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鋼”的競爭定位(上)
2008-8-28 13:3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中國鋼鐵產業網CEO 宋雷
“河北大鋼”作為一個新的超大型企業,需要盡快梳理自己的競爭策略,發掘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軟實力。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實現持續盈利能力的關鍵。 “河北大鋼”競爭定位,應該是在客觀衡量企業現有資源和可持續獲得資源的基礎上確定的競爭體系。這需要企業依據發展戰略,立足現在、著眼未來;立足河北、面向世界;立足鋼鐵、研究多元。并按照SWOT競爭分析理論,理清企業的優勢和劣勢,找準企業的威脅和機會,從而發掘出自身的核心價值優勢。
按照國家 《鋼鐵產業發展政策》,“到2010年,通過聯合重組,將形成兩到三個3000萬噸級、若干個千萬噸級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大型鋼鐵企業集團;國內排名前十位的鋼鐵企業鋼產量占全國產量的比重達到50%以上”。實際上,這個計劃將提前實現。按照現有大型鋼鐵企業各自的規劃,寶鋼計劃在2010~2012年以前,實現鋼鐵產能8000萬噸以上;鞍本鋼鐵近期規劃產能將超過5000萬噸;山東大鋼和 “河北大鋼”現有產能已經分別超過3000萬噸。另外還有沙鋼、武鋼、首鋼等的快速擴張戰略都在實施中。可以預見,到2010年,上述大鋼的各自產能都將超過3000萬噸,且總產能可能要達到3億噸以上。這不但將進一步加劇目前鋼鐵產業的供求危機,并且會將產業競爭平臺不斷抬升。預計未來的鋼鐵產業競爭將向大型化和高端化發展。企業競爭從形式到內容都將發生變化,內功搏殺更趨激烈。
“河北大鋼”國內的主要競爭對手寶鋼、鞍本、沙鋼、首鋼、山鋼等,都是獨具競爭力的一流企業。這幾家企業 “連橫合縱”,不斷拓展生存空間,給對手實施戰略擠壓。寶鋼集團公司董事長徐樂江明確提出了寶鋼2007~2012年的戰略目標:鋼鐵主業綜合競爭力進入全球前三強,世界500強排名進入200名以內。同時,提出了圍繞 “規模擴張”的未來發展主線,實現從 “精品戰略”到 “精品+規模”戰略的轉變和從 “新建為主”到 “并購為主”的擴張方式的轉變,不斷提升寶鋼綜合競爭力,引領中國鋼鐵行業的發展。
“河北大鋼”位居中國鋼鐵產業第一大鋼的地位很短時間內已經被寶鋼重新超出。但我們認為,第一并不是最重要的,但第一集團一定是不同的。以 “河北大鋼”現有的規模,已經進入世界鋼鐵第一集團的行列,今后面對的將會是世界一流企業。因此,新集團的競爭定位必然要高于過去。
開放的企業文化是促進企業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對此, “河北大鋼”應該虛懷若谷,認真學習。在國內,我們不但要向寶鋼全面學習,而且要向鞍鋼、首鋼、武鋼等老國有企業和沙鋼等民營企業學習各自的優勢。鞍鋼近幾年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取得了驚人的進步,重新煥發生機;而民營企業的龍頭沙鋼集團不但產能已經排在唐鋼集團的前面,而且各種經營指標都是國內領先,比如沙鋼已經實現了負能煉鋼。我們更要向國際一流的鋼鐵企業看齊,向米塔爾、新日鐵、浦項等學習。全球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都有自己清晰的競爭定位,也都在此定位基礎上,不斷尋求競爭優勢。世界500強的鋼鐵企業大都十分注重提高產品質量和研發高附加值產品,比如新日鐵就是典型的技術領先型企業,其擁有的專利數是米塔爾兩倍,幾乎取得了ISO9000系列產品質量的所有認證書,并最終發展成擁有世界一流鋼鐵生產技術、一流產品質量的世界知名企業。又如浦項于1989年下半年成立 “鋼鐵工業提高附加值促進委員會”,在全公司范圍內開展 “21世紀鋼鐵運動”,還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圍繞汽車用鋼板,小銹鋼冷軋板等四大戰略品種投資進行技術更新和技術改造,取得了韓國壟斷性的競爭優勢。
世界著名管理學家波特 (Porter)在對行業結構進行深入分析并在廣泛研究不同企業成敗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三種基本競爭戰略第一種是成本領先戰略,它主要依靠追求規模經濟、專有技術和優惠的原材料等因素,以盡可能低的成本 (低于行業平均水平以下)提供產品和服務,來獲得較高的利潤和較大的市場份額。第二是差異化戰略,這種戰略依賴于基礎產品、銷售交貨體系、營銷渠道等一系列因素,為顧客提供附加價值,以它的一種或多種特質在產業內獨樹一幟。第三是目標集聚戰略,這種戰略著眼于產業內的一個狹小空間作出選擇,即選擇產業內一種或一組細分市場,并量體裁衣為其服務而不是為其他細分市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