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近期快遞糾紛增多時報提醒市民謹防快遞陷阱

2008-8-18 10:5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我市近期關于快遞投訴的案例有所增加,快遞騙術花樣也有所翻新。昨天,市物價部門曝光了三種快遞新騙術。市物價部門提醒市民,國家郵政局近期公布了《快遞市場管理辦法》,對快遞市場進行規范管理。規范標準雖然嚴格但目前執行效果并不理想,消費者和快遞公司之間的矛盾和爭議也層出不窮,市民在辦理快遞業務時,一定要多個心眼。    騙術1 瞞天過海 
  快遞公司隱瞞真實價格 
  案例回顧: 
  家住揚州的張同學在湖南上大學,8月初,他從湖南托運一臺電腦回揚州,快遞公司給了小張一快遞貨單,上面寫明收件人、地址、聯系電話、保險額度等基本內容,并告知張同學貨到付錢,快遞服務費用為95元。可是幾天之后,張同學到揚州提貨,揚州一快遞公司卻要求其支付215元。 
  雙方產生分歧,張同學向市物價部門舉報求助。經調查得知,該起價格糾紛與我市快遞公司無關。湖南快遞公司為招攬生意,故意向張同學隱瞞了真實價格。事實上,張同學的電腦從湖南運回揚州的途中還經過了武漢、常州等地,需收多項中轉費。而這些中轉費全部由揚州這家快遞公司承擔,所以張同學應該支付揚州該家快遞公司215元。 
  也就是說,張同學和揚州快遞公司都被湖南那家快遞公司給“忽悠”了。鑒于小張的學生身份,且事先并不知情。在市物價局的調解下,最終張同學向揚州快遞公司支付了105元(加收10元搬運費)。 
  維權支招: 
  小張遇到的這種情況只能到湖南去投訴那家快遞公司,但由于目前一些快遞公司執行的多是行業內部的標準,往往投訴很難具有法律執行保障效力,賠償問題爭議也頗多。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和小張一樣,是從外地快遞物品到揚州,那么一定要仔細查看快遞貨單,看其貨單是否直送至目的地,還是途中需要中轉。如果中轉,那中轉的費用是否在報價之內?在簽訂雙方快遞合同時要求快遞公司給出明確報價,避免因為隱藏的中轉費用問題而產生矛盾。 
  騙術2 貍貓換太子 
  顧客提貨單莫名被調包 
  案例回顧: 
  今年8月初,揚州某玩具公司業主郝先生委托揚州某快遞公司,將一批輕巧但體積較大的工藝品托運到青島給客戶曹先生。在檢查無誤后,雙方談妥托運費為1000元。結果這批貨到青島,青島那邊的快遞公司卻要求對方支付1500元。 
  “曹先生打電話告訴我,他去取貨時,發現提貨單根本就不是我在揚州填的那張,快遞費用從1000元漲至1500元。更為過分的是,當時在揚州我明確要求送貨上門,現在到了曹先生那邊卻變成了自提,如果要額外送貨就要加收80元送貨費。這樣下來,曹先生相當于要多付近600元,對我很不滿意,以為是我在故意欺騙他。”于是,郝先生只好向市物價部門投訴。 
  市物價部門經過了解發現,兩地價格出現差異,是由于揚州這邊的快遞公司從中牟利,“貍貓換太子”,做了兩個完全不同的快遞貨單,目前此案仍在進一步處理中。一旦證據確鑿,揚州該快遞公司將會受到嚴肅查處。 
  維權支招: 
消費者在托運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快遞公司。對于發票,一定要選擇顯示各種收費明細且加蓋公章的真實票據,并要主動向快遞公司詢問是否加收其他費用。消費者特別要注意的是,快遞公司提貨單一欄有“送貨”和“自提”兩個服務項目,選擇“自提”還是“送貨”一定要看清楚,千萬不要忽略,避免多付冤枉錢。  
  騙術3  賠不過一 
  快遞公司拒絕多次賠償 
  案例回顧: 
  吳小姐去年開了個網店,一個朋友給她介紹了揚州一家小快遞公司,雙方就快遞物品的費用達成口頭共識,快遞公司也承諾如若在快遞過程中造成物品的損壞,快遞公司將予以賠償。 
  7月底,上海一網上客戶看中了她網店中的一套“米奇”對杯,價格為75元。吳小姐找到該家快遞公司,談好費用為8元。幾天后,讓吳小姐鬧心的事來了,上海的網上客戶寄來照片,說米奇杯子壞掉一個,要求賠償。按照網上購物誠信往來,吳小姐再次發貨。可是第二次發貨,兩只被子都損壞了。吳小姐只好第三次發貨。 
  很顯然,兩次貨物損壞都是由快遞公司造成的。但當吳小姐要求該公司賠償時,該公司表示只能賠償一次。用快遞公司的話說,“我統共才收了你24元,怎么好賠償你兩次呢,我又不是存心想把貨物運壞的,所以責任要互相承擔。” 
  吳小姐認為,快遞公司在發貨前是檢查貨物是否完好的,那么,貨物出現損壞,就應該是快遞公司的責任,就算損壞100次,也要賠償100次。 
  維權支招: 
  經過調查,吳小姐貨物的損壞確實是揚州這家快遞公司在運輸過程中造成的,但是遺憾的是吳小姐和該家快遞公司沒有任何書面協議,所以很難解決實質問題。物價部門表示,投遞過程中因快遞公司出現了快件延誤、丟失、損毀和內件不符等情況,快遞服務企業應該對快件的損失進行賠償。不過,一切應以合同為準,否則證據難查。所以,廣大消費者要注意,在經常性地投遞易損商品的過程中,一定要以合同的形式約定損壞賠償責任。并且最好明確告之物品的易損特性,提醒快遞公司妥善投遞。 
  鏈接 
  快遞違規最高罰3萬元 
  違反國家規定,收寄禁止寄遞物品;對信件以外的快件沒有當場驗視內件……今后,違規企業最高被罰3萬元。 
  今年7月,交通運輸部公布實施《快遞市場管理辦法》。辦法規定,不得收寄禁寄物品;不得違法泄露用戶信息;不得私自開拆、隱匿、毀棄、扣留、倒賣快件等。同時要求企業建立收寄驗視制度。對用戶交寄的信件以外的快件,應該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當場驗視內件,當面封裝。對違反該辦法的企業,處以3000元到30000元的罰款。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