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求”引領世界投資加速度
2008-8-14 15:47:00 來源:現代物流報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本報記者李志軍任世杰
近日,中國最大的民營造船企業江蘇熔盛重工有限公司與世界最大鐵礦石供應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簽訂造船合同。熔盛重工將為巴西淡水河谷建造12艘40萬噸目前世界上最大噸位的礦砂運輸船。
在這全球最大造船訂單的背后有著什么樣的深層次原因呢?
多方優勢引力大。“這樣的大單子很正常,很多船廠都在接受大的定單,像南方船企也接了一個約十幾億的定單。”江蘇熔盛重工集團的雷先生對本報記者輕描淡寫的說起此次16億美元合同。
就此問題,記者電話采訪了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的陳先生。他表示不太清楚江蘇熔盛重工有限公司與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簽約情況,但是現在中國船舶制造業的發展很快,像出口大量船舶的事情很多很多。目前,中國已形成“大造船、造大船”的良好態勢。
看其原因,由于今年高漲的鐵礦石價格,曾經一度給造船業形成了巨大壓力。但作為鋼鐵主要出口國的中國在采購鋼鐵方面比韓國、日本占有巨大優勢。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和很長的海岸線也為中國形成造船大國提供了條件。
除此之外,靈活而雄厚的民營資本為形成我國大的造船業提供了經濟基礎。
“中國需求”不容小覷。淡水河谷相關人士直言:他們看好中國未來幾年的鐵礦石需求。此外,巴西淡水河谷分管物流的執行董事EduardoBar-tolomeo表示,由于巴西到中國的運距比澳洲到中國的運距長3倍,淡水河谷此次大規模訂造船主要是為了彌補這一劣勢。
巴西淡水河谷作為世界上主要鐵礦石生產和出口商,在今年石油價格攀升,海運費用提高的情況下,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調整鐵礦石運輸方案,在產業鏈上尋找突破口,加強海運話語權,利用大噸位的貨船平攤每噸鐵礦石的運費,建立自己的船隊,加大和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公司的競爭力。
造船國風向改變。2008年,對于整個世界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全球經濟低迷不起、石油漲價、資源緊缺的情況下,韓國造船業受資金影響籠罩在世界經濟衰退的陰影下。三星證券研究委員尹弼鍾曾經對外表示:“由于世界經濟的滯漲導致資金無法周轉而影響韓國的造船業發展。”
一度作為世界最大船舶生產的韓國最近出現多次取消合同的事件。由此看來,中國造船業也許正迎來發展機遇。
作為此次合約的簽約方,淡水河谷既看好“中國需求”又看好“中國制造”。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其未來遠景規劃的一部分:EduardoBar-tolomeo透露,除此次投入的16億美元外,2008~2012年期間,巴西淡水河谷還計劃投資120億美元用于物流設施建設,主要包括建造港口、打造船隊等。