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鋼”與河北鋼鐵的關系(上)
2008-8-14 15:50: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 中國鋼鐵產業網CEO 宋雷
編者按:“河北大鋼”(指河北鋼鐵集團公司,下同)已經組建。作為中國最大的鋼鐵航母之一,“河北大鋼”肩負著振興河北鋼鐵的重任,也將與寶鋼等中國頂級鋼鐵企業一起,引領中國鋼鐵產業尋找世界新高度。“河北大鋼”目前之緊要在于企業“定位”,包括對企業發展環境的定位、發展戰略的定位、以及核心競爭力的定位等。本文將從十個方面,就新集團面臨的現實問題和發展方向進行分析和闡述。我們希望利用唐宋鋼鐵經濟研究室擁有的產業數據庫優勢,為“河北大鋼”的建設和發展提供長期的 “智力支撐”。
“河北大鋼”與河北鋼鐵的關系是“河北大鋼”發展的環境(Environ-ment)建設問題。“河北大鋼”是河北鋼鐵產業體系中的子系統,也是最核心系統。“河北大鋼”的誕生,是河北鋼鐵產業整體發展的需要;“河北大鋼”的發展,將是與河北省整個鋼鐵產業鏈聯動的過程。在這個大環境中,“河北大鋼”要考慮競爭、合作、重組、優化等課題。在國內外和省內外鋼鐵企業的重圍之中,“河北大鋼”需要首先理清與河北鋼鐵的關系,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的產業環境。而實際上,“河北大鋼”與河北鋼鐵的關系,從更深層次分析,就是河北鋼鐵產業與河北經濟、政治和社會整體的關系。
作為中國第一產鋼大省,2007年河北省(省鋼鐵協會企業)粗鋼產量達到了10474.91萬噸,僅比世界排名第二的日本(1.155億噸)產量少1千萬噸。如果把未統計在內的產量加上,河北鋼鐵的產量已遠遠大于日本。其中,2007年,唐鋼集團(含承鋼、宣鋼)粗鋼產量2275.11萬噸,邯鋼集團(含舞鋼)粗鋼產量833.32萬噸,二者合計3108.43萬噸,占到河北鋼鐵產量的29.68%。
河北鋼鐵產業的集中度比較低是個毋庸置疑的事實。從這個意義上講,“河北大鋼”從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著推進河北鋼鐵產業升級以及實現企業整合的重任。按照河北省政府的規劃,“到2010年底,河北鋼鐵集團鋼產量將達到5000萬噸。在此基礎上,以河北鋼鐵集團為平臺,通過整合和改造,并大力整和民營鋼鐵企業。到“十三五”末,河北省鋼鐵產能將壓縮到8000萬噸”。從以上基調看,“河北大鋼”的發展是先內后外,先安后定。“河北大鋼”與其他鋼企在現階段將是共存的格局,首先是競爭合作性關系,然后是淘汰、并購、整合。
“河北大鋼”5000萬噸的規模,應該是最保守的規劃。不算合作和合資項目,唐鋼和邯鋼集團各自謀劃的新項目設計產能之和加上現有產能,已經不低于5000萬噸。可以列舉的項目包括:唐鋼正在謀劃的唐山港500萬噸寬厚板項目和司家營500萬噸H型鋼項目,邯鋼謀劃的衡板和舞陽鋼鐵擴建項目以及滄州1000萬噸鋼鐵項目,還有 “河北大鋼”所轄各公司的擴建計劃:如承鋼的600萬噸、800萬噸至1000萬噸的“釩鈦鋼鐵基地”發展計劃。
河北鋼鐵產業存在的問題,分屬于大環境(Macro-Environment)和小環境 (Micro-Environment)兩個層面。前者針對科學發展和社會公平方面,如資源浪費、能耗嚴重、環境不友好等,而這類問題更多地用“集中度”來表述。而后者則更多地傾注于于產業發展效率和企業經營水平的微觀層面,如產品低端、技術落后、產品結構不合理、經營管理落后等等。大、小兩個環境問題已經嚴重困擾河北省包括鋼鐵產業在內的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動力上,政府投入更多的精力于大環境的治理,而企業則對小環境建設具有“內在的驅動性”。近幾年河北省各級政府在推進節能減排、環境治理、資源配置和安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河北鋼鐵產業集中度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實際上體現了政府取向與企業價值間的分歧,并從側面反應出鋼鐵產業發展之惑和整合之難。
正是由于鋼鐵企業對于小環境建設的關注,河北的非國有鋼鐵企業,在競爭中不但迅速擴大了生產規模,而且不斷探尋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在產品創新和經營創新方面有許多突破,涌現了許多特色企業。如津西鋼鐵著力打造的H型鋼生產基地,文豐鋼鐵的鐵道用鋼材及火車輪產品等,都是企業經營差異化的表現。在自身發展的同時,民營企業也一改“老死不相往來”的個體作風,轉而以更加開放和積極的態度,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到合作、合資和企業整合進程中。位列河北非國有鋼鐵第一企的國豐鋼鐵,就是豐南三豐合一的結果。而在邯鄲武安市,12家民營鋼鐵企業組建了新武安鋼鐵集團。除此以外,2007年以來,唐山寶業與首鋼重組、邯鄲縱橫與中鋼集團合作建廠、德龍參股遷安軋一、文豐鋼鐵與唐鋼聯合共建中厚板廠以及與北方佳源聯合共建板材精密切割加工基地等,都充分體現了民營鋼企的開放意識。
河北鋼鐵能夠發展到現在的規模,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是在政策和市場長期的雙向博弈中形成的一種產業形態。上世紀九十年代嚴厲的宏觀調控,有效抑制了唐鋼等國有企業的擴張,但市場的需求卻給民營企業的迅速壯大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客觀分析,河北鋼鐵產業發展主要得益于國民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之所以河北省鋼鐵產業集群能夠迅速形成并占據中國鋼鐵產業五分之一多的份額,與河北獨特的資源和環境優勢有直接的關系,這正是河北鋼鐵產業整體競爭的體現。2000年至2007年,河北民營鋼產量從280萬噸躍升至8千多萬噸,呈現了井噴式高成長態勢。這種快速膨脹的產業格局,必然造成了現有的產業困局:產品結構單一、工藝裝備趨同、技術創新能力差、環保水平低等等問題同時出現。“大而全、小而全”的現象比比皆是,企業發展與社會進步沒有能夠實現和諧統一,產業整體沒有實現科學發展;反過來為自身的發展制造了巨大的障礙。隨著國際資源的緊張,河北鋼鐵產業整體出現了經營危機,河北鋼鐵原先所具有的成本優勢不復存在。如果河北鋼鐵供應鏈問題不解決,將會成為河北鋼鐵競爭的最薄弱環節。2007年河北鐵礦石原礦產量首次突破3億噸,達到30953.96萬噸,占全國產量的43.78%,位居全國第一,但仍有45%左右的鐵礦石需要進口,并有部分從省外輸入。2007年河北省進口鐵礦石6607.3萬噸,排在國內第一位,2008年進口量還將有所增加。作為資源輸入大省,河北民營鋼鐵產業整體正受到資源緊張和價格高漲的煎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