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溫州港外貿集裝箱重箱出口運輸發展緩慢。
表:溫臺港主要集疏運通道
集疏運方向 |
集疏運通道 |
寧波方向 |
甬臺溫高速公路(或甬臺溫高速公路復線) |
金華方向 |
甬臺溫高速公路一上三高速公路 |
杭州方向 |
溫州繞城高速公路一諸永高速公路 |
麗水方向 |
溫州繞城高速公路一金麗溫高速公路(龍麗溫高速公路) |
閩北方向 |
甬臺溫高速公路(或104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