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率、低成本的供應鏈已成“落伍一族
2008-8-2 13:4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企業正在向一個動態的、實時的供應鏈轉變。與傳統的供應鏈相比,它可以更迅速地響應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使用信息來洞悉變化和重新分配資源。
你通常如何判斷供應鏈的有效性?如果你的回答還只是“高效率、低成本”的話,那就需要增加緊迫感了,因為很可能你會被淪為“落伍一族”了。
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是,供應鏈的有效性不僅僅是高效率和低成本,它還意味著通過創新產品和服務來適應業務需求、響應供應鏈變化,從而創建一個整合的價值鏈來實現創收和盈利。
因客戶隨需而變
主持人:IBM商業價值研究院的一項研究發現,許多企業正在向一個隨需而變、以客戶為導向的供應鏈演進。并認為一流供應鏈的共性在于:擁有通過創新產品和服務迅速響應需求變化的能力。你們的供應鏈“隨需而變”了么?
張力:如何更好的以客戶為導向是我們供應鏈管理系統升級的重要目標之一。如何把客戶的需求通過供應鏈管理改進業務以及推進產品創新,是我們正在進行的工作。
王革:促使宅急送做出業務改變的原因是客戶,在具體工作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也是客戶。宅急送的客戶服務中心已經不是一個通常的處理售后服務的部門了,它同時還必須兼有咨詢解決方案,搜集客戶要求等重要職能。
劉秀軍:餐飲行業對供應鏈的要求非常高,如何保持適當的庫存(既滿足客戶需求又不造成原材料擠壓)是很難達到的平衡。我們的做法是給各配送中心設定一個庫存的上下限,超過最高警戒線就停止供貨,而達到最低警戒線的時候系統就提示自動補貨。另外,客服中心肩負著搜集客戶訊息的重任,任何客戶提到的需求都會經客服中心到供應鏈管理中心,供應鏈會提交相應的部門研究客戶的需求,很多新的口味都是這樣產生的。
主持人:以客戶為中心意味著很多層面上的調整,比如供應鏈的周期管理、新產品的研發、企業流程的再造等。在這些問題上,有什么好的解決方案嗎?
張力:以客戶為中心、滿足客戶的需求肯定要求企業進行流程再造。我們公司之前一直不擔心產品賣不出去,一味擴充網絡,盲目的增加業務和產量。到2001年年底,公司在中國遭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煩,庫存積壓極其嚴重,火上澆油的是,原材料還在源源不斷的進入。
這種情況使我們非常被動,一方面產品換不回貨款,另一方面積壓的原材料占據著大量的資金。而且采購部門、計劃部門、銷售部門各自為政,誰也不知道彼此的情況。很顯然要改變這種被動的局面,只有靠改革,讓公司能夠從采購、倉儲、生產、發配、銷售等各個環節把握住具體數據。
這些調整說起來很容易,但做起來卻相當困難。我們實行了全員行動的改革方式,就是讓企業的所有員工都參與到流程再造的過程中來,先讓他們對將要實施的流程有很高的認同感,接著還要讓他們具體參與到實際工作中去。
但供應鏈管理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供應鏈的周期管理的確是我們遇到的棘手問題:因為高效的供應鏈要求在時間上要能夠嚴格控制,流程進行到哪個環節都不能有少許的拖延,因為一旦長時間的拖延,整個流程就不可能靈活反應了。
系統與流程再造的吻合問題也很棘手。這要求有專業的人士不斷的發現系統問題,并第一時間提出修正方案。這個工作聽起來容易,但做起來異常困難,因為有洞察力的人未必能夠提出解決方案,而能夠提供解決方案的人往往在發現這個問題時,它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只能選擇和供應鏈一起摸索。
王革:從接到客戶的要求開始,宅急送就啟動了各個系統,為滿足這個要求而努力。宅急送的內部管理系統進行了相應的轉變,以前基本上很多部門是相對平行獨立的,比如客戶需要快遞服務就直接把單子下到快遞部門,接到單子后,快遞部門就按照固定的工作流程為其服務,至于該客戶是否同時下單到倉儲部門,快遞部門就不過問了。
但現在不一樣了,為了配合一體化的服務方案,宅急送專門獨立出了一個接單中心,把分散在各個業務部門中的所有接單部門統一起來,也就是客戶的要求都集中在同一個部門內,由該部門統一向各個事業部下達指令。
除了統一下達指令的接單部門外,還需要有一個開放的信息系統支持運作。計劃和信息共享貫穿于整個解決方案的始末。
力爭與供應商和客戶“端對端”
主持人:不錯的供應鏈一定是一個企業與重要客戶、合作伙伴、供應商和服務提供商端對端整合的供應鏈,并在這樣的整合過程中,實現供需同步。要想達到這樣的目標,有哪些關鍵因素?
張力:企業進行供應鏈改革其實并不是本公司自己的事情,供應商和客戶整體參與才能理順整個流程。
我認為與供應商和客戶之間達到協作效果的基本要求是“分享”,就是要讓其他公司了解自己公司的運營模式與決策機制,然后能夠在共同目標的指導下做出一些調整來配合供應鏈一體化的要求。除此之外,這個分享還包括自己公司的生產目標、采購計劃、銷售計劃、科學技術等以前被認為是商業機密的環節。
我們公司的流程再造從制定計劃開始就把供應商和客戶擺在與自身生產同一條線上了:整個計劃方案包括供應商的合作方案、本身的銷售生產供應計劃和客戶方案。
與供應商的合作,我們主要通過供應商庫存管理系統、客戶管理系統兩個系統實現。這種合作從始至終都需要一個開放的信息交流平臺,從這個平臺上,原材料供應商要能夠對我們的生產計劃和計劃實施程度一目了然,隨時隨地清楚我們生產已經用了多少原材料,然后確定什么時間補貨才能保證供應。
而從這個系統上,我們也要一目了然地看到供應商倉庫里還有多少自己公司生產需要的原材料,這些庫存能否隨時滿足自己的生產需求等等。
肖利華:服裝企業最大的瓶頸是高庫存與高脫銷并存,一方面庫存大,一方面發現暢銷款由于面料或生產周期長補不上。
對此,振威進行了改革。收回了產品營運部門的銷售管理權限,把生產計劃調度、庫存管理、客戶支持等職能均回收劃撥,負責產品市場開發的銷售人員獲得客戶資料后,由銷售管理部人員負責整理,按照規定格式填寫客戶資料表格,交給系統維護部,由系統維護部人員錄入到公司的供應鏈系統。在這多個部門的協作過程中,所有人員及過程都在供應鏈系統平臺上完成。
對話嘉賓:
某跨國公司供應鏈總監 張力
振威集團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總監 肖利華
北京宅急送公司供應鏈總監 王革
內蒙古小尾羊餐飲連鎖公司供應鏈總監 劉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