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紡企:還有多少“拯救”可以期待
2008-8-15 12:1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新聞提示:8月1日起正式上調大部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正式拉開了國家采取措施緩解紡企困難的序幕。種種跡象表明,在接下來的半年內,政府還會陸續出臺一些優惠政策,以幫助中小企業渡過艱難時刻,其中可能涉及適度放松信貸、人民幣升值適度減緩、出口退稅繼續結構性調整、解決棉紡增值稅“高征低扣”問題、“兩機”進口免稅、加工貿易制度穩中趨于靈活等。 8月1日,利好傳聞終于變成現實,這對于紡織服裝企業而言,無疑是久旱逢甘雨。雖然此前有關退稅與產業升級關系的爭論并未休止,2%的上調幅度也不足以完全“解渴”,但多數企業已表現出積極的情緒,因為退稅上調的象征意義要更甚于實際意義,后繼還將出臺的拯救措施值得期待。出口增速實際回落嚴重自
去年紡織出口從高增長的境況跌下來后,整個行業就一直嚷嚷著“過冬”,可一年多過去了,冬天卻絲毫沒有過完的跡象,甚至還有些“徹骨寒”。近日,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司有關負責人透露,上半年我國有6.7萬家規模以上的中小企業倒閉,其中,中小紡企倒閉超過1萬家,有2/3的紡企面臨重組。“出口下滑嚴重,成本上升外需減弱,紡織出口增速‘負增長現象’正日趨嚴峻。”第一紡織網分析師汪前進近日如是表示。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1~7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外貿出口總額達1003.6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7.67%。其中紡織品與服裝出口正呈現出明顯的背離現象。汪前進認為,如果考慮到去年以來人民幣“外升內貶”情況的加劇,再剔除通貨膨脹帶來的價格影響因素,則最終的“實際”出口增速回落程度已相當嚴重。
令人擔憂的是,美國經濟依然低迷,歐盟、日本經濟增長緩慢,失業率趨升,同時,新興市場國家因通脹可能造成的國民生活水平下降,是否會影響出口的外部需求值得關注。在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下一階段的紡織出口形勢尚須進一步冷靜觀察。“行業轉型、優勝劣汰是必然趨勢,但這不意味著在一個非常短的時期內就對整個行業施以傷筋動骨的劇烈調整,應‘留水養魚’保持中國紡織品的國際競爭力。”浙江凱喜雅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人士坦言,此次出口退稅率回調雖是雪中送炭,但上調幅度遠低于前期市場的普遍預期,對于內外皆困的紡企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采訪中,不少人士反映,出口退稅率上調所產生的政策紅利并不能全部為紡企所享受。由于企業議價能力低,退稅率上調的收益將有一半左右被外商拿走。國金證券研究員張斌則表示,出口退稅率上調至13%對出口有拉動作用,但作用并不明顯,效果將在10月左右體現。
業內人士表示,在全球經濟面臨衰退的大背景下,國家有必要對政策適時微調,在信貸、稅收等方面及時作出調整,讓企業休養生息,熬過全球經濟的寒冬。黎明是否值得等待“其實,對于人民幣快速升值及外貿環境惡化給我國出口紡企帶來的沉重壓力,已經引起了中央和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可以說,8月1日起上調大部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7月底至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了罕見的回落等,正式拉開了國家采取措施緩解紡企困難的序幕。”汪前進表示。
去年下半年以來,銀根緊縮造成的貸款難和融資成本上升,已經成為困擾紡企正常運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及時調整信貸結構與銀根適度松動,成了行業內外眾多專家為中小企業解困所開的主要藥方之一。多種跡象表明,宏觀調控雖繼續存在,但局部松動已經出現。7月,中央領導密集調研各地企業經營狀況。進入8月,相關政策顯山露水。國家發改委目前正同有關部門研究建立“國家中小企業銀行”。日前亦有消息稱,央行允許今年信貸額度增加5%用于支農和中小企業。不過,有人士稱,要真正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之困,應將立足點放在完善企業的信用擔保體系,放松中小企業股權融資的相關政策,拓寬其股權融資通道上來。否則,即便放松信貸,中小企業恐怕也難以貸到款。“今年棉紡織企業經營異常艱難,稅賦壓力大是‘罪魁禍首’。希望政府盡快化解棉紡企業亟須政策扶持與增值稅上存在不公平待遇的矛盾,將棉紡企業從高征低扣的稅賦中解脫出來。”杭州中匯棉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果剛呼吁。汪前進表示,解決增值稅高征低扣這一問題大致有三條途徑:一是將棉花等農產品增值稅的適用稅率恢復到17%;二是降低棉紡企業的銷項稅率至13%;三是對高征低扣部分即征即退,此種方式得到了業界的普遍認同。
中國紡織品工業協會有關人士透露,針對業界叫苦較多的“兩機”(自動絡筒機和噴氣織機)停止執行進口免稅政策,中紡協已向國家有關部門上書,建議在“十一五”期間繼續對進口“兩機”給予減免“兩稅”政策。業內人士認為,這項政策近期出臺的可能性很大。
近日,商務部官員再赴廣東調研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有消息稱,加工貿易企業是決策層重點關注的群體。張斌認為,加工貿易政策調整的大方向不容爭議,但在整個外貿內外交困之時,有必要對加工貿易調整政策進行審視,比如,根據行業面臨的現實問題,按照有保有壓的基本原則,可以在保證金的具體操作上更加靈活、更加務實一些,甚至可以考慮對于信用度高的企業降低或者免收保證金。“我們堅信,黑暗之后就是黎明了,”汪前進表示,“在接下來的半年內,政府或將陸續出臺一些優惠政策,以幫助紡織業特別是扶持中小企業渡過艱難時刻。”(記者/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