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信息化資訊

“后信息化時代”CIO職能如何轉變

2008-8-19 13:5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在完成ERP、辦公自動化和IT基礎設施等基礎信息系統建設后,CIO將會面臨哪些新職責? CIO的職能在未來會如何轉變?這些問題已經越來越多地被CIO們所關注。 
  經歷過信息化建設的初期階段,在CIO的統管下,企業開始突破IT建設各自為政、局部應用的困頓,從整個企業的角度考慮基于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整合的信息化建設。在這個階段,ERP、OA、CRM、SCM等一系列的信息系統不斷在企業中得以應用。這些系統的出現,讓越來越多的企業體察了信息技術與業務和管理相融合之后帶來的價值。CIO也通過這些系統的建設,改善和優化了企業的業務和管理流程,提高了企業運作的效率,進而使CIO的價值得以體現。
  目前來看,一些領先的企業再次走在了信息化建設的十字路口。在完成了ERP、OA和CRM等信息系統與IT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集成后,信息化建設的下一步的重點將會在哪里?如果是單純地深化這些信息系統的應用,CIO又如何為企業創造新的價值? CIO又該如何為此做好準備呢?
  為此,記者邀請到了神威藥業信息總監趙春雨、嘉蘭圖設計有限公司副總裁文永生、雙匯集團CIO劉小兵,就CIO在未來的職能轉變,展開了討論。
  在討論的一開始,三位可否先談談在你們看來,現階段CIO為企業創造的最大價值是什么?這些價值又是通過哪些途徑創造的?
  文永生:大多數企業IT負責人現階段為企業創造的最大價值,主要表現在這么幾個方面:第一,通過IT基礎設施的規劃與建設,建立起企業面向未來3 ~ 5年的可持續、可擴展的IT技術平臺,為通過IT手段提升業務管理能力、保障信息安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第二,通過OA、ERP、電子商務初級應用,使得企業的管理規范化、流程化成為現實,運作效率、管理的透明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絕大部分大中型企業對于IT在管理和業務等方面的價值有了真切的感受,也積累起一個具有一定管理水準的IT團隊。富有遠見的企業領導者已經開始把IT看成了未來業務創新重要的依靠力量。
  劉小兵:從現階段來看,我覺得CIO為企業創造的最大價值,是通過一系列的信息系統優化和改善業務、管理流程,使企業整體運行效率呈現出一種加速提高的趨勢。成本下降、訂單響應周期縮短、資金占用降低、資金周轉率加快所帶來的企業盈利增強、抗風險能力增強以及應對市場變化能力增強等效果越來越突出。
  這樣的應用效果是由信息系統的整合效應帶來的,簡單的比喻就是“1+1+1>3”。
  趙春雨:CIO所能創造的價值,往往與CIO在企業所處的地位有很大關系,而這又要根據企業所處的行業、業務對IT的依賴程度和最高決策者對待信息化的態度而定。通常來講,CIO如果想充分發揮出這個職位的價值,至少需要是高層管理團隊的一員,屬于企業決策委員會的成員,這樣才能有足夠的權力影響企業的戰略實現和重大資源的分配。
  CIO在目前能夠為企業創造的最大價值自然是推動業務的發展,主要是通過導入高效率的管理信息系統,為企業的戰略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改善和優化企業的運作環境和模式,進而提高生產和管理效率、降低協調成本,使用決策系統降低風險、幫助企業找到有效的發展方向。
  目前來看,一些領先企業已經完成了IT基礎設施、辦公自動化和ERP等基礎系統的建設,你們覺得這類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重點會朝著什么方向轉移?
  劉小兵:針對這個問題,我覺得信息化建設的重點,應該根據企業規模及業務發展需要來定,如果是中小企業,有了這些基礎的IT設施和信息系統之后,就基本可以了,后面的重點就是讓這些系統間實現信息共享,充分發揮這些系統的作用。
  對于跨地區、多業態的大型集團,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重點應該向支持企業做分析決策的縱深方向發展,例如綜合查詢、數據挖掘、知識管理、智能決策支持等功能模塊。因為隨著IT與業務的融合日益緊密,信息化逐步被賦予更多、更重要的職責,從工具向戰略性手段轉變;從業務需求驅動IT系統的實施,向IT引領業務的開拓和發展轉變,這時信息能否實時精確傳遞共享,將會直接影響著全局的戰略決策及把控,可以說沒有信息化無異于盲人走路。
  如果企業內部存在信息孤島,實現數據挖掘還是有障礙的,這時很多企業會遇到系統整合的問題,現在大家都熱衷于SOA,正是為了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之前企業是信息系統大集中的架構,不管是對CIO還是企業都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因為其本身是數據和應用的集中統一,而且很綠色、很省心。
  文永生:信息化建設該朝什么方向發展,還是要取決于業務所面臨的挑戰是什么,畢竟不管什么時候,信息技術與業務融合的趨勢都不會變。
  這里我想提兩個宏觀形勢,按照WTO的游戲規則,很多行業都已經逐步對外開放,越來越多的國外企業進入中國,利用他們在品牌、產品服務、管理、資金方面的優勢爭奪中國市場;與此同時、西方發達國家近幾年抬頭的貿易保護主義、知識產權壁壘以及中國在制造成本方面的優勢逐漸減弱。再加上人民幣升值、歐美發達國家的經濟下滑,可以這么說,中國企業無論在全球市場還是中國市場上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因此,企業必須進行技術、管理方面的創新,以提升自身在產品/服務、運營效率、業務模式等方面的競爭力。今年4月份發布的一份全球CEO調查顯示,來自40多個國家、32個行業的1130名CEO中,有83%的人預計未來將會進行重大變革,這也正好印證了以上的判斷。因此CIO必須要站在企業業務變革、業務創新戰略的角度來看待IT規劃和信息化建設未來的道路,要在“I”的內涵中注入更多創新(Innovation)的元素,而不要一直停留在信息(information)這樣一個層次上,也就是說把握IT的發展趨勢和未來業務價值,為企業變革、企業創新提供戰略支持。
  具體來講,我覺得首先IT必須能夠在業務流程優化、業務模式創新方面擔當起重要的角色,運用新的IT和互聯網技術幫助企業建立起在產品研發、供應鏈、營銷渠道等方面的新優勢。
  趙春雨:現在我們都在講信息技術與業務和管理的融合,我們全部的基礎工作也都是圍繞這樣的主題所開展的。那么在信息技術與業務和管理的融合達到一定階段之后,我覺得信息技術與決策的融合將會成為另一個新趨勢,因為正是有了現階段的信息技術與業務和管理融合的基礎,才使得信息技術與決策的融合得以實現。
  因此,在下一個階段,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其一是進行決策系統的建設,幫助企業對未來進行預估,降低風險。其二是繼續推進信息技術與業務的融合,轉變企業的業務運作方式,成為電子商務化的企業。
  信息化建設重點的轉移,必然會帶來CIO職責的變化,是這樣嗎?
  趙春雨:在目前,大部分企業還處在IT基礎設施和ERP等基礎信息系統的建設后期和應用深化的階段。CIO的工作主要是信息技術的導入者、新管理工具的引入者、企業業務變革的推動者、企業戰略轉換的支撐者。一方面,CIO要負責信息系統的建設、維護、服務管理,和信息文化的建設;另一方面,又要不斷推進新工具、新方法和新思想的導入。CIO作為企業內部的“獨立服務供應商”,對IT資源的投入額、運用方法有主導權。
  在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從信息技術與業務和管理的融合向信息技術與決策的融合轉移之后,CIO的職責也會隨之變化,這將是毫無疑義的,甚至會發生革命性的變化。
  雖然一些領先企業已經在嘗試CIO職責的轉變,但是他們仍然沒有對此形成普遍的共識,我也只能基于我的理解和現實做一些預測。我覺得,信息技術與業務和管理的融合,使得CIO成為企業高級管理層的一員,信息技術與決策的融合,將會使CIO的地位進一步提升,成為高級決策者的一員。CIO在提供業務支撐和基礎上,將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為公司各項重大決策提供支撐,甚至參與到每一項重大決策中,成為真正的決策層的一員。
  文永生:新的形勢對于IT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CIO的職責將會隨之變化。Gartner曾經在2005年預言,隨著IT應用在企業中的持續深入,IT所扮演的業務角色會越來越重要,IT將可能關注一些從前被視為非IT的領域,比如業務戰略的規劃。IBM發布的《2006全球CEO調查》中顯示,企業CEO要求CIO具備驅動增長的能力,即使用技術手段來提高企業效率,支持更方便容易的業務集成,把握新的機會,運用信息技術來提供新的配送渠道、了解市場細分、培養全新的客戶洞察能力等。
  所以,CIO必須成為一個業務領導者,而不再扮演以前的傳統IT角色。Web2.0、存儲虛擬化、SaaS、RFID、3G、云計算……IT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CIO們必須擺脫對技術的迷戀,站在IT商業價值和企業環境相結合的角度,讓IT為企業業務模式創新、業務流程優化注入新的思想和方向。
  劉小兵:企業信息化的推進是一個螺旋式深化和上升的過程,在不同階段對CIO能力和職責的要求不同,因而CIO的角色也是不斷變化的。CIO不僅要具備技術技能、人際技能、概念技能、協調技能、業務技能等,同時還要隨著信息化建設重點的不同,不斷調整和增加所具備的技能。在具體的角色上,CIO正在經歷從技術型、戰術型CIO向戰略型CIO的轉變。
  技術技能就是指使用某一專業領域內有關的工作程序、技術和知識,完成組織任務的能力。人際技能也就是為人處事的能力。對于CIO來講,企業信息化初期更多的是扮演程序員、系統維護人員這樣的技術人員的角色,從事一些非常具體的工作。隨著各種各樣信息系統的不斷上線運行,溝通協調能力顯得尤其重要,也很有學問。對上要讓領導滿意,最好方法就是用事實說話,領導看到信息化的作用才是CIO最好的證明。同時,還要協調同級關系,要讓他們明白信息化不是在和大家“搶飯碗”,而是減輕工作負擔、提高效率的工具。另外還要管理好下面的IT人員,其中個人的威信和魅力很重要。
  概念技能是指縱觀全局,做好企業信息化規劃的一種能力。這點很有挑戰性,需要多年的工作經驗、人生積累才可能達到,是一個管理者綜合能力的展現。只有完全掌握這些不斷出現的新技能之后,CIO才可以成為一個戰略型的CIO。
  既然CIO的職能在未來會發生改變,CIO為企業創造的價值和創造價值的途徑是否也會隨之改變?
  文永生:是的。過去CIO更多地是處于被動地參與業務規劃和業務變革的階段。現在,要求CIO坐到公司決策會議的桌邊來,為業務創新提供戰略性建議。所以,CIO必須要學會去把握企業所處產業的宏觀走勢,熟悉企業自身的業務戰略和流程,并且前瞻性地去關注IT技術的發展和成熟的應用實踐,持續地去思考如何將IT與業務戰略有效地結合起來。
  劉小兵:信息化是一個復雜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凡是與信息化有關的事,CIO都有責任把它做好。所以CIO為企業創造的價值和創造價值的途徑并沒有什么定式,而是因企業實際情況和需求的不同而不同,因實際情況和需求的變化而變化。
  趙春雨:隨著信息技術與決策融合的新趨勢不斷顯現,信息技術和信息工具已經上升到了更高一個層面,在不同的層面,CIO為企業創造的價值和創造價值的途徑肯定會有不同。
  CIO需要充分把握不同的企業文化、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發展階段和不同的業務需要的差異,為企業引入不同的信息系統支持,在遵守IT發展基本規律的情況下,適時導入不同的信息系統,針對企業的具體業務進行有效支撐,發揮出信息系統的工具作用。
  那么在目前的工作中,你們是否已經感受到了這種潛移默化中的變化?能否舉個例子?
  文永生:在我目前所服務的企業,我們在建立IT團隊的初期就把長遠目標定位為打造業務創新的支撐力量。我舉一個小小的例子來說明,我們是處在深圳的一家工業設計化企業,所服務的客戶除了海爾、聯想等這些本土一流的企業外,也有來自于歐美的企業,比如湯姆遜、飛利浦等跨國巨頭。由于目前我們還沒有在深圳之外的地方設立分支機構,客戶希望及時知道他們交給我們的項目的進展狀況,但因為地域和時差等原因,溝通一直是個頭疼的問題。
  在2007年,我們啟動了一個項目,在我們的網站嵌入了一個簡單的客戶溝通系統,客戶只要一登錄該系統,我們內部項目管理系統中關于項目進展、階段款催收、客戶需要配合項提醒等信息,通過系統接口就可以實時地展現給客戶,同時客戶也可以把他們的意見、建議直接反饋在這個系統里面,信息會實時傳遞回內部項目管理系統,展現在項目成員的系統工作臺上,提醒他們及時對客戶做出響應。
  一個小小的IT工具就大大改善了我們和客戶的溝通問題,在我們的客戶管理方面我們相對于其他同行,可以說邁出了一大步。
  劉小兵:我做CIO已經8年了,對這種變化還是身有體會的。從剛開始自己干,到帶隊伍干,再到現在放手具體工作,專心IT決策思索,我對這種角色轉換體會非常深。
  2000年,我剛進雙匯集團的時候,就是一個干活的,可以說是身兼數職,程序員、數據庫管理員,還有網絡管理員的工作我都要做。我一直堅持一個觀點,作為CIO沒有技術知識肯定是行不通的。如果你對Java不懂,對網絡不懂,你就不知道從哪干起,沒有構思就不知道怎么干才好。后來招聘進來的IT人員,我還要教他們,帶隊伍一起干。有時候程序出了錯還要連續幾天呆在辦公室里加班。
  隊伍帶出來之后,我的溝通技能就越來越突出了。和IT技術人員講專業術語可以,但和領導、業務部門溝通時就得把專業的信息化思想轉化為大家都能聽懂,易于理解的語言。和同級的部門領導處理好關系也很重要,一方面要聽取他們的意見、要求,以便更好地開發,另一方面溝通的順暢與否關系到信息化推廣。
  我現在的工作職責已更多地從之前的狀態中脫離出來,思考未來信息化怎么支持雙匯集團的發展,未來信息化技術是什么樣的發展趨勢,如何在數據大集中的基礎上挖掘IT的更多值等,并且,我還要和其他公司高管們一起參與企業戰略規劃。
  為了應對這些變化,你們覺得CIO在能力和知識結構等方面,應該做出哪些改變?
  趙春雨:CIO已經不能只關注信息技術和信息服務,而要重點關注當信息系統替代了物質世界,業務活動主要是數字比特流的時候,公司的業務應該如何開展。如何充分理解和運用信息技術,革命性地改變公司的業務模式,甚至重新設計業務模式。CIO應該具備充分的商業洞察力,發現并實施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業務盈利模式。
  文永生:最近,在國外一個CIO論壇上,與會嘉賓就“CIO如何成功轉型為戰略性業務領導者”這個話題進行了探討。他們發現,著眼于未來的CIO應該在五個方面努力:把IT技術和企業的戰略意圖連接起來,用業務部門聽得懂的語言交流,參與到業務中去,要善于推銷IT的價值,為未來的變化做好準備。
  其實,國內很多優秀的CIO已經在上述方面有了卓越的表現,其他立志于將來成為真正的戰略性業務領導者的CIO們也應該在屬于所服務企業的行業研究企業自身商業模式、業務流程以及戰略規劃、變革推動、業務溝通、IT價值營銷等方面加倍努力,同時必須培養出一支具備很強的業務思考、流程管理和項目實施能力的新型IT團隊,為企業轉型服務。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