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產業協作推動福建省區域經濟持續協調發展

2008-8-18 13:1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火熱的八月,福建宏遠集團有限公司每位員工的干勁也一樣火熱,絲毫沒有受到今年初以來國際市場一些影響經濟的不利因素的影響。這種信心,很大一部分來自公司的一個重大利好消息———公司的竹纖維產業化項目在山區建甌正式落戶,僅僅2個月時間,項目的第一個工程5000噸竹纖維紡絲車間就已完成三通一平,進入施工,年底可投產。      
    宏遠集團的竹纖維產業化項目投資3.5億元,將建設從竹纖維紡絲、紡紗、面料到成衣的一整條竹纖維產業鏈。首期完成后年產值將達14億元,超過整個集團現有的近10億元的年產值,兩期全部完成后將超過50億元。 
    作為一家坐落于沿海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企業,宏遠緣何選擇山區作為新的戰略投資地?      
    “我們主要看中了建甌竹子原料、土地資源和勞動力資源豐富這三個優勢!惫居嘘P負責人對記者說。作為一家大型紡織企業,宏遠2002年落戶泉州后,即把目光瞄準納米材料、竹纖維材料等高新技術。前年底,公司開發的竹纖維針紡織品通過了省經貿委組織的鑒定后,即把竹纖維整個產業項目作為最重大的戰略投資。然而,新項目需要用地,公司所在的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土地資源相對緊張,用地成本較高,于是,他們就把目光瞄向我省廣闊的山區,經過多方比較,最終在建甌一舉拿下了3100多畝的土地。 
    對于宏遠把項目投向外地,泉州開發區也持支持態度。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游成志說,開發區經過幾年的發展,現正在進行轉型升級,一方面承接臺灣產業轉移,著力發展光電、汽車、電子、服務業等新興產業,另一方面推動紡織、制鞋、運動器材等傳統產業的升級。目前園區高新技術產業的比重還很低,這就需要“騰籠換鳳”,騰出更多土地資源給這些產業。要一下拿出3000多畝地給宏遠這樣的傳統紡織企業是不可能的,因此開發區鼓勵這些企業走出去到土地資源相對富足的山區發展。 
    宏遠這樣的沿海企業到山區謀發展已不是個例。今年5月13日,省外經貿廳和省政府農辦在南平聯合組織了福建省山海協作示范園區開發區項目對接會,組織沿海和山區的開發區面對面對接。對接會得到了沿海和山區開發區的一致好評,效果出乎主辦方的意料。對接會上,共有58個投資項目簽約落戶山區開發區和協作示范園,投資總額85.6億元,利用協作方資金近70.6億元。宏遠的項目也是在此次對接會上簽約的。此外,8個沿海開發區與13個山區開發區、協作示范園區結成對子,簽約了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協議,建立產業轉移對接的長效協作機制,將在人才培訓、信息交流、項目對接、建立產業轉移園等方面進行長期合作!皩訒男Ч⒎峭耆侵鬓k方的功勞。”省外經貿廳有關負責人說,“隨著兩個先行區建設的推進,沿海產業向山區梯度轉移已是大勢所趨,是沿海和山區的共同需求。政府部門只不過是因勢利導,按照市場規律搭建了一個平臺,加速這一進程。” 
    據介紹,福建省85個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去年以占全省1.4%的土地面積,創造了約占全省39.5%的工業增加值、60.54%的進出口總額和59.6%的外商投資。然而,我省開發區發展不平衡。一方面,沿海開發區發展較快,但也存在產業聚集度較低,或有企業無產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發展空間受限、發展后勁不足等問題,已有22個開發區國家核定的規劃面積已經開發完成,一些好的大的新項目難以落地;另一方面,地處山區的工業園區土地、勞動力等資源有比較優勢,但招商引資比較困難。 
    “這幾年,隨著海西交通體系建設的突飛猛進,交通瓶頸被打破。而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沿海產業向山區轉移正當其時,這也是產業轉型升級和優化結構,實現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笔⊥饨涃Q廳有關負責人說。 
    “現在我們每天排隊等著落戶的項目非常多!比萁洕夹g開發區有關人士說,開發區鼓勵一些有擴張需求的傳統產業企業向山區發展。“這幾年有不少來自山區工業園區的負責人來我們這里考察,我們都熱情接待。我們不怕企業走出去!边@位負責人說。 
    山海對接,給山區帶來了項目,給沿海騰出了產業升級的空間。 
    長泰縣經濟開發區對接廈門,融入廈門,與廈門按照“傳統產業互補、新興產業共建、協同配套發展”的原則,進行合理的產業分工與協作。截至去年底,園區從廈門就累計引進企業163家,投資總額達48.9億元,并依托廈門形成了體育用品、機械制造和光電照明三大主導產業。去年,長泰縣強勢挺進2007年度福建省“經濟發展十佳縣”行列,且高居第二位。 
    廈門湖里區與山區開展區域協作的除了長泰外,還有大田縣、連城縣,一大批項目從湖里轉移到這些地方。老工業區內的一般性傳統工業外移后,湖里把騰出的廠房經過重新改造裝修,吸引了一批電子信息、生物制藥、物流等高新技術產業企業,以及物流企業和各類研發中心的入駐。 “騰籠換鳳”,湖里區“騰”出了工業集聚力,“換”來了57%以上的年工業增長率,成功地實現了產業結構的調整。 
    隨著福建省山海協作示范園區開發區項目對接會的首次舉辦,我省產業山海對接已經從各地依據市場規律的自發行為,提升到省級政府部門搭建平臺引導發展的層次。 
    “本次對接會成功舉辦,充分說明了加強山海協作的必要性及其廣闊的發展前景! 省外經貿廳有關負責人說,這項工作要深入推進,關鍵要有效地突破行政區域界限,充分調動山區和沿海雙方的積極性,推動我省區域經濟持續協調發展。 (記者賴文忠 通訊員蘇金波 實習生林端 )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