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傷初愈又碰舊疤出口下滑引產能過剩憂慮
2008-8-14 15:51: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王亞彬 實習記者 焦健
由于6月份我國鋼材出口 “出乎意料”的下降到522萬噸,與市場前期預計的超過600萬噸相差甚遠。7月份的出口走勢引起市場的格外關注和猜測。
許多企業擔心鋼鐵出口量會強勁反彈而引發政府再次上調關稅,但多位專家分析認為下半年出口大幅反彈可能性不大,但出口下滑很可能引發產能過剩。
7月鋼鐵出口或將小幅增長
盡管海關總局目前仍未發布7月份全國鋼材出口的數據,但7月份鋼材出口走出6月“低谷”出現反彈的可能性正在進一步放大。
“7月份鋼材出口仍有可能較6月份有所增加。”我的鋼鐵網研究中心劉源這樣認為,由于7月份鋼材國際價差依舊很大、航運費降低以及之前加征關稅預期等因素影響,7月份鋼材出口相比6月份仍有可能增加,特別是受罷工結束的影響,對韓國的鋼材出口可能增加。
專家稱,6月份鋼材出口受奧運限產、汶川地震、國際需求淡季等短期因素影響較大,多省市出口量達近年來新高。
記者從青島海關獲得的統計數據顯示,山東口岸6月出口鋼材59.1萬噸,是去年8月以來最高點。同時,單月均價超過每噸1000美元。“這種增長勢頭7月份仍在延續。”青島海關相關人士表示。
同時湖北省商務廳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鋼材出口額首次躍居為全省第一位,同比增長50.36%。今年上半年,湖北省鋼材出口金額同比增長高于鋼材出口數量增幅16.57個百分點。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相關人士認為,我國鋼鐵與國際差價仍在擴大,受利潤刺激,我國下半年鋼鐵出口可能會有所反彈。
全球鋼材需求旺盛,資源供應偏緊。對此,中鋼協常務副會長羅冰生指出,下半年中國鋼鐵產品出口總量可能出現反彈,假如情況出現,或將引發有針對性的措施出臺,控制其總量增長。下半年的工作任務仍然是控制鋼鐵生產總量,推動鋼鐵產業優化。
下半年出口大幅反彈可能性不大
“下半年后期我國鋼鐵出口很難有較好表現。”我的鋼鐵網劉源分析,當前,西方國家普遍面臨經濟降溫風險,同時考慮到夏休、庫存依舊較高等不利因素影響。而7月中旬以來,油價大跌將大大抑制中東鋼材需求。他認為尤其是8月份我國鋼材出口很難有出色表現。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7月17日發布《世界經濟展望》的報告證實了以上觀點。報告表明,全球經濟目前正處于“艱難境地”,預計今年下半年增速將繼續放緩,明年才有望逐步復蘇。報告預測,2008年世界經濟增長率為4.1%,2009年為3.9%,增速均低于2007年的5.0%;同時,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擴張也將進一步失去動力。經濟增長繼續放緩趨勢下,鋼材的有效需求增長也將受到抑制
北京鋼聯咨訊總監徐向春也認為下半年出口水平月度大概在450~550萬噸之間波動,將比去年同期要下降了19%左右。
專家分析認為,從國內因素來看,我國鋼材出口首先依然面臨著較大的政策壓力,一旦出口超過10%左右的占比,出口稅率就可能進一步調整,而這種累計效應對抑制出口是相當有效的。其次,目前部分企業通過取巧的方式規避出口關稅的做法,下半年有面臨調整海關稅則號等措施來進行抑制的可能。
湖北省商務廳人士指出,目前在美國、歐洲經濟放緩的形勢下,由于國內市場疲軟,武鋼、大冶特鋼、新冶鋼所面臨的鋼材出口的競爭將日趨激烈。
產量過剩之憂隱現
如果按照分析的結果出現,下半年我國鋼鐵出口繼續回落,那么很可能會出現產能過剩,供大于求的局面。
一方面,由于限產政策影響,我國鋼鐵市場在這段時期出現短暫的疲軟局面,奧運結束后,鋼鐵產能可能會得到充分釋放,而受我國宏觀經濟影響,我國的固定投資將有所回落,對鋼材需求將會減少。如果釋放的產能不能夠有效的轉移到國際市場,那么國內市場將會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鋼材價格有可能面臨大幅下跌的危險。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日前表示,二季度平均日產鋼為151.24萬噸,比一季度提高13.95%,如果下半年按照這樣的水平,相當于年產粗鋼5.41億噸,比上年增長10.63%,增幅比一季度提高4.51個百分點。
另外,由于下半年還有鞍鋼鲅魚圈、邯鋼新區、京唐鋼鐵曹妃甸等地一系列新產能投產,如果鋼鐵總量增長這一態勢進一步發展,下半年粗鋼生產總量將大幅度提高,國內市場可能出現供大于求。
據羅冰生分析,下半年國內市場粗鋼消費需求增幅將比上半年有所下降,需求呈減弱的態勢。而供給方面,鋼材產量則可能在下半年爆發性正增長。因此鋼鐵企業盈利前景不容樂觀。
統計局唐山調查隊的專家告訴本報記者,“近兩年出口的大幅增長掩蓋了鋼鐵行業出現的結構性產能過剩,隨著出口增幅的減弱,結構性過剩問題將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