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發展與政策論文

要深入思考中國物流改革與發展中的問題

2008-8-15 12:39: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首席顧問丁俊發
    今年是改革開放三十周年,關于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的一系列重大問題都要開展討論。中國物流的發展從概念引進到現在正好也是三十周年,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將在今年年底發表一篇關于“中國物流發展三十年”的文章。
    2008年年初,我在蘇州開會時專門講了 “中國物流發展三十年”,講到經過了三次大的飛躍,還有三個門檻沒有邁過去,今后還要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回顧中國物流業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列出十個、二十個成績,但我們更多的是要發現問題,進行思考,特別是一些深層次的思考。
    物流經濟要防止步流通經濟的后塵
    講物流離不開流通問題,流通有寬口徑和窄口徑之分。從廣義來講流通是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統一,是商品所有者關系的總和。從馬克思到中國領導人講流通重要性的時候,是大流通的概念。另外還有一個狹義流通,就是我們所說的批發零售。在國民經濟運行中間,涉及四個方面——生產、分配、交換(流通)、消費,我國的改革與發展也包括這四個方面。由于中國生產力落后,1978年以來,我們集中力量發展生產,改革生產,生產力發展了,GDP上去了,但分配、流通、消費的改革與發展并沒有一起跟上去,因此我國國民經濟就不可能協調發展。把國民經濟從 “三分法”變成 “四分法”,流通從生產中分離,變成一個獨立的經濟領域,這是馬克思的一大貢獻。但馬克思在社會主義革命取得勝利后如何實施流通則是空想的,他的思想影響了所有社會主義國家。列寧看到了馬克思在這一問題上的錯誤,實施了新經濟政策,但斯大林時期卻實施了 “無流通論”,毛澤東時期則實施了 “輕流通論”。
    江澤民同志于2002年2月25日在中央黨校講到:“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的影響,‘重生產輕流通’的觀念烙印很深,這也是影響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搞好流通極為重要,是消費通過流通來決定生產,只有現代的流通方式才能帶動現代化的生產,大規模的流通方式才能帶動大規模的生產。因此,要大力支持和推動連鎖經營、集中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推動經濟發展,提高競爭力。”這段話的核心思想是:
    第一,進入21世紀,中國開始進入消費通過流通來決定生產的時期。
    第二,到現在為止, “重生產輕流通”的觀念烙印很深,這仍然是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個烙印是馬克思、斯大林給我們的,因此要敢于否定馬克思的社會主義空想流通理論。毛澤東同志重視槍桿子、筆桿子,也重視稱桿子,但陷入左的階級斗爭理論時,就把流通變成資本主義復辟的溫床,產生修正主義的根源, “重生產輕流通”的觀念烙印很深,影響經濟發展,這就需要我們解放思想,清除這種烙印,與舊觀念徹底決裂。
    第三,現代流通方式才能帶動現代化的生產,大規模的流通方式才能帶動大規模的生產。這就要求我們大力推動發展新的流通方式,包括電子商務、現代物流、連鎖經營等等。
    這段話集中反映了中央新一代領導人對流通問題的精辟論述。是我們今后發展流通理論,發展物流理論非常重要的指導思想。
    2007年,我曾經在一些會議上提到一種現象,但是并沒有引起大家的關注。我國的物流業發展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但我國大牌經濟學家卻很少談物流問題。即使有些大牌經濟學家談到物流問題時,也只是輕描淡寫,并沒有涉及到物流的實質,這種現象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這就使我們回想起以前大牌經濟學家也很少關注流通問題的歷史。
    我希望物流經濟不要步流通經濟的后塵,流通經濟由于有一個歷史原因,所以一直進入不到主流經濟學,也引不起大牌經濟學家的重視關注。物流不一樣,經濟的全球化與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使物流產業與日俱增,我希望物流經濟能進入主流經濟學,物流產業能真正成為國民經濟新的經濟增長點。這正是我這幾年到處參與一些活動的真正原因。
    因此,我特別希望大牌經濟學家能夠多關注、多研究物流的問題。同時也寄希望于我們廣大的中青年學者、專家,在物流經濟理論研究領域能夠涌現出大牌經濟學家。中國的物流產業發展不僅呼喚著物流理論家,也呼喚著物流企業家的誕生。
    物流產業發展非常迫切,但不能操之過急
    中國物流業發展非常迫切原因有三:
    第一,中國的經濟總量對世界經濟發展的拉動力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是我國的經濟總量人均水平以及運作成本,又處于世界的落后水平。我國GDP與物流總成本之比從2001年以來一直超過18%,而發達國家在10%左右,差20~30年。所以,我國要真正成為世界大國、經濟強國,必須改變中國“大而全”、“小而全”的經濟模式,發展現代物流。
    第二,中國已是世界制造業大國,而各國之所以把產業轉移到中國,是因為中國的勞動力、土地、環保等成本很低。現在中國的這些成本也在不斷提升,這就帶來了一系列新的問題。中國要真正成為一個制造業大國,制造業強國,主攻問題之一就在于物流成本的控制。
    第三,中國模式對世界的影響。中國創造的這種特有的模式非常吸引發展中國家和一些落后國家。很多發展中國家和落后國家都認為中國的模式是一種方向。中國特色的物流模式也需要我們去積極探索。
    但中國物流業的發展又不能操之過急,原因在于:
    其一,認識不一致。首先對于“什么是物流”的認識不一致,不同人對于物流的認識是五花八門,有了標準術語也沒有用。所以,我主張在全國出版一本《中國物流基本知識讀本》,普及物流的基本知識。其次,對于“物流業能否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認識不一致。有些人明確表示,“物流業是新的經濟增長點”的說法不科學,甚至有人認為,物流業很有可能成為今后經濟發展新的泡沫。而對于專門研究物流的人來說,我們也拿不出充足的數據來證明物流已是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第三,對如何管理物流業認識不一致。第四,對物流業如何運作的認識也不一致。物流業雖然發展很快,但是在很多問題的認識還沒能達成一致。
    其二,制造業從整體上物流還擺不到位子上。在我國“大而全”、“小而全”的企業運作模式還非常嚴重,而制造業物流成本又在全國物流總成本中占大頭,所以從2007年開始我就提出 “第二產業”的“第三產業化”,2008年又提出中國物流業的發展首先要從制造業突破。但制造業都要搞一體化物流、供應鏈物流是不現實的。我國制造業自身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相當多的企業現階段還根本顧及不上解決物流問題。
    其三,農業物流剛剛起步。三農問題仍然是我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問題。去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大力發展適應現代農業的物流產業。那么適應現代農業的物流產業是什么樣的?為此2007年我在《經濟日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但農業物流的啟動難度相當大。
    其四,政府的物流管理沒有形成合力。物流管理成本占GDP的比例,發達國家一般只有0.5%左右,而我國高達2.4%。這包括行政管理成本。中國的物流管理很分散,集中度低,社會化程度低。
    我們對發達國家物流的研究缺乏深度、廣度
    國外一些重大問題的研究尤其是深度研究都是在大學的研究機構進行的。在我的提議下,中國物流學會分別在北京物資學院、上海海事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專門設立了亞太、美洲、歐洲三個研究部,分別由鄔躍、黃有方、何明珂擔任主任。這三所高校的相關專家學者非常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還是缺乏深度和廣度,全國更是如此,這就需要我們更多的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繼續努力,爭取彌補這方面研究的不足。物流的細分很厲害,我也希望我們的研究更細一些,成為物流某一領域的專家,不要都成為“萬金油”專家,我很想看到這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也希望這些研究成果能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未來全國物流專項規劃等急需理論支持。
    由國家發改委主持,我參與的“2008~2015年全國物流專項規劃”已經基本完稿,很快就要報國務院審批。這個專項規劃中涉及很多物流的重大領域,但是我們還缺乏理論的支持,在中國從總體上還是理論研究落后于物流實際的發展。我列舉了以下十個方面:
    一是中國物流業國際競爭力研究,二是物流空間布局與物流產業結構研究,三是農業物流研究,四是應急物流研究,五是糧食物流研究,六是能源物流研究,七是可再生能資源物流研究,八是制造業供應鏈改造研究,九是綜合運輸物流體系研究,十是物流經濟學與物流企業產業升級研究。
    中國物流教育既要立足當前更要著眼長遠
    從2001年的第一屆全國高校物流專業教學研討會開始,到2008年我們已經連續成功舉辦八屆全國性研討會,對于物流教育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這幾年,教指委在物流專業建設、學科建設等方面積極探索。同時,開展了大學生設計大賽、精品教材建設、實驗室建設、教學基地建設等大量扎實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多成績。
    雖然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我國的物流教育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研究。首先,對于物流學科建設的研究還需要進一步深化。其次,我們的專業建設一定要有自身的特色,既要符合社會辦學規范,又要有所創新。特別是我們的實驗室建設和教學基地建設,還需要積極探索。再則,我們的精品教材還很缺乏,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努力,我們的師資培養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總之,我們的物流教育要從以往的重數量轉向以提高質量為中心的軌道上來,既要立足當前,緩解物流人才不足之需,更要著眼長遠,為物流業發展創造一個強大的人才支撐。
    (本文系作者在第八屆全國高校物流專業教學研討會上的講話摘要)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